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24 14:05

    最佳母親節禮物!高醫成功移植肝、腎助重症病患重生

    高雄54歲黃先生飽受肝硬化併發症之苦,7年前罹患肝硬化,腹水導致腫脹,彷彿比即將臨盆的肚子還大,需要每週到醫院抽腹水,母親不放棄一絲希望,唯有器官移植一途,幸遇一名重大車禍遺愛人間的器官捐贈者,在母親節前夕成功移植,黃媽媽也得到了一個最無價的母親節禮物。

  • 2025-04-11 05:30

    孝兒肝太小 2階段移植救癌父

    屏東57歲劉先生被診斷出肝癌,部分肝臟經手術切除,但肝癌仍反覆復發,兒子表達捐贈意願,但評估兒子的左側肝臟體過小,為搶救延續劉先生的生命,高雄長庚團隊完成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LD-RAPID),成為台灣肝臟體積過小的捐贈者捐肝救家人的新曙光。

  • 2025-03-29 07:27

    健康網》狂喝手搖小心脂肪肝 醫推3飲食逆轉:青花菜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常喝手搖飲料當心脂肪肝上身!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說明,脂肪肝是指肝臟累積過多脂肪,當脂肪含量超過5%,甚至10%即符合定義。想要逆轉脂肪肝,除了戒酒、戒手搖飲料,也可以多吃3種魚類、豆漿、青花菜;平時也要控制體重,減少果糖攝取,才能幫助肝臟恢復健康。

  • 2025-03-26 15:57

    嘉市議員李奕德病逝》肝癌沉默殺手 倦怠、背痛也是徵兆

    相關新聞嘉市臨時會開議3天未見出席 43歲議員李奕德病逝震驚地方沈莉馨/核稿編輯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26)傳病逝,綜合媒體報導,李奕德隱忍病痛,肝癌發現為時已晚,住院治療1個多月,昨晚加護病房急救,今上午不治,享年43歲。醫師指出,由於肝臟內沒有太多神經,腫瘤小於3公分內不會有明顯不適。常

  • 2025-03-02 21:20

    健康網》喝酒傷肝還會「長痔瘡」! 醫揪出3大主因

    沈莉馨/核稿編輯放假紓壓,與朋友相揪小酌是許多人的日常!禾馨醫療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智在臉書專頁「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指出,過量飲酒除了導致肝硬化外,還可能使疤痕組織聚集,無法承擔血液回流壓力,讓壓力轉移至肛門處;再者,當血液循環下降,也會壓迫肝門靜脈等,形成痔瘡;最後,酒精利尿

  • 2025-01-20 15:50

    肝硬化併發胃靜脈曲張出血 三總內視鏡超音波止血新突破

    1名72歲女性因長期每日飲用米酒500c.c.及慢性C型肝炎,罹患肝硬化,並且診斷出肝癌,接受免疫與標靶治療,卻因肝硬化併發胃靜脈曲張,發生大規模吐血,經醫療團隊使用內視鏡超音波技術成功治療胃靜脈曲張出血,為國內首例。三軍總醫院胃腸科醫師林榮鈞與放射診斷部醫師何幸豪攜手合作,利用內視鏡超音波技術進行

  • 2025-01-19 21:55

    健康網》吃薑母鴨吐血險喪命! 醫示警這類人別碰熱湯

    沈莉馨/核稿編輯40多歲男子天冷吃薑母鴨,卻突然大吐血、休克,趕忙送醫搶救,經緊急手術救回一命。追究原因發現,患者長期菸酒,不但有肝硬化還合併食道靜脈曲張,發病是因飲用過熱的湯加上吃行氣補血的薑母鴨,導致血管爆開。醫師提醒,有潛在病變患者,應該要避免過熱、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再度發生危險。

  • 2025-01-11 05:30

    肝細胞特異性顯影劑 發現早期肝癌新利器

    1名65歲肝硬化男性接受長期規律追蹤,但最近數月抽血檢查中,甲型胎兒蛋白(AFP)逐漸升高,疑似患有肝臟腫瘤。經使用肝細胞特異性磁振造影顯影劑後,發現早期原發性肝癌(圖1)。病人隨後接受手術切片和治療,目前已出院回家,恢復門診追蹤,抽血檢查顯示一切正常。

  • 2025-01-07 11:48

    台中慈濟醫院首例活體肝移植 父子情深慶重生

    64歲翁先生前年跌倒髖關節骨折,卻意外發現長期未追蹤的B型肝炎已惡化成肝硬化合併肝癌,擔任職業軍人的28歲小兒子決定捐肝救父,不料手術前夕卻發現其人工髖關節感染葡萄球菌,不利手術,經台中慈濟醫院清創治療後,去年10月底才進行肝臟移植,成為台中慈濟醫院首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並於今天舉辦「同肝共愛」重生

  • 2024-12-16 15:13

    健康網》啤酒肚是脂肪肝徵兆! 醫教「4招」逆轉

    黃宜靜/核稿編輯肥肥的肚子不只是外觀問題,而是健康威脅!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表示,啤酒肚是脂肪肝的徵兆,除了酒精外,日常高糖飲食更是許多人忽視的隱形殺手。脂肪肝尚有逆轉機會,待演變成肝硬化時,恢復的可能性便大幅降低,因此建議從飲食、規律運動、生活作息及減少飲酒下手改善。

  • 2024-11-02 21:24

    肝癌復發不再絕望 創新療法讓他腫瘤消失、重回工作崗位

    61歲的陳先生有C型肝炎帶原,5年前發現罹患早期肝癌,手術切除左肝2.5公分腫瘤,2年前肝癌復發,檢查有數顆1公分的腫瘤散佈在肝臟四處,難以再開刀,接受「姑息療法」,使用兩次載藥微球栓塞,並搭配持續全身性免疫藥物治療,腫瘤已經完全看不到,且未再復發,目前等於是治癒狀態,重回工作開機具車。

  • 2024-10-30 14:56

    非病毒性肝炎致癌增2倍! 醫示警:年輕人成漏洞

    肝癌連續40年高居癌症10大死因前2名,政府為此積極投入肝炎篩檢及治療,罹癌發生人數雖逐漸下降,唯死亡率卻未同步降低。醫師表示,據統計,非病毒性肝病致癌比例增近2倍之多,原因為過量酒精攝取、肥胖和脂肪肝等問題,且有年輕化趨勢,但國健署篩檢計劃尚未納入非病毒性肝病,可能成肝癌防治漏洞。

  • 2024-10-29 13:28

    健康網》肝癌風險高! 肝硬化小心6併發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肝若不好,人生黑白」真有其道理!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就指出,當肝功能逐漸變差,進展到肝硬化,常會有幾種併發症,像是大量腹水、肝腦病變、肝腎症候群等,且肝硬化更是肝癌的高風險因子。面對肝硬化,重點是在初期的脂肪肝、肝臟發炎等,就要積極改善。

  • 2024-09-25 14:45

    C型肝炎疫苗曙光? 科學家揭開病毒感染之謎

    科學家們近期揭開了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細胞的奧秘,這項突破性研究為研發疫苗帶來希望,可能終結這項全球性疾病。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根據頂尖科學期刊《自然》(Nature)9月4日刊載的最新研究,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

  • 2024-09-22 18:28

    健康網》打瘦瘦針竟防脂肪肝變硬化! 醫:僅限病程早期

    葉立斌/核稿編輯市面上俗稱「瘦瘦筆」、「瘦瘦針」的自費藥物,因為能幫助糖友降血糖,還有瘦身功效,一度成為全球瘋搶藥物。醫師蔡明劼指出,國外研究還發現,使用瘦瘦針能幫助脂肪肝、糖友降低肝硬化及併發症風險,不過預防效果僅限於病程早期。若經臨床試驗證實,有望成為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預防藥物

  • 2024-09-22 12:34

    肝基會攜企業贊助肝炎抽血腹超 樂生療養院民樂喊「金讚」

    肝炎、肝硬化與肝癌合稱「肝病三部曲」,根據衛福部統計,肝癌名列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死亡率第二位,每年帶走數千條人命。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台灣88工商協進會、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等單位,今於桃園龜山、新北新莊交界的樂生療養院,舉辦免費肝炎、癌症指數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共約120人受惠,及早預防

  • 2024-09-12 05:30

    黃疸不退、便便泛白 兩週大女嬰膽道閉鎖

    台中1名出生僅2週的女嬰出現異常黃疸,皮膚偏黃、大便顏色泛白,送醫檢查顯示,「直接膽紅素」超標,罹患膽汁鬱積症,膽汁幾乎淤積在肝臟內,診斷是膽道閉鎖症,嚴重可能會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要換肝,經接受肝門空腸吻合術(葛西手術),打通膽道,術後大便逐漸恢復正常黃色,食慾和活力明顯改善,現在3個月大,恢復情

  • 2024-09-11 17:35

    新生兒黃疸大便泛白 膽道閉鎖及時發現保住肝

    台中一名出生僅兩週的新生兒女嬰出現異常黃疸,皮膚偏黃、大便顏色泛白,送醫檢查直接膽紅素超標,罹患膽汁鬱積症,膽汁幾乎淤積在肝臟內,診斷是膽道閉鎖症,嚴重可能會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要換肝,後來接受肝門空腸吻合術(葛西手術),打通膽道,術後大便逐漸恢復正常黃色,食慾和活力明顯改善,現在3個月大恢復情形良

  • 2024-08-28 13:47

    健康網》肝硬化「靜悄悄」 醫曝成因:糖尿病、酗酒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肝若不好,人生黑白!」醫師指出,肝硬化主要為肝臟正常組織,長時間瀰漫性的發炎與纖維化,最終產生結節而影響肝功能,常見成因包含:長期酗酒導致酒精性肝炎、肥胖或糖尿病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食用不明保健食品或偏方草藥等。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偶有疲倦、黃疸、腹水等。一旦出現肝病,建議積極治療

  • 2024-08-28 05:30

    《健康充電站》護肝講座

    肝基會9月7日上午10時,在該會好心肝講堂(台北市公園路30之1號B1),舉辦「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衞教講座。將由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擔任講座主席,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楊宏志主講「認識慢性肝病與肝癌」、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梁嘉德主講「肝癌的治療與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