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4-10-15 18:48

    健康網》補鐵不只紅肉 文蛤、紫菜助你吃回好氣色

    沈莉馨/核稿編輯常被人說臉色蒼白,走沒幾步路就氣喘虛虛,還常感到頭暈頭痛,恐怕是身體缺鐵的訊號,營養師黃瓊慧表示,除了保健品外,豬血、豬肝、文蛤、牡蠣、牛腱都是補鐵好來源,如果吃素的人也別擔心,有紫菜、黑芝麻、紅土花生、紅莧菜、紅豆等選擇。

  • 2024-10-15 06:31

    健康網》認「柿」甜澀差別! 農業部帶你認識6品種

    沈莉馨/核稿編輯金秋乍到,柿子也紅了。農業部於臉書發文指出,柿子營養豐富,依果實在樹上成熟時能否自然脫澀,區分為甜柿和澀柿兩大類。兩者最大區別在於,甜柿不需要人工脫澀,在樹上熟了就可以吃,以富有為主要栽培品種,另也有次郎、花御所等品種;澀柿則有牛心柿、四周柿、以及多供做柿餅的石柿。

  • 2024-10-14 18:45

    健康網》秋冬進補4注意 蘿蔔、人參不能同時吃

    羅碧/核稿編輯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轉涼,不免會想吃鍋物、藥膳補補身,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在臉書專頁「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發文提醒,進補要辨明體質、不宜過度、需要有耐心,最重要的是,避免飲食衝突,像人參和蘿蔔不能一起食用,蘿蔔有破氣的作用,會抵消人參的補氣效果。

  • 2024-10-13 19:38

    健康網》秋天淺眠、頭痛樣樣來! 中醫4招來緩解

    沈莉馨/核稿編輯秋季日夜溫差大,自律神經容易受其影響。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楊宗翰表示,自律神經負責調節呼吸、體溫、消化、血液循環等系統,容易受到氣壓、溫差變化的影響而紊亂,淺眠、疲勞、暈眩、頭痛等問題也就特別常在這時節產生。對此分享4招緩解:飲食清淡、適度運動、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 2024-10-13 18:13

    健康網》吃菱角穩血壓還護膚! 煮湯、做甜點也美味

    沈莉馨/核稿編輯菱角美味又百搭,而每年9到11月,是二角菱盛產季節。國民健康署指出,菱角與增進皮膚、神經系統健康有關;也有助於維持血壓、防抽筋等。最常見的烹調方式是直接蒸熟當零嘴,或是油炸製成菱角酥,或採燉湯、蔥燒等烹調方式也很適合。營養豐富 別名水花生、水栗子

  • 2024-10-12 06:30

    健康網》秋天嘗「柿」防感冒! 北農教3招挑選

    葉立斌/核稿編輯又到柿子盛產時節,日本有句俗語:「柿子紅了,醫生的臉綠了!」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表示,柿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1、B2、K、胡蘿蔔素和單寧酸,可預防感冒,在挑選時,建議選擇表皮完整無瑕疵、橙紅色澤亮麗、硬實且不軟果者。柿子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北農在臉書粉專「臺北農產」發文指出,柿子含有

  • 2024-10-11 08:32

    健康網》秋不食薑! 中醫教3招養生:飲食忌辛辣宜多酸

    葉立斌/核稿編輯天氣轉涼,許多人習慣喝杯薑茶保暖身體;對此,師大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林北溟表示,秋天不適合吃薑!此時好發咳嗽、眼睛乾、皮膚癢、鼻子過敏等現象,都與秋天很「燥」有關,容易耗損體內的津液,而薑的特性,正好加劇體內水分的流失,因此建議少吃薑等辛辣烤炸食物,多吃帶酸味的食物,保留體內的水份。

  • 2024-10-11 07:29

    健康網》「3水果」沾醬新吃法!柚子配「它們」像生魚片

    葉立斌/核稿編輯水果沾醬吃,風味應該很獨特,你吃水果會沾醬嗎?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特別的「水果沾醬」吃法,除了沾砂糖、薑末及醬油的,經典番茄切盤;南部地區還有以蒜末、醬油,搭蓮霧的特別組合;就連柚子也能搭配山葵和醬油,展現生魚片風味。

  • 2024-10-10 15:25

    健康網》季節交替開始過敏? 中醫曝4穴位解決

    葉立斌/核稿編輯夏秋之交,很多人不適過敏就是感冒。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在臉書專頁「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發文指出,以中醫的觀點來看,現在要特別重視「調理氣血、增強免疫力」,分享4個穴位調理氣血,包括:足三里穴、合谷穴、迎香穴、內關穴。

  • 2024-10-10 09:49

    健康網》蚊蟲叮咬怎麼止癢? 醫教1招秒緩解

    葉立斌/核稿編輯被蚊蟲「叮」上,東一包西一包,該怎麼止癢呢?真心皮膚科診所皮膚專科院長陳彥達表示,千萬別搔癢,抓出傷口恐害細菌感染或留疤,建議透過冰敷止癢,緩解搔癢情形。若是蚊蟲叮咬處逾2小時未消退,且越來越大,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過敏惡化。

  • 2024-10-10 08:30

    健康網》好「柿」如何成「霜」? 農糧署揭關鍵

    沈莉馨/核稿編輯秋天就想到柿餅,柿子產季於每年9-12月,分為甜柿 和澀柿兩大類,柿餅以石柿、牛心柿及筆柿三種澀柿製作,至於《本草綱目》盛讚的「柿中精華」中藥材「柿霜」從何而來呢?農糧署說明,當柿餅含水量大約剩30%時,表面會出現白色粉末為柿霜,是柿子內部果糖釋出,在表面產生白色的葡萄糖粉末。

  • 2024-10-10 06:31

    健康網》解渴還富維生素C! 北農教做「紅寶石茶」冷熱皆宜

    沈莉馨/核稿編輯每年秋冬之際,正是洛神花盛放時刻。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指出,農田裡盛開的洛神花就像一片紅寶石般璀璨,美不勝收。除了觀賞價值外,富含維生素C的洛神花不僅有助解渴,還能促進消化。只需簡單4步驟,就能做成冷熱皆宜的「紅寶石茶」。北農在臉書粉專「臺北農產」發文分享台灣的洛神花,主要栽種於東部及南

  • 2024-10-09 17:04

    健康網》天氣轉涼「3訣竅」養生! 中醫:泡腳按穴道

    葉立斌/核稿編輯寒露後明顯感受到氣溫下降,在天氣轉換的時期,也要好好養生。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團隊在臉書專頁「翰醫堂中醫診所」發文整理3招寒露養生小訣竅,可食用百合、枸杞、南瓜、梨、銀耳,以及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泡腳順便按穴道,太溪穴、足三里穴;做太極拳、快走、爬山等運動。

  • 2024-10-09 08:31

    健康網》秋刀魚護心、促腦發育! 3招挑選最新鮮

    沈莉馨/核稿編輯進入深秋來點當季美味「秋刀魚」養生。農業部漁業署於臉書發文指出,秋刀魚營養豐富,像是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2等,能幫助維護心血管健康、幼兒腦部發育、維持神經及腸胃系統完整運作,好處多多。並分享挑「鱻」3招:選眼睛清澈、全魚光滑有亮澤、按壓腹部無黏液從排泄口溢出。

  • 2024-10-08 18:12

    健康網》寒露溫差大重養肺! 中醫推3食材:它止咳防秋燥

    沈莉馨/核稿編輯今(8)日是24節氣中第17個節氣「寒露」,秋意漸濃,天氣乾燥,早晚溫差顯著增大,是一年中由溫暖向寒冷過渡的關鍵時刻。忠孝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怡帆指出,此時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如百合、紅棗、南瓜等食材,既滋陰養肺,又可防治口乾舌燥。其中南瓜性溫,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的作用,適合

  • 2024-10-08 18:08

    健康網》吃南瓜護眼護膚還控糖 營養師教1招食用更高纖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8日)寒露,是秋季的倒數第二個節氣,即將進入更加寒涼的天氣。營養師李婉萍推薦秋天味濃厚的食材── 南瓜,多樣化營養能保護視力、皮膚健康、還能幫助血糖控制。若帶皮一起吃更可以增加纖維攝取量,幫助腸道健康。李婉萍於臉書粉專「李婉萍營養師」發文提醒,南瓜含有對血糖控制很有幫助的「鉻」,

  • 2024-10-08 09:32

    健康網》秋季潤燥養肺 中醫推白色食物+3穴位

    沈莉馨/核稿編輯秋天來臨,小心「秋燥」找上門。合佗中醫診所中醫師指出,天氣逐漸變涼、日趨乾燥,讓人可能感覺口、鼻、皮膚乾燥,有些人還會出現口乾舌燥、小便少、大便乾結、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狀都屬於秋燥範疇。建議多吃白色食物來養肺,如菇類、水梨、竹筍等,還有保養肌膚效果。或是可以按摩魚際穴、三陰交穴、合

  • 2024-10-08 06:31

    健康網》寒露報到! 中醫示警中風、心梗高峰期來了

    沈莉馨/核稿編輯今(8日)迎來節氣寒露,標誌著進入深秋,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邱柏豪指出,過了寒露天氣逐漸轉涼,露水增多,寒露與白露時節相比,氣溫下降較多,地面的露水也更冷了,故名寒露。此時節容易呼吸道感染、皮膚乾燥與過敏、關節不適,尤其是早晚溫差大,更是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高峰期。

  • 2024-10-07 18:17

    健康網》火鍋湯底熱量排行 「這款」熱量是蔬菜鍋118倍!

    沈莉馨/核稿編輯秋天來臨,又到了「吃鍋季」。Nuturefit營養師團隊營養師林敬鈞提醒,火鍋是外食好選擇,但要特別留意湯底選擇,才不會變成隱形負擔。他列出8款火鍋湯底熱量,其中,麻辣鍋每1000毫升有1416大卡,是蔬菜鍋的118倍,熱量相當驚人。建議執行飲控朋友可以改選海鮮鍋、昆布鍋等,添加物少

  • 2024-10-07 11:49

    健康網》秋季養生3要點 多吃滋潤食材水梨、蘋果上榜

    沈莉馨/核稿編輯秋天是平靜收斂的季節,充滿肅殺的氣息。中醫師邵禹豪表示,此時睡眠應該早睡早起,保持意志收斂,避免受到秋涼之氣危害。他列出養生3要點:除了穿外套防風、塗抹乳液或戴口罩減少皮膚問題、也要多吃滋潤食物,例如百合、銀耳、水梨、蜂蜜、蘋果、蓮藕、蘿蔔等,補充身體的陰液。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