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5 17:15

    主動脈瓣膜狹窄置換術 精準全麻加4D心臟超音波降風險

    71歲江先生患有冠心病與心臟瓣膜問題,8年前曾做過冠狀動脈繞道與放支架手術。最近又覺得走路會喘、症狀加劇,就醫檢查仍有冠心病與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併發心衰竭與肺水腫住進加護病房,醫師建議更換人工瓣膜。他到奇美醫院接受部分自費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TAVI)手術,並做全身精準麻醉,僅花50分鐘完成,

  • 2025-04-15 12:56

    健康網》境外PM10襲台 胸腔醫:外出戴口罩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沙塵暴襲台影響持續,環境部今(15)日在空氣品質監測網提醒,戶外空氣品質不佳,金門地區所有族群應減少在戶外活動,西半部、宜蘭地區、馬公、馬祖地區等地之敏感族群,應減少在戶外劇烈活動。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這一波境外移入空氣污染,主要污染物是PM10,而不是PM2

  • 2025-04-15 09:28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首頒「護心獎」 北榮獲團隊獎

    為表彰臨床端在心肌梗塞照護領域的卓越貢獻,台灣心肌梗塞學會(TAMIS)今(2025)年首度設立「護心獎」,分為團隊獎與個人獎兩大類別,13日公開表揚,團隊獎由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肌梗塞團隊獲得,個人獎得主則是雙和醫院個案管理師江婉婷。TAMIS護理委員會主委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教學部醫事副主任郭淑柳

  • 2025-04-14 19:25

    健康網》本土女星自揭肺纖維化 醫籲自體免疫患者做「這檢查」救命

    羅碧/核稿編輯56歲本土女星馬妞去年曾公開分享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多種自體免疫疾病,嚴重影響其生活與工作,並自揭檢查後才發現肺部已纖維化;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是併發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倘若急性惡化導致肺功能急遽下降,恐有致命風險,也是自體免疫族

  • 2025-04-14 15:09

    冠狀動脈嚴重鈣化 氣球震波碎石打通血管

    78歲林姓老翁長期洗腎,近月反覆出現胸悶、胸痛,做心導管檢查發現左前降支血管有重度鈣化阻塞,先後嘗試高壓氣球、刀片氣球與鑽石旋磨術都無法擴張血管,最終由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政翰評估後,患者自費使用冠狀動脈氣球震波碎石術處置,手術不到1小時順利完成,術後血流恢復正常,隔天就出院返家。

  • 2025-04-14 14:10

    吃出肺癌? 研究驚揭飲食與「肺腺癌」意外關聯

    提到肺癌,多數人聯想到的是吸菸或空污等危險因子,但最新研究發現,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與體內儲存的糖分子「肝醣」(glycogen)可能影響肺癌風險,為預防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據《ScienceAlert》報導,研究團隊分析人類肺部組織樣本,發現「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中肝醣

  • 2025-04-14 13:06

    分析20年百萬筆病例! 國衛院找到「中風」氣溫警戒值

    忽冷忽熱增加中風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分析20年、超過110萬例中風病例發現,日最高氣溫大於35度,或是2日內氣溫驟升6至9度、16度以上,缺血性中風風險上升超過2倍;日最低氣溫小於16度,或是2日內氣溫驟降14度以上,則是出血性中風風險上升超過2倍。

  • 2025-04-14 11:17

    郁方公公半夜呼吸困難驟逝 醫曝5常見原因 小心這些症狀

    相關新聞請見郁方公公土耳其旅遊 半夜呼吸困難驟逝黃宜靜/核稿編輯資深藝人郁方今(14)日上午哀痛在臉書發文說,公公在土耳其旅遊時,半夜突感到呼吸不過來,心臟有點不舒服,之後便再也沒有醒過來。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說明,呼吸困難由多種疾病引起,可分為肺因性、心因性、代謝性、血因性及神經精神性類型,應注意臨

  • 2025-04-14 08:31

    健康網》孩子染RSV怎麼吃?「稀飯加油」緩解喘吁吁

    沈莉馨/核稿編輯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造成嬰幼兒和老年人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對嬰幼兒威脅最為明顯。營養師李婉萍指出,預防RSV病毒首重戴口罩、勤洗手、少接觸。飲食上,則可多吃高維生素C水果如芭樂、維生素A食物如紅蘿蔔、不要只給孩子吃粥,吃稀飯加苦茶油、肉汁拌飯,加點油脂能減緩孩子喘的

  • 2025-04-13 19:55

    健康網》人會斷崖式老化? 研究揭「3關鍵年齡」感受明顯

    沈莉馨/核稿編輯老化是自然的人體反應,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自己感受到老化的經驗。有些人認為35歲之後腦力、體力、還有皮膚狀況都不如以往;也有人說自己是「斷崖式老化」。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引述國外研究指出,人體的老化過程其實較像是走樓梯的漸進式反應,而非溜滑梯的斷崖式現象,尤其在3

  • 2025-04-13 12:11

    肥胖助長乳癌轉移 研究揭「高脂飲食」驚人影響

    肥胖不僅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還可能加速癌細胞擴散至其他器官!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最新研究發現,高脂飲食讓癌細胞利用血小板作為保護盾,躲避免疫系統攻擊,同時改變肺部環境,為轉移鋪路。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5-04-13 09:40

    全球心肌梗塞大會 國際專家:護心首要控三高

    全球心肌梗塞(GAMI)大會12、13日在台北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由台灣心肌梗塞學會(TAMIS)主辦,今年首度聯合Stent Save A Life (SSL)國際心肌梗塞組織舉行,吸引來自亞洲、歐洲、中東等地超過50名國際及500名台灣專家與會,聚焦急性心肌梗塞治療、跨國數據交流及智慧醫

  • 2025-04-13 05:30

    中正攜手台大醫研究 心臟病可能導致大腦認知退化

    中正大學心理系攜手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針對「腦心連結」議題研究,發現不只大腦疾病會造成記憶退化,心臟病也可能導致認知衰退,且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大腦與心臟之間可能藉由自主神經系統調控,而有緊密關聯,目前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生理與行為」(Physiology & Behavior)。

  • 2025-04-11 17:40

    健康網》日諧星山田亮心臟衰竭逝 享年51歲!症狀一次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日本娛樂公司「吉本興業」旗下的藝人山田亮傳出因心臟衰竭過世,享年51歲,由吉本興業發表聲明。吉本興業在昨(10)日於官網宣布,山田亮在8日因心臟衰竭過世,享年51歲。聲明指出,山田亮對表演有強烈意願。而他在2025年初更到家鄉廣島進行巡迴演出。山田亮於1974年出生,在1997年加入

  • 2025-04-11 14:12

    從未體檢!男子壞膽固醇超標2倍 酒後心肌梗塞險喪命

    台中市一名41歲的男子,日前酒後感到胸悶,喘不過氣,緊急到大甲李綜合醫院就醫,研判他急性心肌梗塞,馬上手術置放支架才恢復正常。醫師發現,男子身材標準,但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高達283 mg/dl,超過正常值的2倍卻不知道,以為自己年輕力壯從不健檢,差點送命。

  • 2025-04-11 05:30

    11歲童高燒咳嗽 確診會走路的肺炎

    11歲的許小弟因為發高燒4天、咳嗽等不適,到住家附近的診所看診後仍未好轉,還出現胸悶、活動力及食慾下降等症狀,到大醫院檢查後,因黴漿菌急性抗體呈陽性,確診是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的黴漿菌肺炎而住院治療,施用抗生素後,許小弟逐漸退燒,1週後平安出院。

  • 2025-04-10 17:15

    健康網》蕭萬長抗肺腺癌14年 仍神采奕奕!醫:治療與5招照護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吃對食物抗肺癌 營養師推5大營養素快筆記葉立斌/核稿編輯86歲前副總統蕭萬長在2011年確診肺腺癌第3期,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86歲的前副總統蕭萬長,至今與肺癌和平共處已超過14年,「背後有不少值得借鏡的地方」。蕭萬長不僅積極接受治療,重點是後續自我照顧,皆幫助

  • 2025-04-10 12:49

    慎防「會走路肺炎」!11歲童高燒 醫:肺炎黴漿菌嚴重恐腦炎

    11歲許小弟日前因高燒4天、咳嗽等不適前往地方診所看診。雖然日常生活及上課都沒有受到影響,但症狀不僅沒有好轉,更是出現胸悶、活力及食慾下降等情況,經赴大醫院檢查為社區性肺炎,因黴漿菌急性抗體呈現陽性,懷疑為肺炎黴漿菌感染肺炎,情形嚴重需住院治療,透過黴漿菌抗生素的調整,當晚許小弟即逐漸退燒,一週後平

  • 2025-04-09 14:57

    健康網》年輕人心臟猝死3徵兆! 昏倒、抽搐別輕忽

    黃宜靜/核稿編輯歐洲心臟病學會(ESC)預防心臟病學2025年會上發表的研究指出,識別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的常見前兆跡象,可能有助於預防過早死亡。一項回顧性觀察研究發現,22%的突然心臟死亡案例與SADS有關,而昏厥、抽搐及心電圖異常變化是常見的症狀。

  • 2025-04-09 12:00

    吃對時間護心! 研究:僅白天進食防夜班心血管風險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對心臟健康而言,「何時吃」可能比「何時睡」更為重要。即使作息顛倒,若將飲食限制在白天,有助抵銷輪班工作常見的心血管風險,為夜班族及經常跨時區旅行者提供保護心臟健康的潛在策略。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這項由麻省總醫院布萊根體系(Mass General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