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8-25 05:30

    預防失智 從梳頭開始

    「台大名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新聞讓不少人感到訝異又不安,有患者跟我說:「我以為我有在用腦就不會失智!」罹患成因分3類失智的成因主要分3類:1.特定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2.腦部損傷,中風或腦部外傷後遺症﹔3.老年性退化。根據衛福部2024年3月21日調查結果,100位65歲以上長者中就有8位罹患失智

  • 2025-08-24 11:10

    健康網》1週吃2顆雞蛋 助預防阿茲海默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幫助高齡者遠離阿茲海默症,或是青壯年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已是當務之急。有研究發現雞蛋內的膽鹼能夠協助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生率,只要1週吃1顆雞蛋,就有效果。一篇在《營養學》(The Journal of Nutrition)期刊發表的研究顯示,平均81歲高齡者中

  • 2025-08-20 23:25

    女性失智與「少油」有關? 不飽和脂肪低20%

    李惠芬/核稿編輯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一份研究建議,女性飲食中應該確保攝取足夠的Omega脂肪酸,因為這份研究發現,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女性,體內包含Omega脂肪酸在內的不飽和脂肪值,異常地低,懷疑與阿茲海默症存有因果關係。英國《衛報》20日報導,研究團隊分析阿茲海默症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液樣本,發現女性患者血

  • 2025-08-20 05:30

    5旬男主管語言障礙 竟罹早發性失智症

    50歲謝姓男子曾是工作效率高、表現卓越的主管,不料,3年前逐漸出現記憶障礙,不僅經常忘東忘西、無法處理好交辦事項,甚至難以組織語句及表達想法,因狀態日益惡化,最後不得不離職,經哥哥陪同就醫,確診為「早發型阿茲海默症」(指65歲前發病的失智類型),因其既無家族遺傳病史,也無「三高」或慢性疾病,為家人帶

  • 2025-08-19 09:48

    50歲男是出色主管卻出現語言障礙 竟罹早發型失智症

    50歲的謝姓男子曾是工作效率高、表現卓越的主管,不料,3年前逐漸出現記憶障礙,不僅經常忘東忘西、無法處理好交辦事項,甚至難以組織語句及表達想法,因狀態日益惡化,最後不得不離職,經哥哥陪同到光田綜合醫院就醫,神經內科醫師陳廷斌確診其為「早發型阿茲海默症」(指65歲前發病的失智類型)。因其既無家族遺傳病

  • 2025-08-15 12:01

    健康網》哈佛最新研究! 延緩阿茲海默症關鍵因子在這「鋰」

    葉立斌/核稿編輯為了預防失智,你是不是各種運動、飲食方式都嘗試,深怕做得不足夠?但其實大腦健康關鍵可能藏在你想不到的細節中。營養師薛曉晶引述哈佛最新研究,指出鋰(Lithium)這種常被聯想到情緒穩定的微量元素,其實也是大腦維持認知功能、延緩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重要守護者。研究團隊發現,在輕度認知障礙(

  • 2025-08-07 13:41

    逆轉阿茲海默症現曙光!哈佛研究:關鍵竟是微量元素「鋰」

    紀麗君/核稿編輯哈佛醫學院科學家經過長達7年的研究,揭示了微量金屬元素「鋰」的流失,在阿茲海默症中扮演了強大的角色。更驚人的是,他們在小鼠實驗中,成功地透過補充微量的「乳清酸鋰」(lithium orotate),逆轉病程並恢復腦功能。《華盛頓郵報》報導,這項由哈佛醫學院遺傳學與神經學教授揚克納(B

  • 2025-07-30 06:31

    健康網》莓果好處多多 營養師:緩減認知能力退化

    葉立斌/核稿編輯莓果是許多人喜歡的水果之一,不僅口味酸甜開胃,老少咸宜,且因富含多種維生素,對於健康也有諸多正面助益。營養師科提斯指出,國外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莓果類所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化素等成分,具抗氧化等功效,除可抗癌,也有益於控制血糖,甚至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 2025-07-28 12:19

    真菌竟進腦!英專家驚揭阿茲海默症潛在關聯 失智症狀曾逆轉

    紀麗君/核稿編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人體內無數真菌可能對健康產生深遠影響。科學家正探索它們是否影響大腦、心智與行為,甚至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引發對既有醫學認知的挑戰。醫學界已知真菌可引發危險、致命的腦部感染。儘管人體有多重防護屏障阻擋真菌入侵,但因愛滋病蔓延與免疫抑制藥物使

  • 2025-07-26 13:22

    健康網》失智年輕化 早預防!醫:「薑黃」防腦生鏽

    葉立斌/核稿編輯失智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發生年齡愈來愈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若想預防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只要選對食物,即可改善。有部分研究指出,薑黃具有神經保護潛力,能夠對抗大腦裡的發炎反應與自由基破壞,甚至減緩阿茲海默與帕金森的退化進程。

  • 2025-07-25 20:46

    劍橋研究:3類空污物質 增加失智症風險

    羅碧/核稿編輯英國《衛報》24日報導,劍橋大學一份最新研究發現,3種類型的空氣污染和失智症之間存在正向關聯,包括PM2.5(細懸浮微粒)、二氧化氮和煤煙。該研究由劍橋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流行病學小組進行,包含對51項研究進行系統性審視,檢視超過2900萬名至少暴露在空污中1年的參與者實驗數據,是空污和

  • 2025-07-25 20:27

    對抗「阿茲海默症」 台日韓專家齊聚國際論壇 衛福部擬推社區據點早篩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挑戰迫在眉睫,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主辦的「阿茲海默症國際論壇」今(25日)在Bio Asia亞洲生技大展登場,來自台灣、日本、韓國的醫界與產學代表齊聚,聚焦早期診斷、創新療法與政策趨勢。衛福部指出,未來將循C型肝炎防治經驗,透過社區資源主動找出潛在患者,及早啟動照護。

  • 2025-07-25 18:51

    不用走1萬步! 16萬人數據分析:日行7000步已有顯著健康益處

    羅碧/核稿編輯多走路有益健康,不過,根據一份新研究,不需要執著一定要日行一萬步。這份研究彙整共追蹤逾16萬人的57份研究後發現,每天走7000步帶來的健康益處,就接近高峰,以獲得的額外健康益處來看,7000步或許會是比1萬步更務實的目標。《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

  • 2025-07-22 09:26

    健康網》高溫恐釀阿茲海默發生風險上升!醫:4類人小心

    紀麗君/核稿編輯夏季熱浪影響人們的身心甚鉅,想必你也被炎熱的天氣或是毒辣的陽光曬得不想出門,就連在家都很昏沉吧?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近年不少研究指出,極端高溫帶來的不僅中暑,更影響腦部甚鉅:除了注意力渙散、情緒失控,更可能加劇未來阿茲海默症發生風險。

  • 2025-07-19 11:29

    健康網》失智非老化必然! 中醫師推地中海飲食與3個別化療法

    葉立斌/核稿編輯很多患者在臨床上被診斷為失智症時,已經是中後期,這時候再來治療,效果通常都會大打折扣。中醫師王大元在臉書粉專「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說明,失智症不是老化必然,預防失智推薦地中海飲食法,以深綠色蔬果、莓果、全穀類為主;減少紅肉、起司、高鹽高糖攝取。治療失智時,中醫會為每個人量身訂製療法,

  • 2025-07-18 17:57

    健康網》研究:適量攝取雞蛋 降阿茲海默發生率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不少名人或是其家人罹患失智症,才讓我們驚覺:失智症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如何預防失智也成為大家關注焦點。雞蛋提供大量重要營養素,包含omage-3、葉黃素等等;其中膽鹼在預防失智中扮演吃重角色,若能固定攝取,可有效維持認知能力。

  • 2025-07-15 13:34

    在家中迷路、時空混淆入列 失智症早期10大警訊

    台灣截至去年已有37萬名失智症患者,其中年輕型(65歲以前)患者已達1萬4千多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推出更新版的「失智症10大警訊」及預防資訊,並點出不只記憶力變差,時空混淆、視力、聽覺出現困難,乃至在家中迷路等,有多個徵兆出現應提高警覺,及早檢查、診斷與治療。

  • 2025-07-14 15:10

    健康網》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 醫:延緩病情惡化無法治癒

    李惠芬/核稿編輯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已超過35萬人,其中7成是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引進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北醫引進療法 完成首例注射北醫附醫神經內科李薰華主任指出,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新核可的失智症治療藥物,專為早期病人

  • 2025-07-09 17:32

    缺乏醫學證據 中國全面禁止手術治療阿茲海默症

    中國國家衛健委今天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應用於阿茲海默症治療,並強調這項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醫學證據支撐。不過,各地衛健委可以指導醫療機構進行相關臨床研究,再進行應用論證。阿茲海默症迄今未研發出有效藥物或療程可以治癒,腦內β-澱粉樣蛋白的異常堆積,是發病的重要原因

  • 2025-07-09 13:32

    健康網》失智前兆這樣「看」! 新研究:提早12年眼神露端倪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失智症已成為現代人最大健康威脅之一。近期最受矚目案例,正是現年70多歲的前衛生署長林芳郁在退休後罹患失智症。失智徵兆不只步態、大腦異常,其實也可「看」出來。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別再以為失智症只是記憶出問題,據最新國外科學研究指出,眼睛可能是大腦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