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吃冷飯能減肥? 營養師:影響有限還恐食物中毒

2025/02/07 06:30

周亦秀指出,抗性澱粉熱量雖略低於一般碳水,但影響有限,而且隔餐與未經過充分加熱的食物,增加食物中毒風險;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周亦秀指出,抗性澱粉熱量雖略低於一般碳水,但影響有限,而且隔餐與未經過充分加熱的食物,增加食物中毒風險;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年來,許多人關注飲食對於體重與血糖的影響,其中「吃冷飯能增加抗性澱粉,有助於血糖與體重控制」的說法廣為流傳。對此,營養師周亦秀指出,抗性澱粉熱量僅略低一般碳水,影響有限,但可做為腸道好菌的養分,及對餐後血糖影響也較低。不過,隔餐與未經過充分加熱的食物,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小心得不償失!

周亦秀在臉書專頁「營養師煮什麼(周亦秀營養師)」發文表示,抗性澱粉是某些澱粉經過烹煮後冷卻,因水分流失並開始老化變硬,而產生的一種特殊澱粉。這類澱粉不易被小腸消化,類似膳食纖維,具有較低的熱量,每公克約2.8大卡,相較於一般碳水化合物的4大卡,雖然略低,但影響有限。此外,抗性澱粉可作為腸道好菌的養分,幫助維持腸道健康,同時因為消化較慢,對於餐後血糖的影響也較低。

周亦秀指出,常見的抗性澱粉來源包括煮熟後放涼的馬鈴薯、地瓜、豆類與穀物。(圖取自freepik)

周亦秀指出,常見的抗性澱粉來源包括煮熟後放涼的馬鈴薯、地瓜、豆類與穀物。(圖取自freepik)

周亦秀指出,常見的抗性澱粉來源包括煮熟後放涼的馬鈴薯、地瓜、豆類與穀物,以及生香蕉。然而,並非所有食物冷卻後都能產生抗性澱粉。例如,含水量高的碳水化合物,如稀飯、米漿和燕麥奶,產生的抗性澱粉較少。此外,支鏈澱粉比例高的食物,如湯圓、油飯與年糕,也不易形成抗性澱粉。

周亦秀提醒,抗性澱粉仍需注意適量攝取,不是有抗性澱粉就不會胖,還是要看你吃多少!同時,隔餐與未經過充分加熱的食物,容易有食品衛生安全疑慮,如果在危險溫度帶(7-60°C)太久容易滋生細菌,吃了沒變健康,反而還食物中毒,得不償失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