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20:31
健康網》復胖不是不努力! 研究:脂肪細胞「記得你胖過」
黃宜靜/核稿編輯您知道脂肪細胞也有「記憶力」嗎?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近日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分享一項刊登於《Nature》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即使透過減重手術讓體重明顯下降,脂肪細胞仍保留肥胖時期的「基因表現異常」,仍有風險復胖。不過,他強調,減重是迫切重要的事情,研究並非鼓勵大家放棄,
-
2025-05-16 18:15
健康網》擺脫「幸福肥」有撇步 醫:伴侶一起減重成效勝單打獨鬥
羅碧/核稿編輯常有人說「幸福肥」,意思是情人、伴侶在一起不僅感情升溫,連帶體重也增加!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指出,戀愛真的會使人「幸福肥」,但相對地,若伴侶一起參與減重計畫,12週內平均能比單身者多減下1.3公斤,顯示陪伴的力量不容小覷。
-
2025-05-15 15:35
健康網》減重容易爆氣?小心澱粉吃不夠
紀麗君/核稿編輯最近在減重嗎?是不是看什麼都不順眼,一下子嫌馬路上的機車吵,又或是想吼人!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提醒,原因可能出在太久沒吃澱粉了,雖然低碳飲食具有穩血糖的優點,然而,長期沒有注意營養平衡,尤其是女性,情緒便容易抓狂。
-
2025-05-15 13:01
健康網》看見鹹酥雞、麵包就想買?研究授1招 實測有效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是否曾經路過鹹酥雞攤、麵包店,一聞到香味就忍不住掏錢買?別擔心,此情況有解!營養師高敏敏引述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指出,當人們看見高油炸、精製澱粉食物而嘴饞時,只要聞超過2分鐘,嘴饞的感覺就會下降,反而會選擇健康食物。高敏敏在臉書專頁分享,飲食購物有分2類型,衝動型的人很可能會順
-
2025-05-13 20:01
健康網》減重想吃消夜? 醫激推「6食物」營養穩血糖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人在減重時期會壓抑食慾,甜品、點心都不敢碰,消夜一口都不敢吃?三總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醫師陳宣位強調,消夜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選對食物,選擇好消化、低熱量、蛋白質高的食物,如無糖豆漿、水煮蛋、希臘優格、堅果、毛豆、低脂起司,吃完不會餓,營養滿滿又能穩定血糖,吃完更好睡。
-
2025-05-13 18:01
健康網》減重別再吃錯肉! 營養師推3類優選低卡蛋白質
葉立斌/核稿編輯減重吃錯肉,小心努力全白費!營養師黃品瑄表示,很多人減重時只敢吃雞胸肉,想換口味又怕吃錯。其實除了雞胸肉之外,仍有很多肉類可選擇。包括:豬肉類的豬里肌、豬後腿肉;牛肉類的牛腱、牛肚、牛後腿肉;以及魚貝類;這些蛋白質不但脂肪含量少、熱量低,可補充營養素,同時也是攝取好油脂的來源。
-
2025-05-13 15:11
健康網》站起頭暈非小事! 「姿勢性高血壓」恐增87%死亡風險
羅碧/核稿編輯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就感到一陣頭暈、眼花?多數人會直覺聯想到「低血壓」,但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指出,其實也可能是另一種較少被注意的「姿勢性高血壓」問題。有研究發現,若出現姿勢性高血壓,其死亡風險比沒有此現象的人高出87%。
-
2025-05-12 18:46
健康網》鹽酥雞挑選有撇步! 營養師激推4招減重開心吃
羅碧/核稿編輯鹽酥雞是許多人喜愛的庶民小吃,攤位陳列各式美食令人難以選擇,每樣來一份,一不小心熱量就破表。營養師李婉萍分享,減重想吃鹽酥雞,只要懂得挑選食材4技巧,包括:避開澱粉類、選擇肉類、跳過吸油蔬菜、挑選豆製品,享「瘦」也能開心吃。青椒 玉米筍:吃菜等於在喝油
-
2025-05-11 19:46
健康網》斷食當心肌肉流失! 醫:反不利於代謝穩定
黃宜靜/核稿編輯有些民眾想透過斷食,讓身體進行自噬作用,助抗老;對此,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專頁「減重醫師 蕭捷健」分享研究指出,斷食雖有啟動自噬與代謝調節等好處,但伴隨的肌肉流失風險不容小覷;他並指出,過度斷食可能導致肌肉大量流失,如同「請人打掃,結果連家具都搬走了」,反而得不償
-
2025-05-10 19:20
健康網》破解體型雕塑4大迷思 醫:體雕不等於減重
葉立斌/核稿編輯透過體態雕塑可以讓身形變得更理想,但體雕是減重嗎?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在臉書專頁「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破解關於體態雕塑的4迷思,體雕是針對局部脂肪改善線條,不會大幅改變體重;如果想減少整體脂肪比例,仍需要配合飲食與運動,因此體雕並不等於減重。
-
2025-05-10 06:30
健康網》雞湯、滴雞精比一比 「它」低脂高蛋白適合減重族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人在選擇營養品時常混淆雞湯與滴雞精,兩者雖然同樣以雞為原料,實際上在製作方式、營養內容及適用族群都不同。營養學者洪泰雄指出,兩者各有優點,像是雞湯適合日常食補,滴雞精則像營養濃縮包,低脂高蛋白,適合術後、產後、體虛者及減重族群等。
-
2025-05-07 19:18
健康網》減重不挨餓! 醫授5秘技: 211餐盤法上榜
羅碧/核稿編輯說到瘦身減重,除了忍住口腹之慾,是否別無他法?醫師陳如瑩指出,長期節食或採取極端飲食會造成肌肉流失、基礎代謝率下降,減重反而更困難。想要健康瘦身,建議採行211餐盤法、天天量體重、調整進食順序、遵守「7-5-2-1-0」原則以及多選擇原型食物取代加工食品,戒掉含糖飲料,才能靠著建立可持
-
2025-05-02 18:20
健康網》全家一起「瘦」更快 醫授親子減重5撇步
羅碧/核稿編輯1名12歲男童體重過重,甚至出現黑色棘皮症,因而媽媽帶他就醫,並告訴醫師,自己曾有妊娠糖尿病,產後雖血糖恢復正常,但因育兒及工作壓力,養成吃消夜習慣,體重逐漸上升。在醫師建議下,母子一起減重。經過4個月的努力,孩子成功減重4公斤,而媽媽最困擾的腹部脂肪也明顯減少,不僅減重7公斤,胰島素
-
2025-05-01 18:55
健康網》鬼鬼產後快速瘦15公斤 醫揭3大危機
羅碧/核稿編輯吳映潔(鬼鬼)用3個月從64公斤迅速瘦回產前的50公斤,也分享她的快速瘦身秘訣「一天只吃一餐、嚴格忌口不喝湯、不吃精緻澱粉、不喝含糖飲、連水果都不碰」。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用這種方式減肥可能碰到3大危機:不容易做到也難長久執行、可能導致肌肉流失、容易引發情緒波動,因
-
2025-04-30 08:31
健康網》想控糖、減重? 醫教「1飲食法」營養均衡有飽足感
葉立斌/核稿編輯想控糖、減肥,卻不知道從何改變?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分享,不管是控制血糖或減重,增加飽足感是飲食最重要的一步,而飲食的飽足感主要來自纖維和蛋白質,2者卻是普遍外食族缺乏的,因此營養學者提出「211餐盤法」,也就是每餐2碗蔬菜、1碗蛋白質、1碗全穀類主食比例,營養均
-
2025-04-29 08:28
健康網》油脂助代謝、穩血糖! 營養師列「好壞油」名單
黃宜靜/核稿編輯油脂是必須營養素,選對油脂不僅不會發胖,反而能護健康!營養師張宜婷表示,油脂能穩定血糖、助代謝,還能保護心血管,但前提是選擇好油,如橄欖油、酪梨油、堅果油或椰子油等;反之,反式脂肪、氫化植物油及重複高溫油等屬壞油,不利心血管、增加壞膽固醇,還是少碰為妙。
-
2025-04-28 18:02
健康網》斷食減重效果有限? 醫師:熱量赤字才是關鍵
羅碧/核稿編輯近年來,「晚上不吃飯」、「168 斷食」等間歇性禁食法在減重界掀起熱潮,但真的比傳統節食更有效嗎?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分享了研究,指出斷食雖有助於減重,但效果其實相當有限,總熱量過高一樣瘦不了。
-
2025-04-27 09:31
健康網》減肥怎麼都沒用?小心「壓力胖」惹禍!醫:應利用非飲食方法紓壓
葉立斌/核稿編輯減肥減不下來?肚子和下半身特別容易囤積脂肪?這很可能不是單純飲食問題,而是「壓力胖」在作怪。台中大里仁愛醫院代謝減重中心主任趙世晃指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在緊張、焦慮時會出現「狂吃」的行為,導致體重失控。他建議應透過非飲食的紓壓方法放鬆心情,如聽音樂、運動、睡覺等。可避免利用飲
-
2025-04-26 16:23
健康網》小學生也想瘦?調查:35%日本小一學生想減肥
葉立斌/核稿編輯時序走向夏季,不少人積極減重;加上社群媒體上所有人都在秀水蛇腰。現在就連日本的小學生都想瘦身?日本肥胖學會在17日發出警告,指稱「過瘦的年輕女性」激增。學會警告,過度瘦身恐引發骨質疏鬆症與月經不規則的症狀。同時強調,規律吃早餐、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才能健康減重。
-
2025-04-23 17:26
201公斤男胖到無法躺著睡 「縮胃+腸繞道」甩肉46公斤
1名45歲的男子,身高170公分、體重201公斤,BMI高達70,因肥胖導致呼吸困難,每每睡覺時,總因為躺著無法呼吸,而只能坐著睡覺感到困擾而就醫,與多專科醫師討論後,符合健保給付接受縮胃、腸繞道手術,同時配合自主運動及飲食管理,術後1個半月減去46公斤,目前155公斤,仍持續體重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