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8 19:19
健康網》糖友不能吃水果? 營養師點名「5食物」害血糖飆
黃宜靜/核稿編輯常聽到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之說法;對此,營養師薛曉晶解答,糖尿病並不是不能吃水果,而是要選對,舉例來說,若是選擇高GI(升糖指數)水果,如芒果、西瓜、香蕉、葡萄、鳳梨等,易使血糖飆升,建議適量吃;再者,果汁、果乾,因去除了纖維,更容易快速吸收,導致血糖失控,因此不建議作為糖友日常飲品
-
2025-05-17 08:30
健康網》果皮富酚酸別丟! 研究曝「5好處」逆轉代謝症候群
葉立斌/核稿編輯吃水果時,總會把果皮、果梗丟掉,殊不知這些部分最營養!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研究指出,蘋果皮、葡萄籽、柑橘皮、櫻桃梗等富含酚酸(phenolic acids),能穩血糖、抗發炎、減少脂肪堆積、護血管,甚至能降低自由基傷害,有機會逆轉代謝症候群,下次可試著將果皮打入果昔、曬乾
-
2025-05-15 12:38
餐後快走15分鐘即刻見效 專家:數十年健康保護
葉立斌/核稿編輯養成並維持健身習慣的關鍵在於找到能持之以恆的健康方法。對於多數人而言,一項省時又不費力的15分鐘訣竅便能輕鬆達標,那就是「餐後活動」。美國阿拉巴馬大學運動科學助理教授、步態研究專家艾阿吉亞爾博士(Dr. Elroy Aguiar)建議,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就是餐後進行中等強度的快走。
-
2025-05-13 08:29
健康網》香蕉護腸穩血壓! 學者點「3族群」注意食用量
黃宜靜/核稿編輯營養又好吃的香蕉,是許多人喜愛的水果,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分享,香蕉富含營養,有助於腸道健康、穩血壓又能提升心情,可謂好處多多。不過,由於香蕉富含鉀,因此腎臟功能不佳者少吃;此外,糖友應控制份量、對香蕉過敏者應避免,以免傷身。
-
2025-05-12 20:51
健康網》不只是血糖過高 罹糖尿病恐「被偷走」6-16年壽命
羅碧/核稿編輯糖尿病不只是血糖過高的問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提醒,長期高血糖會對全身血管造成嚴重影響,根據統計,假如現在確診糖尿病,會減少6年壽命;假如是糖尿病加上心血管疾病,會減少12年壽命;假如糖尿病造成腎臟病變,會減少16年壽命,別以為糖尿病不痛不癢,其實,糖尿病是萬惡的源頭
-
2025-05-06 11:21
健康網》跑步當作血糖藥? 醫:養出肌力才能遠離糖尿病
紀麗君/核稿編輯常聽吃完東西散散步可減緩血糖上升,是否只要這樣做,就可遠離糖尿病威脅?對此,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發文指出,慢跑和走路像是急性穩定血糖的藥物,短時間內的確很有效,但若肌肉量沒有同時增加,身體沒地方儲存葡萄糖,很容易發生沒運動就血糖飆高,反而造成血糖波動大的問題。
-
2025-05-06 10:34
健康網》控制血糖更聰明! 學者:GI、GL值要一起看
紀麗君/核稿編輯面對現代人愈來愈重視的血糖管理問題,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發文,深入解析「GI值(升糖指數)」與「GL值(升糖負荷)」的差異與應用,提醒民眾別再只看一項數據就以為萬無一失,真正有效控糖應該GI、GL一起看,才能兼顧飲食質與量,維持穩定血糖。
-
2025-05-05 16:22
健康網》糖尿病5大症狀! 視力模糊、疲勞、皮膚癢都中
黃宜靜/核稿編輯糖尿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列,除了測血糖外,還能透過哪些徵兆及早發現?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周建安在臉書專頁「初日診所」與Youtube頻道發影片指出,第2型糖尿病常見5症狀包括:頻尿與口渴、疲勞、皮膚變黑或搔癢、視力模糊,甚至是傷口不易癒合都要特別注意,尤其第2型糖尿病風
-
2025-05-05 10:59
部澎菊島糖友家族講習 帶領病友對抗「國病」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10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5名,每6秒就有1人死亡,糖尿病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醫療負擔相當龐大,同時也影響糖友日常工作及生活品質。為了提供糖友對疾病的認知,協助糖友建立互助網絡,澎湖醫院於舉辦「菊島糖友家族講習」。
-
2025-05-04 12:26
健康網》「這款」代糖較安全 專家:不升血糖、腸胃敏感友善
黃宜靜/核稿編輯代糖百百款,近年認為羅漢果糖(Monk Fruit Sweetener)是天然又健康的選擇之一;對此,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吳映蓉彙整多項研究指出,羅漢果糖具5特點包含:不刺激血糖、可能具正向調節菌向、穩定耐熱及具GRAS認證;此外,因其幾乎不發酵、不產氣,對腸胃敏感族群較友善。不過,並
-
2025-05-02 08:31
健康網》空腹喝咖啡傷身? 營養師給「3層面」評估解答
葉立斌/核稿編輯早上醒來就想來杯咖啡醒醒腦,但又怕空腹喝會傷身?營養師張宜婷說明,空腹情況下,飲用咖啡可能會對消化道、血糖及荷爾蒙產生影響,因此若為腸胃敏感、血糖異常或喝完咖啡容易心悸者,應避免空腹飲用。除此之外,其實只要喝完出現不適者,就建議換一下飲用時間,或是搭配食物,聰明喝咖啡。
-
2025-05-01 06:30
健康網》中年男早餐天天吃「1物」 血糖、體重飆險患糖尿病
葉立斌/核稿編輯1名45歲男子,3年來早餐天天吃麵包,從簡單的吐司到甜麵包、肉鬆麵包樣樣不拒。長期下來,體重增10公斤,更在健檢中發現糖尿病指標異常。醫師建議調整飲食習慣,並將早餐改為無糖豆漿加水煮蛋,偶爾搭配1小顆雜糧饅頭,取代過度精製的麵包,且每天超慢跑50分鐘,3個月後,成功減重5公斤,血糖也
-
2025-04-29 18:24
健康網》45歲前還來得及! 生命8要素決定未來心血管健康
沈莉馨/核稿編輯與其等到老了再來養生、補充營養保健食品,不如從年輕的時候,就在日常生活中打好基礎,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 」發文分享,美國一項長達35年的大型追蹤研究發現,只要18-45歲這段時間,所累積的健康分數越高,到了中年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比如心肌梗
-
2025-04-28 14:31
東石國中社團在賣場推減醣飲食 培養正確飲食觀
為推廣健康飲食觀念與實踐健康生活教育,嘉義縣東石國中健康好漾社社團與在地賣場、大學進行「減卡×減醣」行動,師生實際體驗計算運動與熱量的關聯,協助賣場行銷減醣麵包,介紹減醣飲食優點,營造良好的飲食文化。東石國中校長林子欽、學務主任林巧、衛生組長鄭菀勻帶領健康好漾社學生,與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團隊師長及朴
-
2025-04-24 09:44
空腹吃高糖食物 小心「血糖過山車」害你昏沉又嘴饞!
空腹吃甜點、喝含糖飲料,原本以為是提神補充能量,結果反而越吃越累?初日診所減重專科主治醫師陳威龍指出,這種情況正是「血糖過山車效應」作祟,導致不少人在吃完甜食後不但精神不振,甚至更想繼續吃。陳威龍在「陳威龍醫師|從急診到減重,走過慢病的體能大叔 」發文,表示吃完甜食依舊沒精神,問題出在血糖急降。陳威
-
2025-04-24 05:30
糖友新選擇 CGM科技控糖免扎針
監測血糖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功課,但經常指尖採血不僅麻煩,許多人還怕痛;隨著科技進步,連續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問世,糖尿病患者想監測血糖、並進行飲食控制,已有了更輕鬆的選擇。皮下植入感測器 每幾分鐘記錄1次
-
2025-04-22 10:10
30年糖尿病患者靠這招 1個月後不用再打胰島素
已是30年遺傳性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70歲婦人,服用3種血糖藥再加上打兩針的長效的胰島素,刻意控制血糖,甚至都不吃碳水化合物食物,但是糖化血色素值仍達到10;新陳代謝科醫師檢視婦人的藥單,建議她先不做太大更動,搭配24小時血糖監測、觀察自己在飲食上選擇的數值波動變化差異,沒想到,1個月血糖竟然來到正常
-
2025-04-21 12:35
中醫大新竹附醫免費健檢 4/26關西、5/3新埔登場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配合縣府衛生局今年度整合性預防保健服務計畫,共同辦理成人健康檢查及整合性篩檢活動,4月26日在關西鎮太和宮和5月3日在新埔鎮下寮里下寮社區發展協會登場,免費替社區民眾健康把關。院長陳自諒表示,今年整篩檢查項目包含肝腎功能、飯前血糖、血脂、尿液檢查和大腸癌篩檢,分別由家醫科醫師
-
2025-04-20 21:15
健康網》逾7成糖友過胖! 醫:遠離糖尿病必知5QA
沈莉馨/核稿編輯糖尿病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列,若想遠離糖尿病,便須了解「敵人」!初日診所減重專科主治醫師陳威龍解答5點必知問題,包括:何謂糖尿病、症狀、高危險群、併發症及如何預防,其中針對第2型糖尿病高危險群,他特別點名老年人、肥胖以及遺傳因素,並指出,逾7成糖尿病患者都有肥胖問題,因此應減重、
-
2025-04-17 05:30
清晨血糖突竄高 小心「索莫奇效應」
60歲劉先生患有多年糖尿病,必須早晚固定注射混合型胰島素控制血糖,但日前早餐前的血糖飆高,雖增加晚上胰島素劑量,隔天血糖依舊高,經諮詢新陳代謝科醫師後,懷疑是「索莫奇效應」,建議改為減低晚上胰島素劑量,果然早餐前的血糖恢復正常,糖化血色素也降到正常值,找回控糖信心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