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6 10:27
健康網》10大傷腎職業排行! 夜班者排第3 「它」排第1
葉立斌/核稿編輯小心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傷腎卻不自知!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依照個人20年腎臟科醫師臨床經驗,再參考相關職災醫學文獻所推出的排行榜,排行出10大傷腎職業,1-10名依序為:加油站與工廠勞工、戶外勞動者、夜班工作者、醫護人員、民意代表、電子工程師、家庭主婦、健美運動員、職業司機及廚師,分
-
2025-04-15 21:16
健康網》等了1000多天獲捐腎 3寶爸感謝男大生遺愛
沈莉馨/核稿編輯一名50多歲,3個孩子的父親,因為長年糖尿病控制不良,腎臟逐漸衰竭,開始了透析人生,為了陪伴孩子走得更遠,排隊登記器官移植,這一等就是1000多個日子,終於等到配對成功,順利完成腎臟移植手術。3寶爸非常感謝器捐的男大生,「他不只救了這幾位患者,也救了好幾個家庭。他還年輕,還沒來得及看
-
2025-04-15 20:12
健康網》嬰兒腎能給成人用? 腎臟醫解答:學理上腎元接近成人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日中國醫師將疑似強摘早產兒腎臟做器官移植的2例個案,做成論文報告登上知名期刊,掀起網路論戰。對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以腎臟科醫師角度分析,從學理上來看,腎元數量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接近於成人了,因此從文獻上看來,兩側嬰兒腎的腎臟功能理論上能夠補足成人的,但他反對器官
-
2025-04-15 05:30
尿道感染 引起失智症急性譫妄
85歲的陳媽媽罹患阿茲海默症多年,合併糖尿病,平日的生活由女兒照料。陳小姐本身是高中老師,懂得按時服藥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性,一方面很認真地幫媽媽量血糖、血壓,另一方面也親力親為照顧陳媽媽的生活。日前陳小姐因為陳媽媽變得非常躁動,難以安撫,獨自前來門診諮詢。因為陳媽媽從上個月起,已去急診就醫多次,皆以鎮
-
2025-04-15 05:30
攝護腺數據異常找不到病灶 正子攝影揪出癌細胞
62歲江先生10年前因攝護腺癌接受機器手臂輔助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一度下降,但隨後數值又逐漸上升,即使加上荷爾蒙去勢治療仍無法穩定病情,進一步透過正子攝影檢查發現骨盆腔內隱藏局部復發病灶,所幸經放射治療後,PSA指數接近歸零,追蹤1年半未再復發。
-
2025-04-14 19:59
健康網》規律回診腎功能不見起色? 醫點「這觀念」是元凶
羅碧/核稿編輯55歲患慢性腎絲球炎、慢性腎臟病第3期的家庭主婦,規律回診但腎功能未見起色,醫師詢問後發現,女子沒有按時服藥、也沒有規律運動、攝取適量蛋白質、避開含糖飲與加工食品,甚至也沒有規律睡眠,這樣「隨興」的生活方式,難怪使得腎絲球過濾率一直下滑。醫師建議,為了保護腎臟,應做好5刻意行動,包括:
-
2025-04-14 16:34
中年男攝護腺數據異常 正子攝影揪癌細胞藏身處
62歲江先生10年前因攝護腺癌接受機器手臂輔助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一度下降,但隨後數值又逐漸上升,即使加上荷爾蒙去勢治療仍無法穩定病情,進一步透過正子攝影檢查,發現骨盆腔內隱藏局部復發病灶,所幸經放射治療後,PSA指數接近歸零,1年半追蹤未再復發。
-
2025-04-14 11:23
北市「孕前健檢」擴大補助 未婚男女都適用
為讓更多有生孕計畫的民眾接受健康檢查,台北市今年起不再綁定婚姻關係,並擴大孕前健康檢查補助對象,凡年滿18歲且設籍北市市民或配偶設籍北市的新住民,無論未婚、已婚或有生育計畫者皆可享有終生1次檢查補助,男性最高補助875元、女性最高補助2300元。北市衛生局提醒,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北市58家特約醫療院所
-
2025-04-14 05:30
青年輕忽腰背痛 2.4公分結石險傷腎
1名30多歲勞工的腎臟內有1顆2.4公分結石,因無明顯不適而未處理,但近來腰痠背痛頻繁,影響生活與工作,經其他病友介紹就醫。檢查發現結石已大到影響腎引流,恐損害腎功能,於是建議患者進行軟式輸尿管鏡手術。軟式輸尿管鏡手術終結困擾手術透過內視鏡從尿道進入,雷射擊碎結石並清除碎片,恢復腎臟引流。術後患者恢
-
2025-04-13 22:06
健康網》膀胱過動害護師快失禁! 醫教3招撐到廁所不漏尿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38歲護理師早上交班後,才推治療車走出護理站不到5分鐘,突然一陣尿意襲來,只能夾緊雙腿忍耐。頻尿與急尿已經困擾她超過半年,尤其在下車、開門、洗手時更容易發作,上班前連水都不敢喝,就醫發現原來是「膀胱過動症」導致。對此,醫師分享3大技巧:腹式呼吸法、骨盆底肌快速收縮放鬆、轉移注意力
-
2025-04-13 21:14
健康網》凱格爾運動不是憋尿! 醫:用錯小心發炎腹痛
沈莉馨/核稿編輯女性想要改善尿失禁、陰道鬆弛、子宮脫垂、等問題,通常會嘗試練習「凱格爾運動」。但是很多人會誤以「解尿到一半,嘗試忍住」的方式來練習;對此,禾馨婦產科醫師烏恩慈表示,「真的不是憋尿」,這不只練不到肌肉,甚至可能有導致發炎、下腹疼痛的潛在危險。
-
2025-04-13 20:42
健康網》正確清潔變成「香GG」 男人這幾招學起來
沈莉馨/核稿編輯弟弟時常搔癢、發出異味,甚至反覆發炎?小心惹病上身!泌尿科醫師黃冠鈞分享男性私密處清潔、保養撇步,像是溫水清潔、選用中性清潔劑、使用嬰兒沐浴乳;清潔後也別忘保持乾燥、選用透氣內褲,預防細菌滋生,可有助於避免皮膚過敏或其他不適。
-
2025-04-13 15:21
手術20分鐘解決! 5旬男靠「攝護腺拉開術」甩排尿障礙
50歲張先生長期為排尿問題所苦,包括尿速慢、尿流斷斷續續、解不乾淨等狀況。經藥物治療效果仍不彰;而藥物頭暈、鼻塞等副作用也造成生活上很大不適。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建議考慮手術,一勞永逸解決排尿障礙,張先生因平時工作忙,希望能有恢復快速的手術方法,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做新式「攝護腺拉開手術」。
-
2025-04-12 21:20
健康網》男性的私密困擾 留下包皮4可能狀況一次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割掉或留下包皮,對於男性朋友來說個好問題,包皮身為保衛龜頭與尿道口安全的重要守門員,平時既不痛也沒感覺,痛起來卻會讓人眼淚直飆、坐立難安,恆昕泌尿科診所院長陳鈺昕表示,如果包皮沒有割,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碰到:清洗困難、過度清潔、細菌感染、反覆發炎。
-
2025-04-12 20:40
健康網》孕婦被斷言40歲因出血離世 醫:只說中8成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提到,過去曾有位孕婦向她分享自己曾遇過一名「鐵板神算」,曾斷言她在40歲會因大出血過世。不過這位算命仙只對了8成,這位媽媽也許積極行善,改變自己的命運。」施景中在臉書談到,她以前與一位師父算過命,被斷定她40多歲會死於大出血,還有肚子會爛掉。施景中表示,那段時間產
-
2025-04-12 20:17
健康網》男生尿完為何會抖一下? 醫揭2原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為什麼男生尿尿完會抖一下?原來不是「怪」,是身體的自然反應!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在臉書專頁「解鳥室《解決你的鳥事》- 泌尿科陳忠佐醫師」發文指出,尿完的一瞬間,突然一陣「抖抖」襲來時別擔心,這不代表感冒了,也不是靈異現象,而是「尿顫」的自然反應!是自律神經切換時的肌肉顫抖和失溫反應啟動所
-
2025-04-12 06:31
健康網》6旬男為治痛風只吃肉 尿液竟成「結石溫床」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年來社群平台興起,人們接觸資訊的管道變多,不過正確度有待查證。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分享《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JCN)的一篇案例報告,本身有腎結石病史與痛風的61歲男性,結石病情穩定,但在他67歲時,因痛風發作,聽從初級照護醫師建議看YouTube影片,嘗試「肉食性飲食」6個月,雖然
-
2025-04-12 05:30
輕熟女2年5度腎結石 副甲狀腺亢進惹禍
1名40歲婦人2年內5度腎結石,雙側腎臟塞滿小石頭,宛如「滿天星」,痛到得接受碎石手術,苦不堪言,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是罹患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體內代謝鈣質的機能失控,才會導致雙腎沉積大量結石,在切除副甲狀腺後,終於擺脫反覆腎結石的痛苦。部立台中醫院泌尿科主任朱朗軒指出,腎結石的常見原因是家族遺傳、代謝疾
-
2025-04-11 21:48
健康網》股市波動焦慮到夜尿? 醫教「睡前儀式」助緩解
羅碧/核稿編輯美國總統川普投下關稅震撼彈。泌尿科醫師侯鎮邦分享,不少人因股市震盪失眠、焦慮,甚至出現夜尿症狀。治療上除了藥物如抗膽鹼劑或去氨加壓素,更建議平時做好「睡前儀式」,即避免睡前2小時飲水、練習腹式呼吸減少焦慮;高齡族群則不要喝太多水,不但無助排毒,還可能導致夜尿、增加心臟負擔。
-
2025-04-11 20:08
健康網》「好朋友」拜訪超難受! 食藥署教2大止痛藥這樣選
羅碧/核稿編輯經痛是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常見的不適,有些嚴重的經痛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了解經痛的原因及不同止痛藥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選擇合適的藥物來緩解疼痛。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表示,臨床上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兩大類。原發性經痛與子宮內膜的正常生理變化有關,通常從青春期開始反覆出現,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