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0 05:30
泡泡尿全身水腫 排糖藥救援
80歲陳姓老翁有多年「三高」疾病,日前因全身水腫就醫,先安排抽血及小便檢查,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合併腎病變症侯群,評估後,給予排糖藥(SGLT2抑制劑)及利尿劑,2週後全身水腫消失,白蛋白尿指數也大幅下降,也遠離洗腎風險。患者自述有糖尿病30年,此外也有多年的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目前打胰島素控制血糖,
-
2025-03-31 11:51
6旬糖友血糖控制不佳 確診糖尿病腎病變
66歲林先生有超過10年的糖尿病病史,控制不甚理想,某次例行健康檢查發現有蛋白尿,經診所建議轉診至衛福部新營醫院腎臟科進一步評估,腎臟內科醫師羅翊中為林先生開立檢查後,確診為糖尿病腎病變,屬慢性腎臟病3a期。因此醫師針對糖尿病、蛋白尿以及慢性腎病進行治療,經妥善治療及生活習慣改變,林先生近1年來病況
-
2025-03-13 13:18
健康網》泡泡尿=腎不好? 看懂腎臟求救訊號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13)日是「世界腎臟日」,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堪稱人體的淨化大師,如果尿尿完發現「馬桶充滿泡泡」,色澤與泡沫細緻度就像生啤酒上的泡泡,可能是腎臟在求救!恆昕泌尿科診所院長陳鈺昕在臉書指出,小便後如果泡泡持續存在5分鐘以上,可能是有蛋白尿或腎臟相關問題,這些狀況會加速腎臟與心血管疾病
-
2025-02-27 10:33
6旬糖友蛋白尿 用「瘦瘦針」數月助控糖
63歲李太太多年來與糖尿病奮戰,儘管積極控制飲食與傳統口服藥,血糖仍波動起伏、不穩定,甚至出現微量蛋白尿,擔心腎功能惡化。成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評估後,讓患者開始用GLP-1受體促效劑(腸泌素)治療。幾個月後血糖控制進步、體重減輕,連蛋白尿指數也下降,李太太告訴醫師,她體力與精神都有改善,生活
-
2025-02-11 14:03
退休警長期疲勞、忽略控糖 糖尿病腎病變上身
65歲退休員警阿成(化名),過去執勤時常有疲倦、飢餓感及小便混濁情形,原以為是三餐不定時與執勤憋尿導致,但退休後疲勞感加重,就醫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且因長年未控制血糖與重度蛋白尿,腎功能衰退為第4期,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經中西醫合併針灸治療半年,症狀改善,腎功能也從第4期進步至第3A期。
-
2025-01-14 10:09
30歲女罹患紅斑性狼瘡引發腎炎蛋白尿 中醫治療恢復
30歲方姓女子患有紅斑性狼瘡,小便出現泡泡,臉與小腿浮腫,到醫院檢查才知腎臟嚴重發炎引發蛋白尿,但治療一直未改善,改求治中醫,腎炎蛋白尿指數已完全恢復正常。中師林襄穎表示,方女經西醫檢查發現24小時蛋白尿高達5000毫克以上(正常值應低於150毫克),隨機蛋白尿也高達137.7毫克(正常值應低於14
-
2024-12-30 19:01
健康網》祖孫三代都罹糖尿病 醫:血糖不控制小心腎病變
沈莉馨/核稿編輯祖孫三代都罹患糖尿病,一同到診所就醫。80幾歲的阿嬤糖尿病多年,目前是慢性腎病第4期,50幾歲的兒子則是控制不佳,開立的藥物一週常只服用3、4次,並已出現蛋白尿;30歲孫女更是不吃藥,飲食也未控制,糖化血色素飆高。讓醫師林軒任提醒如果兒子和孫女,血糖控制不好,再幾年後腎臟功能都會變差
-
2024-11-25 19:36
健康網》「腎」利人生密碼! 營養師解析「54321」
沈莉馨/核稿編輯腎臟就像一台車,如果不好好愛惜照顧,出現警訊不理會,很可能就會提早「進廠維修」。營養師高敏敏於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分享護腎口訣「54321」,也就是5控制,控制體重、蛋白質、鉀離子、血糖、血壓;4不要,不抽菸、不亂吃藥、不熬夜、不憋尿;3飲食,多吃蔬果、補水分、定時定量;2
-
2024-10-24 05:30
大叔突發水腫誤認發福 快速進展型腎絲球腎炎惹禍
50歲王先生發現連續多日下肢水腫,一開始以為是中年發福,決定每晚跑步減肥,但狀況依舊日益惡化,就醫檢查才發現肌酸酐及蛋白尿數值飆高,初步判定為急性腎衰竭,之後確診是「快速進展型腎絲球腎炎」引起,所幸經過5次血漿置換術及給予大量類固醇藥物後,腎功能逐步恢復,水腫迅速消除,總算順利出院。
-
2024-10-21 19:54
「雞生蛋」3字訣看懂腎臟報告! 8危險族群尤注意
慢性腎臟病初期無症狀,容易忽略!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腎基會)營運長吳苡璉表示,可透過抽血、驗尿報告判斷是否罹患慢性腎臟病,腎基會推出「雞生蛋」口訣,透過肌酸酐、腎絲球過濾率、蛋白尿3數值觀察,若持續追蹤3個月異常者,表示患有慢性腎臟病。尤其8大族群更是慢性腎臟病高危險族群,需特別注意!
-
2024-10-20 05:30
改善蛋白尿 延緩腎退化好處多
「林醫師,診所醫師說我的腎指數很差,請我來腎臟科進一步檢查,你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讓我腎功能提高啊?」這是腎臟科門診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上門求助的患者都很怕腎功能惡化至洗腎,通常劈頭就希望我把他們的腎指數拉高。腎功能不只看腎絲球過濾率我們必須先釐清腎功能怎麼看。想知道腎功能,需要抽血跟驗尿來判斷,抽
-
2024-10-12 14:14
高危險群注意! 台灣孕產婦死亡率是日本的4倍
「生得過雞酒香」,但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2019年孕產婦死亡率達到每10萬人有16人死亡,創下23年來新高,雖然2021年降為每10萬人有14人,仍比鄰近的日本高出4倍。醫師提醒,子癲前症是妊娠20週後出現高血壓合併蛋白尿或肝腎等器官功能異常,台灣發生率約3%至5%,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原因之一。
-
2024-09-16 05:30
阿北泡泡尿發現尿蛋白 檢驗驚罹多發性骨髓瘤
69歲鄭先生因發現泡泡尿到腎臟科門診就醫,經尿液分析顯示,他的尿蛋白為陰性反應,但進一步檢驗尿液白蛋白/肌酸酐比值為165ug/mg,顯示有微白蛋白尿(正常值為小於30ug/mg),尿液總蛋白/肌酸酐比值5330.1mg/g則顯示有嚴重尿蛋白(正常值為小於200mg/g)。
-
2024-08-05 18:01
健康網》看懂泡泡尿正常5情形! 讓尿完美重現「水花消失術」
葉立斌/核稿編輯許多人在上廁所時,發現尿尿有泡泡,不免擔心罹患泌尿道疾病。懿安泌尿科診所院長呂謹亨將尿尿有泡泡的情形,比喻成跳水比賽的水花,若屬小便太快或角度錯誤、喝水太少、運動過後,或是蛋白質攝取過多時,出現泡泡尿問題,通常屬正常現象,可先觀察5-10分鐘,如果泡泡自已消失,就不用太過擔心。
-
2024-07-14 21:58
健康網》高溫狂運動當心橫紋肌溶解 尿液變色、痠痛是警訊
劉力仁/核稿編輯炎夏高溫,部分民眾喜歡趁此時到戶外動一動,順便曬曬太陽。不過板橋原力診所復健科醫師王竣平提醒,在高溫下進行高強度運動,會導致身體大量出汗,從而增加患上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主要症狀包括肌肉劇痛、尿液變色、肌紅蛋白尿等。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心臟問題等嚴重後果。
-
2024-07-07 05:30
泡泡尿又水腫 延誤治療恐終身洗腎
陳先生64歲時,因為連續2週食慾下降,小便次數及小便量變少、顏色變深,所以到醫院就醫。身體檢查發現呼吸偏快、臉色蒼白,雙下肢及臉部有輕微水腫,抽血檢驗腎功能指標肌酐酸為7.4mg/dL,血色素只有9.1g/dL;尿液分析顯示有血尿及蛋白尿。後續經檢驗發現病人的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陽性,腎臟切片病理組
-
2024-07-02 05:30
含糖飲料當水喝 淪洗腎度日
38歲男子阿俊(化名)不菸不酒,但愛吃高糖、高油的食物,把含糖飲料當成開水喝,20多歲就驗出偏高的血糖,他不以為意,直到驚覺雙腳水腫、呼吸變喘,就醫檢查發現已經腎衰竭,需要血液透析(洗腎)維持腎臟的功能。血糖值偏高 不以為意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王奕淳指出,台灣每10人中,約有1名糖尿病患者,每7
-
2024-06-25 11:27
健康網》血壓飆到247!他死不吃藥1理由曝 醫:中風不意外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41歲男子因頭痛、頭暈、肩頸僵硬就醫,檢查時不論血壓、心跳「都高到非常扯的地步」,而後男子才坦言自己3年前就得知有高血壓,但隨著症狀改善,加上害怕「吃藥吃一輩子會洗腎」就沒繼續吃藥。不料,近期卻發現血壓持續飆升,且偶爾有麻痺感,嚇得急忙就醫。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一聽傻眼說,「這樣是
-
2024-06-24 12:34
健康網》小便像啤酒泡沫是警訊! 醫教5字訣檢視腎臟病徵兆
葉立斌/核稿編輯發現小便像啤酒泡沫,當心這可能是腎臟求救訊號!對此,醫師提醒,台灣有「洗腎王國」稱號,據統計,國內每8位就有1人罹患腎臟病,因此,平時要得知自己腎臟是否出問題,可利用5字訣「泡、水、高、貧、倦」,也就是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不明疲倦等情況,來自我檢查腎臟病徵兆。
-
2024-06-06 05:30
糖尿病控制差 中西醫合療解洗腎危機
68歲李姓婦人罹患糖尿病20年,定期就醫用藥,卻未忌口,血糖控制不佳,去年8月發現視力模糊,進一步檢查有視網膜病變,腎絲球過濾率也僅剩8分,進入慢性腎臟病第5期,再控制不好,恐3個月就要洗腎,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她也嚴格控制飲食,約半年後,腎功能明顯提升到12分,血糖控制正常,精神、體力都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