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腸、胃脹氣不一樣! 醫師教你秒辨別

2025/02/09 15:27

腸、胃脹氣不一樣!醫師說明,想要最簡單辨別,可以肚臍為基準,若脹氣不適在肚臍上通常是胃脹氣;肚臍以下通常是腸脹氣;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腸、胃脹氣不一樣!醫師說明,想要最簡單辨別,可以肚臍為基準,若脹氣不適在肚臍上通常是胃脹氣;肚臍以下通常是腸脹氣;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醫師,常常脹氣,是胃還是腸道問題呢?」桃園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在臉書粉專「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發文指出,想要最簡單辨別,可以肚臍為基準,若脹氣不適在肚臍上通常是胃脹氣;肚臍以下通常是腸脹氣。

鄭泓志指出,除了看肚臍,腸脹氣跟胃脹氣症狀也不一樣。如果照做以下方法還是無法分辨脹氣,會需要做腸胃鏡的檢查。

腸脹氣:可能伴隨下腹部的不適,並可能有腸鳴音的亢進,再來肛門排氣變多,並在排氣以後脹感減輕,也可能由於腸胃道蠕動緩慢而引發便秘。

胃脹氣:可能伴隨時常打嗝,並在打嗝以後脹感減輕,也會上腹部不適,常伴有反胃噁心的症狀,長期或嚴重脹氣甚至會胃痛,導致食慾不振。

國民健康署指出,想要避免腸胃脹氣,應該避免高脂肪食物,如鹹酥雞、薯條、雞塊這類炸物,或者高油脂的肉類;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國民健康署指出,想要避免腸胃脹氣,應該避免高脂肪食物,如鹹酥雞、薯條、雞塊這類炸物,或者高油脂的肉類;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避開高脂肪、適量攝取、細嚼慢嚥

國民健康署於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發文指出,想要避免腸胃脹氣,應該避免高脂肪食物,如鹹酥雞、薯條、雞塊這類炸物,或者餐點中的三層肉、牛五花、滷肉飯等較高油脂的肉類,都會造成食物滯留在腸胃道的時間較久,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脹氣!所以我們不僅在烹調上要選擇少油料理,平常攝取蛋白質時,也記得多按照「豆魚蛋肉」順序並避免高油脂部位。

另外,國健署提醒,記得「適量攝取」是避免脹氣的重要關鍵!除此之外,在進食的時候,每一口多咬幾下,細嚼慢嚥會幫助食物更好消化,而且延長進食時間,也能避免吃太快一下就吃過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