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屈公病再增2例 今年病例數已創18年最高

2025/06/24 15:52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最新傳染病疫情趨勢。(記者林惠琴攝)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最新傳染病疫情趨勢。(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及外國籍30多歲女性,感染地均為印尼,今年累計13例屈公病,均為境外移入,是2007年10月列入法定傳染病以來的近18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新增的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中,本國籍30多歲男性為6月上旬至中旬赴印尼旅遊,在返國入境當下,出現發燒、頭痛、倦怠,被機場檢疫站攔檢,登革熱NS1快篩陰性,隔天到診所就醫,診斷為感冒提供口服藥物,但機場檢體送檢結果確定是屈公病,同行接觸者沒有類似症狀。

外國籍30多歲女性於6月中旬入境台灣當下,有發燒症狀,被機場檢疫站攔檢,登革熱NS1快篩陰性,後續持續發燒、頭暈、噁心與冒冷汗,機場檢體送檢結果也確定是屈公病。目前衛生單位已針對相關個案住處完成病媒蚊密度調查及孳生源清除等防治工作。

屈公病的病媒蚊與登革熱相同,由帶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傳播,潛伏期為2至12天,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為病毒血症期,也就是可傳染期。林詠青說明,感染症狀除了發燒外,7成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或關節炎,嚴重個案甚至可持續數個月,其他可能尚有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等。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今年累計13例屈公病,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國家以印尼11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及斯里蘭卡各1例。

疾管署提醒,前往屈公病流行地區的民眾,於當地應做好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液。入境時如自覺可能感染,應主動聯繫機場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