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3-11-29 14:34

    台中校園出現黴漿菌 衛生局:每年都有病例 非中國感染

    台中市長盧秀燕中午在議會接受市議員林昊佑質詢,證實台中校園本週通報兩例學生感染黴漿菌,要求衛生、教育及交通局落實宣導衛教防範,讓師生勤洗手、戴口罩並保持通勤防疫距離;衛生局長曾梓展答詢指出,過去20-30年常有市民感染黴漿菌,非法定傳染病研判沒有從中國入侵問題。

  • 2023-11-29 14:18

    兒童黴漿菌抗生素用量增 食藥署:已大量輸入、加倍生產

    中國爆發黴漿菌等多種呼吸道疾病疫情持續引發關注,衛福部食藥署今(29日)表示,黴漿菌兒童用藥azithromycin懸液用粉劑,用量增加,今年輸入量比去年增1.3倍仍依一度供不應求,不過目前國外原廠藥、國內學名藥都已大量輸入跟加倍生產,可滿足臨床需求,將持續監測供需情形。

  • 2023-11-28 20:17

    黴漿菌學童常見致病菌 羅一鈞:「入侵校園」用詞過頭

    中國黴漿菌等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引發關注,連帶國內有一點風吹草動也會被放大,今日台中市教育局證實,校園「肺炎黴漿菌」通報個案有2例,部分媒體以「黴漿菌入侵校園」形容。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黴漿菌長年一直是校園學童常見的致病菌,且非需要通報的法定傳染病,用「入侵校園」一詞實在過頭。

  • 2023-11-28 17:27

    桃市擴大肺癌篩檢 電鍍廠員工揪出小於1公分肺結節

    桃園市今年3月起推動擴大肺癌篩檢計畫,至今已有逾2萬人申請,桃市府衛生局表示,在篩檢案例中,有逾10年資歷的電鍍廠員工,暴露於鎘、鎳及其他藥水等致癌物質,同時有吸菸習慣,透過篩檢早期發現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藉由自身經歷呼籲有相關職業暴露者,除了戒菸,應及早申請接受免費篩檢。

  • 2023-11-28 17:03

    5旬婦變天就成「酷酷嫂」原來是氣喘作祟

    50歲的李姓婦人在入冬後會咳個不停,且反覆發作,被朋友戲稱「酷酷嫂」,隔年春暖時,才逐漸改善,雖然長期如此,她卻以為只是季節性的小感冒,還笑稱自己症狀一來就知道要變天,比氣象主播預測更精準,後來到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檢查,原來是氣喘作祟。該院胸腔內科醫師余弘斌表示,其實很多民眾不知道自己有氣喘,季節轉

  • 2023-11-28 15:33

    35歲女乳房腫塊增長逾2公分 微創術切除傷口小恢復快

    35歲女子於7年前因摸到乳房腫塊,做超音波檢查,當時醫師建議定期追蹤,多年來腫塊漸變大,今年超音波檢查發現腫塊從原本1公分多長大到逾兩公分,醫師擔心如此變化建議切除,患者憂心傷疤,選擇安可兒微創手術切除,以不到0.5公分傷口切除2公分以上的腫瘤,術後疼痛感低、傷口恢復較快。

  • 2023-11-28 15:23

    7旬翁走路腳痛竟是周邊動脈阻塞 醫提醒3徵兆要注意

    台中75歲林姓老翁,因最近氣溫降低,抱怨出門走沒幾步路就腳痛,日前在家時又因腳抽痛跌倒擦傷,結果傷口潰爛難癒合,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周邊動脈阻塞惹禍,幸好安排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後狀況好轉;醫師建議,長者如發現下肢冰冷、疼痛或膚色蒼白發紫等徵兆,務必儘速就醫以免釀成大禍。

  • 2023-11-28 05:30

    複雜高危險重症插管 「經皮冠狀動脈」治療救命

    60歲的林姓男子有心臟衰竭、慢性腎衰竭和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史,日前因呼吸衰竭及新冠肺炎重症送急診插管,被診斷為複雜性和高危險性病患,因在加護病房住院期間診斷肺水腫以及肋膜積水,心臟酵素也偏高,經建議執行心導管手術,以經皮冠狀動脈治療打通他的右冠狀動脈,讓水腫和感染都好轉,順利脫離呼吸器出院,後續門診

  • 2023-11-27 20:08

    健康網》產後暴瘦、持續心悸 醫一查竟是甲狀腺發炎!

    一名27歲媽媽,腹中寶寶已出生3個月,卻發現自己仍舊持續有心悸問題,加上朋友覺得她人暴瘦,又變得很容易流汗,至宇平診所檢查發現,她的甲狀腺指數上升,有甲狀腺發炎的問題。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提醒,產後心悸應會減輕,若無或是伴隨其他症狀,孕婦產後身體變化大,需特別留意是否有其他疾病,及早就醫。

  • 2023-11-27 18:34

    健康網》中、韓爆發黴漿菌肺炎 醫示警:恐嚴重罕見病例增

    中國黴漿菌肺炎疫情嚴重,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直言,不只中國,就連丹麥、瑞典發生率也上升,韓國每週更出現100例新病例,其中80%住院患者年齡在1-12歲間。他也提醒,這種病原體再次出現,恐致嚴重疾病的罕見病例增加,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會引起大規模感染浪潮。

  • 2023-11-27 16:30

    健康網》易疲勞?恐是心臟衰竭找上門 中醫:「這」藥可治!

    對於經常感到疲勞,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表示,要注意心臟功能性是否產生異常,可能為慢性心臟衰竭,除了在年長者身上常見,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年紀輕輕就心衰的大有人在。因全身灌注不足以滿足身體的代謝需求,導致心輸出量降低,在中醫領域中可用「芪藶強心」治療,內涵「諸藥之長」黃耆,護心效果極佳。

  • 2023-11-26 12:20

    健康網》兒童白肺再揚起? 醫:未做1件事病毒恐找上門

    中國近來爆發多種呼吸道疾病疫情,各地醫院人滿為患,不少兒童感染後出現「白肺」現象。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表示,目前孩童大量感染「支原體肺炎」仍然不太清楚,但有專家普遍認為,如果在秋冬季節,沒有替孩童做好流行性病毒(流感和武肺病毒)的疫苗接種,可能在未來90天內,快速受到病毒侵襲,所以仍呼籲,接種流感疫苗

  • 2023-11-26 11:27

    健康網》中國呼吸道疾病大爆發 醫列3擔憂:不排除為全新病原體

    近來中國爆發多種呼吸道疾病疫情,據外媒於北京觀察,醫院及兒童醫療機構人滿為患,兒童感染「支原體肺炎」(黴漿菌肺炎)病例更是急劇攀升。對此,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就表示,因資訊不透明,至今仍搞不清楚是全新的病原體?還是舊有病原體大流行?或舊有病原體發生變異?需要密切觀察後續的發展。

  • 2023-11-26 05:30

    吞嚥困難易嗆咳 當心吸入性肺炎

    74歲林奶奶有高血壓及中風過去病史,家屬說,奶奶吃飯常會發生嗆咳情形,這次因發燒、呼吸急促、低血氧,送至急診診療。她持續性發燒,咳嗽有黃痰、胸部X光呈現右下肺葉浸潤,理學檢查診斷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療。吞嚥困難不僅會影響進食功能,稍不謹慎,容易造成吸入現象,當發生嗆咳或吸入時,這些細菌就會隨著嗆咳物進入

  • 2023-11-25 10:05

    健康網》高燒過5天、眼睛紅、黃眼屎 醫:恐「燒久姬」惹的禍!

    持續高燒超過5天、眼睛紅、黃眼屎、喉嚨痛,小心是腺病毒感染。卓越皮膚科兒科聯合診所院長顏俊宇指出,最近診間不少孩童:高燒快7天,咳嗽痰、鼻涕、鼻塞、喉嚨痛、眼睛紅癢,甚有大量黃眼屎,檢查結果為「燒久姬」腺病毒快篩陽性。顏俊宇在臉書專頁「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發文表示,腺病毒快60種

  • 2023-11-25 05:30

    胸悶「心跳每分鐘剩50下」56歲男「急性心肌梗塞」

    56歲陳姓男子爬山時,發現喘不過氣;日前在家也覺得胸口悶痛、爬一層樓梯就氣喘吁吁,經前往烏日林新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就醫,查出右冠狀動脈阻塞,心跳每分鐘僅剩50下,緊急安排手術,置放心導管支架,才逐漸恢復健康。陳先生常在假日健行踏青,由於家族多人罹患心肌梗塞相關疾病,每年固定健檢數據正常。不過,今年入秋

  • 2023-11-25 05:30

    心跳停止50分鐘 搶命16天恢復意識

    74歲的彰化縣田尾鄉民代表邱德城日前在田間昏倒,被送醫搶救和手術,因他曾心跳停止50分鐘,原本病情不太樂觀,但接受低溫療法治療後恢復意識,前天轉入一般病房。邱德城的兒子告訴醫護人員,他的爸爸發病前一晚出現胸悶和頭暈,但不願就醫,發病當天再度胸悶和胸痛,仍堅持「沒事,休息一下就好」,像往常一樣下田種植

  • 2023-11-24 21:37

    健康網》心梗頻傳!生死一瞬掐這裡 中醫授「急救」2大穴

    全台氣溫驟降,除需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須提高警覺,因為心肌梗塞發作時,生死只在一線間,育群中醫診所院長林名育提醒,碰到緊急狀況,熟記急救二大穴「人中」及「湧泉穴」,或許能幫上忙、保你一命。日常也能多按摩頭頂的百會,手上的合谷,手腕的內關,腳的足三里等穴位自我保健,或喝桂圓紅棗茶、薑母茶來保

  • 2023-11-24 20:18

    健康網》「健身公寓」沒在鬧! 研究:日爬5層樓降2成心血管風險

    看售屋、租屋廣告時,常會看到讓人會心一笑的「健身公寓」(一般泛指地上4-5樓沒有電梯的公寓)。對此,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分享,英國最新研究指出:「爬樓梯可以降低心血管風險」,事實上爬樓梯對於身體健康真的是有幫助的。李炎諭在臉書專頁「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發文分享,最新針對英國成年人的大型前

  • 2023-11-24 18:05

    健康網》「肺」屬嬌臟怕冷又怕熱! 中醫分享1穴道、5食物多吃

    「肺屬嬌臟」怕冷又怕熱的「肺部」,在秋冬時節,容易受到病毒、細菌等外源物侵犯。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分享,關於此類辯證分型可分3種,如肺氣虛、肺脾氣虛、肺腎氣虛;可透過按壓太淵穴改善,少吃高糖、太過寒性、奶類食物;多吃溫平補氣食物,如胡蘿蔔、蘋果、花椰菜、燕麥、芥菜,來呵護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