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01 21:54

    健康網》糖尿病控管關鍵不只飲食! 營養師:5行為全影響

    羅碧/核稿編輯糖尿病的控制不僅仰賴飲食與藥物,營養師楊斯涵在臉書專頁「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分享,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發表的照護標準第五篇〈促進正向健康行為與身心福祉,以改善健康結果〉中指出,一天24小時的身體行為型態,包括久坐、步行、睡眠品質、運動與身體功能,皆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健康風險息

  • 2025-05-01 12:55

    健康網》糖尿病老藥降血糖 研究:或能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葉立斌/核稿編輯二甲雙胍(Metformin)類藥物是1款治療糖尿病的老藥,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引述1項最新臨床試驗顯示,二甲雙胍除了能幫助降血糖,還有機會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緩解疼痛不適。不過,他也提醒,目前針對二甲雙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研究還不夠多,不能視為正式治療方法,民眾千萬不要自行購

  • 2025-05-01 10:49

    健康網》不是越來越低!醫授腎絲球過濾率數值這樣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是會隨著年齡退化的,而腎絲球過濾率也是隨著年齡逐步下降,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表示,實際上腎絲球過濾率(GFR)並非「直直下降」,在糖尿病腎臟病最初5年,GFR會高於正常值,第5-15年從高點回落,第15-20年開始,每年衰退速度倍速增加,直至洗腎。

  • 2025-04-30 13:08

    7旬長者左側內頸動脈2次栓塞 緊急取栓、動脈支架置放救命

    73歲陳先生長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去(2024)年9月曾經小中風,到了今(2025)年3月底又再度中風送醫搶救,到院時意識清楚但口齒不清,後轉診急救,醫師發現病人是因為「左側內頸動脈」嚴重狹窄而導致中風,立即啟動「取栓手術」,後置放頸動脈支架,以預防再次中風,手術迅速且順利,成功搶救寶貴的生命。

  • 2025-04-30 08:31

    健康網》想控糖、減重? 醫教「1飲食法」營養均衡有飽足感

    葉立斌/核稿編輯想控糖、減肥,卻不知道從何改變?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分享,不管是控制血糖或減重,增加飽足感是飲食最重要的一步,而飲食的飽足感主要來自纖維和蛋白質,2者卻是普遍外食族缺乏的,因此營養學者提出「211餐盤法」,也就是每餐2碗蔬菜、1碗蛋白質、1碗全穀類主食比例,營養均

  • 2025-04-28 05:30

    《健康充電站》健康講座

    台大醫院4月29日下午2時至4時,在該院兒童醫療大樓B1視聽講堂(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8號)舉辦健康講座,分別由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張皓翔主講「遠離糖胖危機的健康對策」;物理治療中心治療師賴聖文主講「甩油增肌!跟著老師動ㄗ動」。此活動免報名,自由入座,洽詢電話:(02)2356-2114台大醫院健康教

  • 2025-04-27 05:30

    洗腎低血壓 中藥調養緩解頭暈

    57歲的陳太太因為糖尿病腎病變已經洗腎4年了,但最近卻因為洗腎過程中的低血壓,頭暈與背痛,致使有幾次必須提早結束透析,讓她對洗腎開始恐懼,即便有升壓藥的幫助,但持續性的背痛與抽筋,卻讓她十分困擾。在血液透析病患中,低血壓是最常見的問題,發生率約25-55%,據研究有75%患者一生至少會發生1次透析低

  • 2025-04-25 11:46

    健康網》不只是「胖了點」 醫:代謝症候群是身體內失火

    葉立斌/核稿編輯當肚子越來越大、腰圍越來越粗時,才不只是「胖了點」,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這是你的身體裡,正在悄悄上演一場「全身失火」的代謝症候群災難,通常包括:腹部肥胖、高血壓、血糖偏高、好膽固醇(HDL)偏低,以及三酸甘油酯過高,埋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中風、心臟病的隱患,甚至

  • 2025-04-24 05:30

    糖友新選擇 CGM科技控糖免扎針

    監測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功課,但經常指尖採血不僅麻煩,許多人還怕痛;隨著科技進步,連續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問世,糖尿病患者想監測血糖、並進行飲食控制,已有了更輕鬆的選擇。皮下植入感測器 每幾分鐘記錄1次

  • 2025-04-22 10:10

    30年糖尿病患者靠這招 1個月後不用再打胰島素

    已是30年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70歲婦人,服用3種血糖藥再加上打兩針的長效的胰島素,刻意控制血糖,甚至都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但是糖化血色素值仍達到10;新陳代謝科醫師檢視婦人的藥單,建議她先不做太大更動,搭配24小時血糖監測、觀察自己在飲食上選擇的數值波動變化差異,沒想到,1個月血糖竟然來到正常

  • 2025-04-21 10:56

    禮來口服減肥藥3期試驗報喜! 第2型糖尿病也受惠

    製藥公司禮來的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口服新型減肥藥「orforglipron」,在三期臨床試驗時傳出喜訊,不僅沒有肝損傷個案,在減肥的同時,還能降低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素(HbA1c)。據《ABC News》報導,禮來的3期臨床試驗找來超過550名成年受試者,他們的HbA1c平均降低

  • 2025-04-20 21:15

    健康網》逾7成糖友過胖! 醫:遠離糖尿病必知5QA

    沈莉馨/核稿編輯糖尿病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列,若想遠離糖尿病,便須了解「敵人」!初日診所減重專科主治醫師陳威龍解答5點必知問題,包括:何謂糖尿病、症狀、高危險群、併發症及如何預防,其中針對第2型糖尿病高危險群,他特別點名老年人、肥胖以及遺傳因素,並指出,逾7成糖尿病患者都有肥胖問題,因此應減重、

  • 2025-04-17 05:30

    清晨血糖突竄高 小心「索莫奇效應」

    60歲劉先生患有多年糖尿病,必須早晚固定注射混合型胰島素控制血糖,但日前早餐前的血糖飆高,雖增加晚上胰島素劑量,隔天血糖依舊高,經諮詢新陳代謝科醫師後,懷疑是「索莫奇效應」,建議改為減低晚上胰島素劑量,果然早餐前的血糖恢復正常,糖化血色素也降到正常值,找回控糖信心及健康。

  • 2025-04-16 19:46

    健康網》6旬女左腰背痠痛竟是胰臟癌 醫揭5症狀勿輕忽

    沈莉馨/核稿編輯有糖尿病史的60歲女性,主訴最近吃飽後胃悶悶的,喝一點水都會打嗝,稍微瘦了1公斤,及左腰和背部有點痠痛,就醫一檢查在胰臟尾部、靠近背後的地方發現一顆3公分的胰臟癌。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提醒,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是胰臟癌5大症狀,千萬別輕忽。

  • 2025-04-16 05:30

    糖友不自知 足底脫皮滲血險截肢

    體重高達120多公斤的林姓男子,平時鮮少關心自身三高狀況,直到去年底出國洽公,隱約發現腳底痛,步行整天回到飯店才赫然發現鞋子「滲血」,脫襪後,嚇見腳底板整層皮幾乎脫落,返國就醫才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2%(正常值在6%以下),確診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發的深層足部潰瘍,所幸經多管齊下治療,免於截肢。

  • 2025-04-15 15:42

    120公斤男足底脫皮滲血 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險截肢

    體重高達120多公斤的林姓男子,平時鮮少關心自身三高狀況,直到去年底出國洽公,隱約發現腳底痛,步行整天回到飯店才赫然發現鞋子「滲血」,脫襪後嚇見腳底板整層皮幾乎脫落,返國就醫才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2%(正常值在6%以下),確診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發的深層足部潰瘍,所幸經多管齊下治療免於截肢。

  • 2025-04-15 05:30

    尿道感染 引起失智症急性譫妄

    85歲的陳媽媽罹患阿茲海默症多年,合併糖尿病,平日的生活由女兒照料。陳小姐本身是高中老師,懂得按時服藥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性,一方面很認真地幫媽媽量血糖、血壓,另一方面也親力親為照顧陳媽媽的生活。日前陳小姐因為陳媽媽變得非常躁動,難以安撫,獨自前來門診諮詢。因為陳媽媽從上個月起,已去急診就醫多次,皆以鎮

  • 2025-04-13 19:20

    糖尿病家族添新成員!IDF正式認定「第5型」 專攻營養不良年輕族群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近日正式將一種長期被忽視、與營養不良相關的糖尿病命名為「第5型糖尿病」。此病主要影響中低收入國家中身形消瘦的青少年及年輕成人。這項重要醫學進展,主要歸功於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全球糖尿病研究所創始主任霍金斯(Meredith Hawkins)醫師及其團隊的深入研究與積極倡議。

  • 2025-04-11 11:47

    健康網》瘦瘦針、排糖藥不只降血糖 研究:還具防失智潛力

    葉立斌/核稿編輯瘦瘦針(GLP-1RA)、排糖藥(SGLT2i)是常見治療糖尿病藥物,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引述1項國外研究發現,相比於其他降血糖藥物,瘦瘦針和排糖藥均與失智症風險降低有顯著相關性。顯示其藥理作用不只是降血糖,還包括抗發炎、抗粥狀動脈硬化、減重等尚未完全發現的機轉,期望隨著後續

  • 2025-04-10 20:32

    健康網》輕熟女被釘書針刺手 傷口腫到2倍大揪「1疾病」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30歲女子在使用釘書機時,不小心被釘書針刺到,掛號治療並且吃了2-3天消炎藥緩解後,便自行停藥。不料,停藥幾天後,竟發現手指又開始腫起來,甚至腫成2倍大,且有末端還有麻木的感覺,因而再次就醫。醫師檢查竟發現,女子患有中度糖尿病,但她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