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1 06:30

    健康網》胃不舒服? 營養師推6養胃食物 木瓜、高麗菜入列

    沈莉馨/核稿編輯脹氣、胃堵堵都是身體給的訊號,別再不知不覺讓胃受傷!營養師彭逸珊提醒,不管是脹氣、消化不良還是胃食道逆流,其實很大原因是長期飲食、生活習慣不良造成的,建議可吃高麗菜、木瓜、白蘿蔔、南瓜、秋葵及木耳等6種溫和養胃食物,減少胃部刺激,讓胃好好休息。

  • 2025-04-04 20:28

    健康網》內視鏡超音波 消化道器官的「透視鏡」

    羅碧/核稿編輯消化道疾病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及生活壓力增加,許多人受到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等症狀的困擾,甚至出現嚴重的潰瘍、腫瘤等情況。為了協助早期的診斷與治療,醫療器材的技術不斷創新,其中「內視鏡超音波」成為消化道檢查的重要工具,其結合了傳統內視鏡和超音波技術的優點,能夠提

  • 2025-03-28 18:31

    健康網》改善胃脹氣「5不3要」 少吃甜食、炸物及產氣食物

    羅碧/核稿編輯不少人在飯後會覺得胃悶悶、鼓鼓的,像塞了一顆氣球,覺得坐立難安,而這就是胃脹氣作祟!營養師高敏敏和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醫師鄭丁靚特別針對如何預防胃脹氣整理了「5不3要」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少吃甜食、炸物及產氣食物(例如:豆類、花椰菜、洋蔥、蘿蔔、地瓜等),而奇異果、木瓜、鳳梨中的酵素

  • 2025-03-09 20:02

    健康網》孩子常肚子痛請假? 美研究:恐與功能性腸胃疾病有關

    沈莉馨/核稿編輯如果孩子經常因「肚子痛」請假,家長需注意是否為功能性腸胃疾病所致。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健康兒童醫療中心研究發現,學校缺勤狀況可作為識別功能性腸胃疾病的輔助指標,或有助於加快診斷與治療。研究發表於《兒科前沿》(Frontiers in Pediatrics)。

  • 2025-03-04 18:15

    健康網》胃痛易找上5類人! 醫:長時間未進食、愛吃辣都中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社會步調越發的快速,人們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胃痛幾乎算是一種現代文明病。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臉書粉專「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發影片指出,有5種人特別容易胃痛,經常性緊張焦慮、飲食不規律、長期不當使用藥物、愛吃辣及飲酒者,都要特別注意。

  • 2025-03-04 09:30

    健康網》捍「胃」 任務! 中醫教養生重建消化力

    沈莉馨/核稿編輯現代人壓力大,三餐不定時又吃超快,常常為腸胃不適所苦。藍田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程俊文指出,上腹部悶脹感、消化不良、噁心想吐、食慾減退,都很有可能是消化性潰瘍的症狀。建議要調整飲食習慣、運動紓壓、適當用藥、感染控制、戒菸,也可按摩中脘穴、足三里穴,來改善消化道困擾。

  • 2025-02-12 08:30

    健康網》元宵來點不一樣 中藥日式糰子健康又繽紛

    沈莉馨/核稿編輯今(12)日是元宵節,家家戶戶團聚吃元宵,祈求新一年的豐收,圓滿平安。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周美珊指出,傳統的元宵以糯米製成,容易有脹氣或脾胃不適等問題,分享2款中藥養生元宵,能暖身驅寒、疏肝解鬱、還招人緣桃花,讓喜慶繽紛開啟新的一年。

  • 2025-02-11 19:30

    健康網》元宵一下肚胃逆跟著來 中醫教按穴緩解症狀

    沈莉馨/核稿編輯明(12)日是元宵節,少不了湯圓、元宵來應景。中醫師王大元指出,4顆甜餡元宵湯圓相當於1碗白飯的熱量,一顆接一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食道逆流,除了服用中藥治療,還可按壓合谷、內關、足三里、豐隆和中脘穴等,每次按壓3到5分鐘,有痠楚感為佳;另,也可以順時鐘按摩下腹部緩解症狀。

  • 2025-02-09 15:27

    健康網》腸、胃脹氣不一樣! 醫師教你秒辨別

    黃宜靜/核稿編輯「醫師,常常脹氣,是胃還是腸道問題呢?」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臉書粉專「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發文指出,想要最簡單辨別,可以肚臍為基準,若脹氣不適在肚臍上通常是胃脹氣;肚臍以下通常是腸脹氣。鄭泓志指出,除了看肚臍,腸脹氣跟胃脹氣症狀也不一樣。如果照做以下方法還

  • 2025-01-25 20:48

    健康網》大吃大喝脹氣消化不良! 中醫教4穴位救急

    沈莉馨/核稿編輯團圓飯大吃大喝又守歲,害你脹氣、消化不良?光華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郭家榕指出,過度油膩的食物和酒精、熬夜缺乏休息,都會傷害胃腸,如果出現消化不良,可以按摩內關穴、足三里穴緩解不適;而熱敷下脘穴、中脘穴,有促進胃腸循環的效果。年菜聰明吃 腸胃保健康

  • 2025-01-04 08:30

    健康網》糙米比白米飯健康? 中醫:腸胃不好先別吃

    葉立斌/核稿編輯相較於白米,糙米富含許多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看起來對健康有益處,不過中醫師李琪提醒,糙米比白米難消化,如果胃不夠強壯、吃飯囫圇吞棗,長期下來很容易消化不良、胃脹氣、胃痛、噁心想吐,再嚴重可能會出現口乾、口苦與頭痛,並強調胃不舒服、有腸胃症狀時,先停止吃糙米和五穀雜糧,並盡快就醫

  • 2024-12-10 20:12

    健康網》「消化酵素」無助於減肥! 營養師:3類人需補充

    沈莉馨/核稿編輯酵素可以減重或解決便秘、消化不良的問題嗎?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專頁「李婉萍營養師」發文表示,一般身體健康者,不太需要常態補充消化酵素;但對於高齡長者,或有消化障礙、營養吸收不良的族群來說,可能有助於改善症狀。雖然消化酵素有助於分解食物,但並不代表它能幫忙減掉多餘的體重;甚至有文獻指出,

  • 2024-11-08 19:55

    健康網》早1個月發現心梗! 醫曝「5非典型症狀」要注意

    羅碧/核稿編輯天氣轉涼,心肌梗塞風險隨之上升。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心肌梗塞雖然猝不及防,但在發病前1個月內,其實也可能出現消化不適或腹痛、呼吸急促、極度疲憊、頭暈或是肩頸疼痛等5大症狀,這些不典型症狀多樣化,容易誤診,因此若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特別警惕心血管問題的可能性,及時就醫檢查,特別是糖

  • 2024-10-14 18:45

    健康網》秋冬進補4注意 蘿蔔、人參不能同時吃

    羅碧/核稿編輯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轉涼,不免會想吃鍋物、藥膳補補身,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在臉書專頁「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發文提醒,進補要辨明體質、不宜過度、需要有耐心,最重要的是,避免飲食衝突,像人參和蘿蔔不能一起食用,蘿蔔有破氣的作用,會抵消人參的補氣效果。

  • 2024-10-13 19:38

    健康網》秋天淺眠、頭痛樣樣來! 中醫4招來緩解

    沈莉馨/核稿編輯秋季日夜溫差大,自律神經容易受其影響。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楊宗翰表示,自律神經負責調節呼吸、體溫、消化、血液循環等系統,容易受到氣壓、溫差變化的影響而紊亂,淺眠、疲勞、暈眩、頭痛等問題也就特別常在這時節產生。對此分享4招緩解:飲食清淡、適度運動、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 2024-10-05 07:30

    健康網》海帶芽4大好處一次看! 營養師:3種人慎用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知道「海菜類食物」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嗎?數位營養諮詢專家錢靜蓉在臉書專頁「Emma營養師-錢靜蓉 營養保健。親子育兒。生活分享。」發影片分享海帶芽的4大好處,幫助減重、增強免疫力、降膽固醇、維持正常新陳代謝等。不過,她也提醒,有甲狀腺功能異常、過敏體質,以及消化不良的人要小心食用。

  • 2024-09-24 17:44

    健康網》「蠟瓶糖」藏4大食安疑慮! 醫:就算食品級也別吃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蠟瓶糖改名蠟皮糖續賣 營養師談隱憂葉立斌/核稿編輯用蠟裝果醬的小零食「蠟瓶糖」你吃過嗎?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在臉書粉專「鬍子醫生診間生活」發文指出,這種小小的蠟瓶裡裝滿甜甜的糖漿,其實背後其實藏著4大食安疑慮,蠟不易消化、糖漿不健康、色素和添加劑多、窒息風險。

  • 2024-09-23 17:39

    健康網》「柿」必留意4禁忌! 糖友、貧血不宜吃柿

    葉立斌/核稿編輯微涼的秋季,正是吃柿好「食」機!澄觀中醫診所中醫師鄭芸庭表示,柿子消熱去煩、止渴生津、潤肺化痰、治療熱咳。不過,不建議與甲殼類海鮮同食外,本身有貧血、糖尿病,或是消化障礙者,不建議食用柿子,以免影響身體。鄭芸庭在臉書專頁「澄觀中醫診所-台中公益」發文分享,整顆柿子都有用處,柿蒂、柿霜

  • 2024-09-19 16:47

    健康網》「蜂蠟糖」可以吃? 小孩食用過多恐腸阻塞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抖音零食「蠟瓶糖」(或稱蠟皮糖),其成分被質疑並非食用級蜂蠟,食藥署已說明該產品並未報驗,呼籲民眾若在市面上發現,請直接向地方衛生局檢舉。不過用蜂蠟做糖果倒是很常見,「蜂蠟糖」看起來五彩繽紛,小孩看了一副會食慾大開的樣子,但同時也引起很多家長的食安疑慮。不少人想問,蜂蠟糖究竟能不

  • 2024-09-17 08:33

    健康網》中秋聚餐消食積靠4茶飲! 選它去油解膩又解便秘

    葉立斌/核稿編輯中秋大魚大肉,吃柚吃多了,害腸胃不適,食積好痛苦!「食積」其在中醫是指我們熟悉的「消化不良」,澄觀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梓頤依據不同情形,推薦4款茶飲助消食:喜重口味者喝金銀菊花茶、冰品及柚子吃太多喝茯苓甘草茶、想去油解膩喝玫瑰茶、吃一點肉就覺得肚子脹者,則建議飲用荷葉茶,茶飲自製超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