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6 12:02
健康網》白沙屯媽祖遶境5月啟程 同行者中暑救援5步驟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白沙屯媽祖遶境5月啟程 防中暑除喝水還有2法葉立斌/核稿編輯2025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徒步進香活動,將於5月1日深夜登轎啟程。廟方22日表示,報名人數已超過30萬人。然每年的白沙屯媽祖進香,總吸引大量各年齡的人前來,加上5月通常是晴朗炎熱的天氣,預防中暑與熱傷害尤其重要
-
2025-04-22 16:40
健康網》白沙屯媽祖遶境5月啟程 防中暑除喝水還有2法
葉立斌/核稿編輯2025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徒步進香活動,將於5月1日深夜登轎啟程。廟方22日表示,報名人數已超過30萬人。台灣高鐵公司在22日宣布,配合活動,將在旅客人數較多的時間提供較多班次停靠苗栗的列車。預防中暑3大招 多喝水為首
-
2025-03-24 08:52
「3月瘋媽祖」徒步進香是體力活! 醫教保健4點
「3月瘋媽祖」熱潮即將展開!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主任林佳佳表示,媽祖進香長途步行、日夜作息顛倒和人潮環境,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提醒民眾應徒步保護、應對氣候、防護呼吸道和飲食安全,確保4大健康重點,做好準備開心完成信仰之旅。林佳佳表示,經她觀察歷年信眾進香情形發現,長時間徒步容易導致足部水泡、肌肉受傷、關
-
2024-10-29 19:49
健康網》運動完要喝什麼? 專家:一般人喝水最好
沈莉馨/核稿編輯運動過後汗流浹背,喝運動飲料會是個好選擇嗎?對此,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臨床副教授、急診科醫師溫麟衍(Leana Wen)表示,還是喝水最好,因為飲食中本就有身體所需的電解質,對於運動量一般的人及孩子來說,不需要額外再從運動飲料攝取電解質。
-
2024-09-28 05:30
烈日趕工 建築工尿出透明圓柱體 急性腎衰竭上身
54歲蔡先生是國道建築工人,因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經常喝機能飲料解渴,但因為飲水量不足,最近工作時出現全身虛弱症狀,尿液也變深褐色,赴醫檢查發現肌酸酐高達2.3mg/dL,尿液中還出現透明圓柱體,確診為急性腎衰竭,所幸給予點滴及補充大量水分後,蔡先生的腎功能順利於3天內恢復正常。
-
2024-09-07 12:48
小草北上力挺柯文哲 急診醫揭2大集會危機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涉嫌京華城弊案,遭法院裁定羈押禁見,其支持者陸續發起聲援活動。對於近期政治集會頻繁,醫師提醒,近期氣溫仍然偏高,存在熱傷害風險,活動期間務必注意補水、防曬,若參與跨夜活動,晚間則要注意跌倒危險。柯文哲因京華城案收押台北看守所,引起其支持者「小草」不滿,昨晚發起「寧靜革命」,自昨日晚
-
2024-08-30 05:30
中暑分陰陽 高溫衝冷氣房恐「陰暑」上身
最近天氣悶熱,有些人直接把電風扇對著身體吹,但是吹了以後,感覺頭脹,胸悶等不舒服症狀出現,此種狀況稱為「陰暑」。流汗先擦乾 忌電扇直吹身體當外界環境的溫度升高,身體為了適應環境,會將多餘的熱藉由皮膚毛孔擴張而流汗,此時若再把電風扇對著身體吹,或是天熱環境中,在外面過度流汗後,馬上進到冷氣房中,容易讓
-
2024-08-29 16:56
健康網》運動後可喝冰水 營養師提4好處:提升耐力
葉立斌/核稿編輯天氣熱運動完,不少人會想要趕快消暑一下,但又怕喝冰水會傷身體,而只喝溫開水。其實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明,說喝冰水會傷身。好食課營養師Oliver楊哲雄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表示,運動喝冰水其實有不少好處,像是提升運動耐力、延緩核心溫度升高、降低心臟負擔、增加補水意願。
-
2024-08-28 05:30
高溫戶外活動未喝水 釀急性腎衰竭
連日高溫,要記得適時補充水分。1名20多歲的男子,日前參加戶外活動,中途突然感到呼吸急促,全身抽筋,被同事發現後,緊急送到大甲李綜合醫院就診,醫師研判是過度勞動,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導致罹患急性腎衰竭,住院多日後,才恢復健康出院;醫師呼籲,在室外工作的人一定要按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要等到口渴
-
2024-08-27 15:50
6旬男鋪柏油熱中暑體溫高達43度 急用葉克膜救回一命
台中64歲楊姓男子從事鏟土機操作員,日前感冒又頂著32度高溫鋪柏油一整天,到了傍晚突然抽搐昏厥,趕緊送急診,到院體溫高達43度,出現意識不清、呼吸短促、癲癇發作,評估為熱中暑,一度插管維持生命,搭配冰枕、風扇,並進行導尿管膀胱降溫治療,但仍未降溫,緊急送加護病房,經置放葉克膜即時降溫治療,才扭轉險境
-
2024-08-27 12:14
高溫戶外活動未喝水 20多歲男急性腎衰竭
連日高溫,要記得適時補充水分。一名20多歲的男子,日前參加戶外活動,沒想到,活動到中途突然感到呼吸喘,而且還全身抽筋,被同事發現後,緊急送到大甲李綜合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有氮毒血症,血中的肌肉酵素比正常值高出3倍,醫師研判是過度勞動,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導致罹患急性腎衰竭,住院多日後,才恢復
-
2024-08-24 11:39
健康網》待冷氣房也會中暑? 醫授4招安心避暑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人以為,只有一直曬大太陽才會中暑 ,躲在冷氣房就很安全。實際上,吹冷氣也可能導致中暑!橋原力診所復健科醫師王竣平指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內,身體血管也會收縮,會影響血液循環和熱量的散失,分享4招避免,包括:適度調節冷氣溫度、定時開關冷氣、記得多喝水、避免長時間吹冷風。
-
2024-08-20 11:49
健康網》酷暑運動風險高 日本田徑教練談如何練跑
葉立斌/核稿編輯酷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對於熱愛在戶外慢跑的跑者與民眾來說,冒著中暑風險運動是疲憊且危險的。日本媒體訪問青山學院大學的田徑隊教練原晉(原晋),淺談在白天練跑的注意事項。外媒《關西電視台》(関西テレビ)報導,巴黎奧運後不少人也想甩掉久坐的生活,嘗試擁抱運動。原晉表示,保持水分充裕對身體相
-
2024-08-17 09:31
健康網》中暑後要吃豆腐? 營養師推「5飲食」緩解不適
沈莉馨/核稿編輯天氣炎熱走在路上熱到頭昏眼花,甚至出現頭暈頭痛的症狀,小心你中暑了!營養師李立慈表示,中暑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休克、多重器官衰竭而增死亡風險,不容小覷。她提供5種飲食協助國人舒緩中暑帶來的不適感,包括電解質飲、水、高含水蔬果、稀飯,連豆腐也入榜。
-
2024-08-16 10:31
健康網》日本老人在家中暑逝 醫:4時機注意補水
葉立斌/核稿編輯日本目前正面臨酷熱帶來的各類熱傷害,而老人成為中暑高風險族群。近日日媒報導,日本福岡一名68歲婦人在家中過世,死因為熱傷害。日本福岡的消防災害管理局談到,40%的中暑發生在住家內,而且是住家中所有區域都有可能。而在3種情形更容易發生:高氣溫、高濕度、無風(或風很微弱)。
-
2024-08-16 07:23
健康網》立秋過了還是要防中暑! 營養師推3類食物
葉立斌/核稿編輯節氣過了立秋,白天沒下雨時,依舊特別容易出現悶熱感,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8月截至8月13日,熱傷害就診累計計358人次。營養師黃品瑄在臉書專頁「營養師品瑄」發文指出,雖然夏天已經快進入尾聲,還是要做好保養預防熱傷害,建議3大類食物預防中暑,包括:補水解熱、平衡水分、抗氧化。
-
2024-08-15 05:30
戶外活動防熱傷害 注意補水3適
各地高溫持續,白天沒下雨時,特別容易出現悶熱感。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高溫悶熱會提高熱傷害發生風險,民眾務必注意「補水3適」:適時、適度、適量,才能避免出現熱衰竭或中暑,或是因為短時間內攝入過量水份而出現水中毒。衛福部指出,今年8月1日至13日,熱傷害就診累計358人次,樣態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攣
-
2024-08-14 15:20
健康網》夏日中暑5步急救! 當心「不出汗」易忽略
沈莉馨/核稿編輯適逢暑假,許多家長帶孩子出遊,需多留意中暑發生。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粉專「宋明樺營養師 生活。分享。雜記。」發文分享,中暑恐減少排汗,甚至「不出汗」令人難以察覺,若意識不清或昏迷,應採5步驟:移中暑者至陰涼處、增加腦部血液灌流、幫助散熱、補充水分、若未改善趕緊送醫救治。
-
2024-08-14 12:06
高溫上看34度!戶外運動補水「3技巧」 過量恐水中毒
各地高溫上看34度,且白天沒下雨時,特別容易出現悶熱感。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高溫悶熱會提高熱傷害發生風險,尤其近日運動風氣相當盛行,民眾務必注意「補水3適」:適時、適度、適量,才能避免出現熱衰竭或中暑,或是因為短時間內攝入過量水份而出現水中毒。
-
2024-08-11 20:28
健康網》當心吹出病! 冷氣病6症狀 關節痛、皮膚癢也是
林惠琴/核稿編輯雖然立秋已過,但天氣「熱度」未減,冷氣仍是目前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不過,合佗中醫診所中醫師指出,人體長時間待在乾燥的冷氣房當中,再加上低溫環境,容易引發冷氣病。除了常見的頭痛、眼睛乾澀外,還有關節痛、皮膚搔癢、肩頸痛、鼻過敏等,都可能是冷氣病引起,建議定期起身活動,幫助血液循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