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端節後也能「粽」情享受! 6招除脹氣顧腸胃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端午節已過,是否家中仍有不少粽子未吃完?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表示,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可能與腸道菌叢失衡等因素相關。想要健康安心吃,建議選擇糯米比例少的粽子,餐前搭配無糖醋飲與消化酵素,並與蔬菜一起食用;餐後可飲用山楂陳皮茶並出門散步,有助解膩、胃排空與腸道蠕動。若仍有不適,日常或可補充益生菌調整腸胃。
腸道菌叢失衡致消化不良
呂美寶於臉書專頁「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發文表示,吃粽子容易胃脹、胃痛、消化不良,可能與年紀影響腸道功能等有關。不過,進一步來看,這不只是吃太飽的問題,而是腸胃難以處理這些難消化的澱粉、高蛋白、高脂組合示警訊號。當出現這些狀況時,表示腸胃很可能出現以下問題:
●消化酵素不足:隨著年齡增長,胃酸、胰酵素等消化液分泌逐漸減少。特別是吃到粽子,若未有足夠的酵素分解,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就會滯留腸道,引發發酵、脹氣,甚至腐敗產物堆積。
●腸道菌叢失衡:當益菌減少、壞菌增加時,消化過程容易出現異常發酵。像粽子這種高脂、高糖的食物,正是壞菌的最愛,它們產氣、產生毒素,進一步削弱腸道屏障,引發慢性發炎。
●腸漏症:當腸黏膜發炎受損、通透性上升,未完全消化的大分子食物碎片與毒素 就能穿透腸壁進入血液,引發免疫過敏與腸胃症狀。
●膽汁分泌與流動不佳:膽汁對於脂肪消化至關重要,中壯年與長者常見膽汁不足或膽道鬱積滯留。當吃下高脂肪的粽子,膽汁卻來不及流到腸道或分泌不足,就會出現脹悶、噁心、脂肪吸收不良等問題。
餐前搭配無糖醋飲、飯後飲用山楂陳皮茶
此外,呂美寶建議,吃粽子前後做好以下6點不僅有助消化,也可緩解脹氣:
1.選擇升級粽子:糯米比例可減少,並與高纖食材搭配。譬如:五穀粽、素食粽等,或是吃半顆就好。
2.與生鮮蔬菜一起食用:生鮮蔬菜先吃,可提供天然酵素與膳食纖維,幫助消化。
3.無糖醋飲與消化酵素:餐前可搭配無糖醋飲與消化酵素。無糖醋飲如有機蘋果醋有助胃酸分泌,降低酸鹼值,有助腐蝕食物。消化酵素可幫助分解粽子中的澱粉、蛋白質與脂肪,減輕腸道消化負擔。
4.飲用山楂陳皮茶:山楂、陳皮能輔助脂肪分解,增加膽汁排出量,也能緩解一些油膩感,適合飯後溫飲一杯。
5.餐後散步:吃完粽子可輕鬆散步15-30分鐘,有助胃排空與腸道蠕動,也是一種溫和有效的腸胃按摩。
6.平時補充益生菌:如果飲食都算健康正常,卻還是腸道不適,如容易腹脹、便秘或腹瀉,可食用益生菌調整一段時間,若問題仍未解,建議與醫師營養師做進一步諮詢。
呂美寶強調,粽子不是不能吃,只要提前為腸胃做好準備,搭配食物、營養素,也能同時守護腸胃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