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丹娜絲颱風過後 類鼻疽增6例確診、2人不治

2025/07/23 05:30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提醒,類鼻疽桿菌可能是透過接觸或吸入、食入造成感染。(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提醒,類鼻疽桿菌可能是透過接觸或吸入、食入造成感染。(疾管署提供)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丹娜絲颱風離去,類鼻疽疫情升溫。疾管署昨公布新增6例本土類鼻疽,均發生在高雄市,5男1女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其中2例死亡;今年累計27例本土類鼻疽,也創下歷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新增6例本土類鼻疽因發燒、畏寒、咳嗽及呼吸喘等就醫,多數具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肝病等慢性病史,其中2例有污水污泥接觸史;目前2例併發肺炎及敗血症死亡,其餘4例住院治療中。

今年累計27例 創同期新高

死亡個案分別為50多歲男性,有慢性肝病、胃潰瘍病史,也有污水污泥接觸史,出現發燒、血便就醫,發病第5天死亡;90多歲男性有高血壓病史,發燒、咳嗽、呼吸喘而求診,發病隔天死亡。

郭宏偉指出,今年累計27例本土類鼻疽為歷年同期最高,65歲以上占66.7%為大宗,居住地以高雄市22例最多,其次為台中市4例、屏東縣1例,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共6例,其中2例死亡。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丹娜絲颱風帶來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造成傳播,透過接觸或吸入性感染,在颱風後1個月內個案增加。

至於今年累計27例,羅一鈞研判,應與去年下半年4颱接連襲台,造成潛伏期較長的病例於今年初陸續發病有關。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也提醒,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今年首例中國移入登革熱

另外,疾管署昨公布近期出現今年首例中國移入登革熱,為北部30多歲女性,6月底至7月初至廣州旅遊,曾於當地動物園被蚊子叮咬,返台第5天發燒,因持續發燒,並出現紅疹至急診,進行登革熱快篩陽性,通報檢驗確診登革熱第1型。

廣東登革熱、屈公病升溫

郭宏偉指出,中國登革熱疫情上升,6月225例高於5月的126例,也高於去年6月同期的130例,預期8至10月達高峰,其中廣東省最新單週報告62例,呈現上升趨勢。同時廣東省佛山市7月8日也爆發屈公病疫情,已累計逾1800例,因此疾管署昨起提升中國廣東省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1級「注意」,提醒遵守當地的一般預防措施。另外,上週新增登革熱境外移入12例創下今年單週最高,均來自東南亞。

▲颱風帶來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造成傳播;示意圖。(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颱風帶來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造成傳播;示意圖。(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