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預防胃癌 及早篩檢幽門螺旋桿菌

2025/06/22 05:30

▲幽門螺旋桿菌試劑。(照片提供/許傑)

▲幽門螺旋桿菌試劑。(照片提供/許傑)

文/許傑

胃癌高居全球癌症死因排行的前5名,而且在亞洲地區如台灣,發病率更高,每年約有3500名新增胃癌個案,患者多是50歲以上的青壯年族群,往往造成社會經濟的重大損失,以及家庭的沉重負擔。

胃癌最主要的致病因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炎,進一步導致胃腺體萎縮、胃黏膜腸化生等病變,經過幾十年進展,最終演變成胃癌,但若能及早篩檢、治療,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就可以降低罹癌機率。

幽門螺旋桿菌會經由口腔傳播,常透過家庭成員間的密切接觸而感染,目前台灣人的帶原率約兩成。感染者終身有2成的機率引發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約1成的機率致癌,與未感染者相比,增加了數十倍的罹癌危險性。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在1994年就將這種細菌列為一級致癌物。

非侵襲性檢測 準確度逾9成

◎常用幽門螺旋桿菌非侵襲性檢測方式

●碳13尿素呼氣測試:簡單方便,準確度達95%,適合初次篩檢和用藥後的療效評估。

●糞便抗原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達90%,雖然採樣較麻煩,但價格低廉。

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已可用抗生素等藥物有效治療,根除後,胃癌的發生風險可降低約50%,尤其對胃癌高風險族群,即有胃癌家族病史者或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效益更顯著。

根除後 胃癌發生風險可降一半

據統計,一等親有胃癌者發生胃癌的機率增加約3倍,若家族中的胃癌患者為年紀輕、瀰漫型胃癌者,親人更須及早防治。

除了篩檢,飲食也是預防胃癌的重要手段。例如,少吃高鹽、醃漬食物、以及香腸等加工食品,因為加工食物中的硝酸鹽,經高溫作用,會在胃內化學反應,變成亞硝酸鹽,與胺類形成致癌的亞硝酸胺。

少吃高鹽、醃漬食物及加工品

多吃新鮮蔬果,補充胡蘿蔔素、維他命A、C、E等營養素,對胃癌的預防也有正面功用。

建議50歲以上且直系親屬有胃癌病史者、消化性潰瘍或慢性胃炎患者、使用菸酒檳榔的人,都應主動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若能加強篩檢、及早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就可有效阻斷胃癌發生。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