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30 17:37
健康網》湯滾過安心放隔夜? 營養師教「3招」正確保存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人以為只要食物加熱過,就能安心放到隔夜,隔天繼續食用;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專頁發影片提醒,小心長出細菌,甚至引發食物中毒。正確食物保存方式應該要先加熱至70℃以上後,待食物冷卻至手摸不燙手的溫度時,放入冰箱保存。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適量準備,避免隔夜存放,保持食物新鮮最安全!
-
2025-03-15 17:07
健康網》日本諾羅創10年來新高!防諾羅 醫:勿在廁所滑手機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孕婦染諾羅 別緊張!醫談處置3法葉立斌/核稿編輯日本諾羅疫情尚未停歇,全日本病毒性腸胃炎感染人數創下10年新高。近期有老牌和菓子賣出的草莓大福造成多人上吐下瀉,更有一家食堂的便當也引發諾羅群聚感染,造成一名壯年男子死亡。死者的排泄物檢出諾羅病毒。醫師提醒,這個病毒會引發嘔吐與腹瀉
-
2025-03-07 14:44
健康網》病從口入怎麼防?食藥署:調理食材守5要
葉立斌/核稿編輯地球暖化、氣候變遷讓臺灣氣候高溫潮濕的時間變長,就連冬季的氣溫也越來越暖和,因此一年四季的環境都符合常見食品中毒細菌的生長條件,再加上臺灣人口結構逐漸高齡化,以及對家中小寶貝的呵護備至,這些因素使得負責每天供應衛生安全餐點的家庭照顧者傷透腦筋,在追求營養均衡、菜色豐富多元之外,要能讓
-
2025-03-06 13:03
野菜蛋花湯害2人中毒送醫!南市衛局:3常見有毒植物萬萬別吃
台南市2名市民到山區工作,誤摘食有毒植物幼苗當野菜煮成蛋花湯食用,2人先後中毒送醫,經檢視2人摘食的植物嫩葉,研判應是誤食有毒的大花曼陀羅幼株,已送食藥署化驗確認。南市衛生局表示,大花曼陀羅、姑婆芋、綠褶菇等植物,是較常見民眾誤食中毒的有毒植物,呼籲民眾不清楚食材的來源,切勿食用。
-
2025-02-20 19:05
健康網》芋頭冰棒藏小強!吃到怎辦?專家提建議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吃壞肚還是「食物中毒」? 症狀、預防大公開葉立斌/核稿編輯正在吃飯的讀者,抱歉了!有民眾驚爆,自己到超商購買芋頭冰棒,吃到一半驚見內藏蟑螂的完整遺體,且自己很可能已經咬掉一支腳。近年食品安全問題頻傳,有不少人想問,若不幸吃到蟑螂,該怎麼辦?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建議密切觀察
-
2025-02-07 06:30
健康網》吃冷飯能減肥? 營養師:影響有限還恐食物中毒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年來,許多人關注飲食對於體重與血糖的影響,其中「吃冷飯能增加抗性澱粉,有助於血糖與體重控制」的說法廣為流傳。對此,營養師周亦秀指出,抗性澱粉熱量僅略低一般碳水,影響有限,但可做為腸道好菌的養分,及對餐後血糖影響也較低。不過,隔餐與未經過充分加熱的食物,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小心得不償失
-
2025-02-05 13:49
春節期間到嘉義東石吃烤蚵 釀上吐下瀉
嘉義縣東石鄉為國內主要牡蠣產地,也有不少烤蚵餐廳,有民眾到春節期間到東石烤鮮蚵餐廳用餐,之後出現上吐下瀉症狀,嘉義縣衛生局獲報後進行食品中毒案件調查,對於業者違反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部分,要求改正。嘉義縣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黃淑貞表示,有關民眾反映春節期間到東石烤鮮蚵用餐,出現嘔吐腹瀉症狀就醫,通
-
2025-01-31 17:13
健康網》疑除夕年夜飯釀禍 北市餐廳傳食品中毒
相關新聞請見3年害5千人上吐下瀉! 專家教年菜保存避免「諾羅病毒」威脅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發文指出,在除夕晚間前往北市南港的「北雲」餐廳享用年夜飯,卻陸續發生上吐下瀉、發燒等症狀。北市衛生局表示,接獲醫院通報。部分民眾在28日用餐後,29日陸續出現嘔吐、腹痛、發燒等症狀。衛生局已立即啟動
-
2025-01-29 18:17
健康網》年菜反覆加熱3隱憂 醫提「4建議」防食物中毒
羅碧/核稿編輯過年期間,火鍋和年菜常常吃不完,倒掉又太浪費,因此不少人會反覆加熱,一路吃到過完年,但新竹聖宜診所醫師吳易儒提醒,年菜反覆加熱會有細菌滋生、營養流失、有害物質累積等3大隱憂,如果食物保存方式不當,或加熱不到位就有食物中毒的風險,因此提出4建議,包括:縮短常溫放置時間、分量分裝更健康、加
-
2025-01-28 21:15
健康網》年夜菜放2小時恐變質! 專家點名「5食品」勿微波
黃宜靜/核稿編輯「叮」的一聲,僅需幾分鐘,微波爐就讓食物變得「熱氣蒸騰」,快速又方便,不過有些食物並不適合用微波爐加熱!美國食安專家提醒,微波爐可加熱殺死細菌,但卻容易「加熱不均勻」,使有害細菌生存和繁殖,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因此特別點名,嬰兒配方奶粉或母乳、內含餡料的禽肉、生肉或家禽的滷汁、放置1週
-
2025-01-25 20:32
健康網》台中「林酒店」傳食物中毒 13人送急診1人脫水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中傳出多人食物中毒送醫!昨(24)日有房仲業者前往中部的五星級飯店「林酒店」聚餐,卻在用餐後發生上吐下瀉的狀況,多達13人就醫。醫院表示,這13人都在同餐廳用餐,其中1人脫水、腹瀉與嘔吐情形較明顯,這些症狀恐引發精神萎靡與無力。目前推論是常見的大腸桿菌等類似細菌造成;林酒店則回應將
-
2025-01-25 15:21
健康網》不只試吃!「先看、後聞」散裝年貨聰明挑
沈莉馨/核稿編輯農曆春節將屆,年貨大街應景食品琳瑯滿目,魷魚絲、肉乾、堅果、餅乾糖果等散裝零食,讓人食指大動。食藥署提醒,購買散裝食品要注意:有標示品名、原產地;留意食品容器衛生及周邊環境;工作人員的衛生習慣;別只試吃,要掌握先看、後聞的原則,太鮮豔或有怪味都應避免。
-
2025-01-22 16:33
健康網》吃壞肚還是「食物中毒」? 症狀、預防大公開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節聚餐多,卻頻傳食物中毒事件,讓人十分擔心。面對腹瀉症狀,究竟是食物中毒,還是只是鬧肚子?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2者症狀相似,但食物中毒通常與近期進食特定食物有關,且伴隨集體感染;腸胃問題除了飲食外,也可能是壓力等引起,症狀較不定。尤其食物中毒若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
2025-01-21 20:23
寶林案後北市改善防堵措施 死亡、重症立即停業並擴大採檢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去年3月爆發,33人用餐後中毒,其中6人死亡,台北地檢署今(21)日偵結,起訴負責人黎仿軒等5人。台北市衛生局事後研議精進作為及防堵措施,包括修正「疑似食品中毒標準作業流程」,除原有疑似食品中毒就醫人數達6人以上狀況外,若有死亡、收治加護病房、休克、昏迷、麻痺等特殊狀況,無論
-
2025-01-21 14:53
近4年首例! 女嬰肉毒桿菌中毒 四肢無力進加護
衛福部疾管署今(21日)公布近4年首例嬰兒肉毒桿菌中毒案例,為北部未滿1歲女嬰,平日僅食用母乳及水果泥、蔬菜泥等罐裝副食品,食物檢體已送驗,個案仍於小兒加護病房治療中。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女嬰沒有先天疾病,去年12月22日陸續出現便秘、食慾不振伴隨活動力逐漸下降等情形,且便秘持續約2週,今
-
2025-01-19 08:33
健康網》紅色石斑是燕鰷或紅鰷? 漁業署授辨別「看尾巴」
葉立斌/核稿編輯年節將至,習俗上年菜必備一條魚,象徵「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燕鰷跟紅鰷都是討喜的紅色石斑,該怎麼分辨呢?農業部漁業署在臉書指出「看尾巴」,燕鰷尾鰭呈現半月形,紅鰷尾鰭則呈現凹形。也提醒,它們屬於肉食性魚類,透過食物鏈的累積,可能會有熱帶性海魚毒,盡量不要挑選超過3公斤,並選擇信譽良好
-
2025-01-18 21:49
健康網》饗饗驗出仙人掌桿菌 醫:無色無味特愛「1類食物」
劉力仁/核稿編輯知名吃到飽餐廳「饗饗」爆出集體食物中毒案,環境檢驗結果驗出員工手部有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醫師張家銘指出,仙人掌桿菌偏愛高澱粉質食品,像是米飯、炒麵或馬鈴薯。如果煮好的飯菜在室溫放置超過2小時,細菌便可能大量繁殖,甚至產生毒素,而且被污染的食物從外觀到未到都與
-
2025-01-17 17:05
健康網》認識「仙人掌桿菌」 醫:炒飯易成細菌溫床
相關新聞請見饗饗案驗出諾羅病毒與仙人掌桿菌 毒物專家推測元凶葉立斌/核稿編輯饗饗信義微風店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檢驗結果陸續出爐,除了在人體檢體中檢出諾羅病毒,最新環境檢驗結果也驗出員工手部有仙人掌桿菌,使得仙人掌桿菌再次躍上媒體版面。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表示,煮熟的米飯若未適當保存,在室溫存
-
2025-01-15 15:44
饗饗案驗出諾羅病毒與仙人掌桿菌 毒物專家推測元凶
饗饗信義微風店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檢驗結果陸續出爐,除了在人體檢體中檢出諾羅病毒,最新環境檢驗結果也驗出員工手部有仙人掌桿菌。對此毒物專家認為,不適的消費者多食用過海鮮,加上已有9人驗出諾羅病毒,推測諾羅病毒應是主要禍首,至於員工手部檢出仙人掌桿菌則反映出食品處理過程的衛生問題及管理疏失。
-
2025-01-14 16:03
饗饗疑食物中毒案 9人驗出諾羅病毒
國內上週腹瀉門急診突破16.9萬人次,上升13.6%,為近5年同期最高且持續呈上升趨勢,而針對外界關注自助餐廳「饗饗台北信義微風店」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14日)公布檢驗結果,目前已有9人檢驗出爐均陽性,感染諾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