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乳癌化療副作用大 中醫緩解修復

2025/06/22 05:30

▲太衝穴位於大腳趾與第二腳趾,趾縫往上兩橫指。(照片提供/高晧宇)

▲太衝穴位於大腳趾與第二腳趾,趾縫往上兩橫指。(照片提供/高晧宇)

文/高晧宇

40多歲的陳女士罹患乳癌,化療後,常覺得燥熱、食慾差、手腳麻木、疲倦,在經過中醫針灸和藥物輔助治療後,胃口漸漸變好、手腳麻木也改善,終於可以再次重返職場,發揮所長。

乳癌為女性癌症之首,若有乳癌家族史者、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初經早、停經晚、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和生育者,乳癌風險皆會上升。

乳癌患者若身體偏虛、容易手腳冰冷且有貧血者,可以在術前或術後搭配中醫補氣養血藥物。若術後水腫者,可服用赤小豆、綠豆或薏苡仁來利水消腫,並搭配中藥利水滲濕藥物。若對於荷爾蒙敏感者,使用泰莫西芬或復乳納等治療造成更年期症候群潮熱、盜汗和失眠,平常可多按壓太衝穴(如圖)、敲打肝經、適量攝取豆類,中藥搭配滋陰藥物來改善口乾舌燥,疏肝藥物緩解心情緊繃焦慮,並搭配鎮靜安神藥物改善失眠。

手腳麻木可針灸 搭配中藥益氣通絡

若癌症治療後造成手腳麻木,應盡早搭配中醫治療。針灸可選取太衝穴、四關穴、八風穴與八邪穴,並搭配中藥益氣通絡藥物,修復損傷神經與改善末梢循環。

2023年研究指出,針灸可以改善化療造成的失眠。芳香環酶抑制劑引起的關節疼痛,也可以搭配中醫針灸和中藥來緩解。

2024年研究指出,乳癌患者在術後若搭配中醫治療,比起單純使用化療者,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並減少化療副作用,還能提高免疫功能。若有乳癌相關家族史者,需積極減重與戒酒。

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5的患者,罹癌風險增加17%;若BMI大於30,風險則會增加到37%。

此外,喝酒過量得乳癌風險為不喝酒的1.61倍。

若化療後容易噁心嘔吐,可以適度搭配一些薑和按壓內關穴。若味覺改變可以搭配洋蔥、蒜頭或蔥。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作者為好康中醫診所院長、台北馬偕中醫部內科兼任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