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3 11:02
健康網》孕媽咪快筆記!懷孕飲食全指南一次看
黃宜靜/核稿編輯懷孕期間的飲食選擇,不僅影響胎兒的當前發展,還可能左右孩子未來的健康狀況。板橋菡生婦幼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分享醫學期刊《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所整理出孕期所需要的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鐵、碘、鈣、
-
2025-03-19 07:31
健康網》菠菜顧眼、護骨、解便秘 醫推3種吃法營養加分
羅碧/核稿編輯菠菜是卡通人物「大力水手」的最愛,婦產科醫師說,它也是孕媽咪在懷孕期的超級蔬菜,包括:富含「葉酸」助好孕、「鐵質」強健體質、「葉黃素」顧眼睛、「鈣質」護骨骼,還有豐富「纖維」解便秘,無論煮湯、燙青菜或是搭配番茄、檸檬汁,或炒蛋等吃法,都能讓營養加分。
-
2025-03-18 14:19
健康網》腎友降磷要補鈣! 碳酸鈣、醋酸鈣特色一次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鈣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對於慢性腎臟病(CKD)病人而言,還有一項關鍵功能:幫助吸附食物中的磷,也就是作為磷結合劑。常見的磷結合劑包括碳酸鈣與醋酸鈣,兩者各有特色,應根據個人情況選擇適合的種類。
-
2025-03-16 07:30
健康網》拒絕情緒低落 6營養素找回好心情
葉立斌/核稿編輯渾身不對勁,去檢查卻又沒問題,有可能就是自律神經失調,易出現心悸、焦慮、緊張等問題,營養師高敏敏與藥師凱鈞在臉書指出,想要預防自律神經失調、控制情緒可以補充鈣、鎂、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群、色胺酸、維生素D。控制情緒營養素
-
2025-03-13 20:08
健康網》年過40「身體年齡」示警 醫揭掌握4件事延緩老化
羅碧/核稿編輯很多人以為,衰老是50歲以後才需要擔心的事,但美兆診所婦產科醫師蔡美莉提醒,根據醫學研究與健檢數據顯示,40歲就是健康的分水嶺!女性進入40歲後,新陳代謝率開始下降,並伴隨雌激素減少,荷爾蒙失衡,影響範圍涵蓋骨骼、心血管、皮膚彈性,甚至情緒穩定,因此,應從40歲開始關注身體變化,透過營
-
2025-03-09 13:56
健康網》退化性關節炎好困擾 修復軟骨營養素一次看
黃宜靜/核稿編輯退化性關節炎就像是一台「潤滑不良的機器」,軟骨是關節的潤滑劑,一旦磨損就容易出現卡住或生鏽(疼痛與僵硬);對此,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建議,補充膠原蛋白、葡萄糖胺、軟骨素、Omega-3脂肪酸、維生素D與鈣,可以保護、修復軟骨,減輕退化性關節炎症狀。
-
2024-12-22 14:17
健康網》寶寶長乳牙怎麼吃? 3大營養素不可少
黃宜靜/核稿編輯寶寶大概在6個月左右開始萌「牙」,這也是剛開始接觸副食品的階段,要幫寶寶準備什麼才能助乳牙一臂之力呢?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指出,萌牙期要攝取鈣、蛋白質、維生素C、K、D,此外還要注意避免接觸甜食,因為糖分過多會促進口腔內細菌生長,當口腔呈酸性就易導致牙齒脫鈣。
-
2024-12-13 17:41
健康網》天冷控血壓有撇步 醫推「211得舒飲食」還可減重
羅碧/核稿編輯研究顯示,當溫度從20°C下降到10°C時,部分患者的血壓可升高5-10毫米汞柱,冬天較低的氣溫會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建議,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遵醫囑服藥控制外,結合得舒飲食(DASH)與211餐盤(50%蔬菜、25%蛋白質、25%原型澱粉)的「211得
-
2024-12-07 09:39
健康網》「防骨鬆」不能單靠牛奶!食藥署曝「其他3招」
葉立斌/核稿編輯年紀大了擔心骨質疏鬆,每天喝牛奶有效嗎?食藥署於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每天喝牛奶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但不能單靠這一項!要維持骨骼的健康,還需要補充維生素D、進行適度運動,以及保持均衡的飲食。另外,對於乳糖不耐症的族群,可以選擇無乳糖的牛奶,或其他鈣含量豐富的食物。
-
2024-12-05 05:30
《健康充電站》防治骨鬆講座
台大醫院12月13日下午2時至4時在該院西址一東1樓第7講堂(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號)舉辦防治骨質疏鬆講座,分別由骨科部主治醫師陳一鑫主講「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治療」、營養室營養師葉宜玲主講「預防骨鬆營養『鈣』念」。洽詢電話:(02)2356-2114(自由入座,不用報名)。
-
2024-12-03 08:30
健康網》寒冬喝海帶湯暖心美味 還為健康加「碘鈣」!
黃宜靜/核稿編輯天氣變冷,此時喝熱湯暖暖身再幸福不過。國民健康署指出,海帶湯是常見湯品,食材準備、烹調都很簡單,只需要乾燥海帶,簡單調味後就能品嘗到自然風味。海帶湯不僅含膳食纖維,也含有豐富的碘能保養甲狀腺,且鈣質含量接近乳品,但特別提醒,腎功能不佳、有甲狀腺疾病等患者需要注意攝取量。
-
2024-11-15 09:38
健康網》燕麥奶「加油」變胖、血糖飆! 營養師教3招安心喝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幾年燕麥奶成為許多人的新寵兒,不少人習慣加價將牛奶升級為燕麥奶;對此,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燕麥奶並不能取代牛奶,因燕麥奶易使血糖飆,且其屬澱粉,喝多容易營養不均,更何況其會添加油,反而讓人容易變胖。若要喝燕麥奶時,建議搭配蛋白質、鈣,並謹記澱粉代換原則,均衡營養更健康!
-
2024-11-12 20:15
健康網》「鎂」有4大功能 5類食物可補充:腰果上榜
羅碧/核稿編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為失眠、淺眠所苦,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根據研究,鎂的攝取不足可能導致失眠或睡眠品質下降,鎂有4大功能,可以放鬆神經系統、調節荷爾蒙、緩解壓力與焦慮,以及防抽筋與肌肉痙攣,建議可以從深綠色蔬菜、堅果類、海鮮類、全穀類及黑巧克力補充。
-
2024-10-26 18:31
健康網》鈣鐵更勝菠菜 「莧菜豆腐魚羹湯」1招勾芡免太白粉
葉立斌/核稿編輯健康意識抬頭,如今做菜不僅講究美味,還要求天然健康。營養師吳映澄分享料理「莧菜豆腐魚羹湯」做法,低熱量且莧菜本身鈣、鐵含量比菠菜高,對牙齒和骨骼生長有很好的幫助,適合老人、小孩和貧血患者。她也提到,在做這道料理時,可以將「秋葵」弄碎,之後再放進冰箱冷藏,就有良好黏性,可拿來代替太白粉
-
2024-10-24 20:38
健康網》半夜抽筋不舒服! 營養師教「4+4」招預防
羅碧/核稿編輯半夜睡到一半抽筋不只小腿不舒服,連心情都會跟著不好,要怎麼預防?好食課營養師Lexie張宜臻教「4+4招」,包括:飲食補充鈣、鎂、鉀、維生素D,調節、放鬆肌肉,預防抽筋,此外,日常應減少飲酒、多喝水、睡前做伸展運動,以及做好保暖措施,遠離抽筋。
-
2024-10-07 09:33
健康網》發泡錠適量喝! 食藥署:過量恐腎結石
沈莉馨/核稿編輯針對許多人愛喝的發泡錠補充劑,食藥署在其臉書粉絲專頁「食用玩家-食藥署」上發文提醒,雖然看著發泡錠在水中滋滋冒泡,然後咕嚕咕嚕喝下確實療癒,但仍需注意適量飲用,避免過量攝取礦物質,進而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食藥署指出,發泡錠可能含有大量鈣、磷等礦物質,這些成分若攝取過量,且未被身體充
-
2024-09-30 11:58
健康網》2歲童吃高蛋白粉腎結石! 營養師揭:「它」太多
相關新聞請見2歲童高燒腹痛竟因腎結石 恐是「營養品」惹禍黃宜靜/核稿編輯不少成年人因為經常外食、營養不均衡,會額外補充高蛋白粉,但不是每個年紀都適合補充喔!營養師李婉萍分享了1個例子,先前有名2歲兒童因為吃了「低脂高蛋白粉」,導致右腎出現1顆「1公分大的結石」,甚至併發敗血症。她指出,很多高蛋白保健
-
2024-09-28 17:48
健康網》腎病婦亂進補病情惡化 龜鹿二仙膠4種人不宜
沈莉馨/核稿編輯平時很養生的阿姨,飲食低油低鹽,水分也有喝足;最近腎功能卻雪崩式退化。原來是前陣子聽朋友「呷好逗相報」,吃了一個月的中藥龜鹿二仙膠,覺得精神體力都變好,但定期追蹤時卻發現腎功能惡化,直接從腎病第2期退化到第3期;直到醫師囑咐停用,腎功能才恢復。醫師王婷翊則指出,三高慢性病患者、孕婦、
-
2024-09-26 18:09
健康網》盒裝「嫩豆腐」可開封即食! 1族群不建議生冷吃
葉立斌/核稿編輯豆腐是健康營養的食材,因此許多市售嫩豆腐商品成了家中開火必備食材,但它能否直接食用?營養師張珮蓁表示,這類嫩豆腐商品「已經是熟食了」,開封後就能直接食用。不過特別提醒,豆腐富含蛋白質,腸胃功能較弱者,不建議生冷食用,以免造成腸胃不適。
-
2024-09-18 17:57
健康網》酸櫻桃汁治失眠? 醫:有高血鉀風險要謹「腎」
沈莉馨/核稿編輯中年大叔因為健康檢查發現腎功能變差,到台南新樓醫院腎臟科門診評估。醫師王婷翊一問下得知,患者為了改善失眠,有在飲用酸櫻桃汁。她指出,有不少研究都在討論櫻桃汁改善失眠效果,但實際上目前沒有哪一種非藥物的治療特別有效,若沒有害處,是可以多方嘗試,但櫻桃含鉀量高,有高血鉀風險的腎友需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