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議員李奕德病逝》肝癌沉默殺手 倦怠、背痛也是徵兆
相關新聞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26)傳病逝,綜合媒體報導,李奕德隱忍病痛,肝癌發現為時已晚,住院治療1個多月,昨晚加護病房急救,今上午不治,享年43歲。醫師指出,由於肝臟內沒有太多神經,腫瘤小於3公分內不會有明顯不適。常見的症狀包括:右上腹悶痛,可局限於右上腹也可放射到背部上方或肩部。其次是發燒、全身倦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
出現疼痛 恐癌細胞轉移侵犯神經
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指出,由於肝臟內沒有太多神經,只有肝臟表面包膜才有神經,因此,一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並不會有症狀出現,只有在肝癌細胞將包膜撐開時才會出現脹痛。所以當疼痛發生時,表示可能有破裂出血的危險或癌細胞已轉移出去侵犯神經。
早期不會有黃疸 出現黃疸多半已晚期
三總表示,由於肝臟在右邊肋骨後,因此,右葉肝臟長了腫瘤一般是摸不到的。若是病患原先就有肝硬化的情形,就可能會有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等症狀加重的情形。通常肝癌早期並不會有黃疸,一旦病患出現黃疸時,多半已進入晚期。
另外,少數的病患一般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症狀,卻由於肝癌的自然破裂造成腹腔內大出血,而以嚴重的腹膜炎、休克等症狀表現出來。有極少數的病患並沒有腹水的產生就有骨頭、腎臟、肺部或其它部位的腫瘤轉移。
三總指出,整體而言,肝癌預後不佳。大部份病患在診斷出肝癌時,多已是末期,平均只能活3到6個月。即使夠切除或栓塞,也可能因肝硬化而無法長期存活。 所以肝癌患者能活過3年以上的機會不到40%,5年以上不超過20%。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