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祖孫三代都罹糖尿病 醫:血糖不控制小心腎病變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祖孫三代都罹患糖尿病,一同到診所就醫。80幾歲的阿嬤糖尿病多年,目前是慢性腎病第4期,50幾歲的兒子則是控制不佳,開立的藥物一週常只服用3、4次,並已出現蛋白尿;30歲孫女更是不吃藥,飲食也未控制,糖化血色素飆高。讓醫師林軒任提醒如果兒子和孫女,血糖控制不好,再幾年後腎臟功能都會變差,最終演變成阿嬤的狀況。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在臉書專頁「引人入腎・林軒任醫師」發文指出,其實類似狀況不僅發生在上述家庭,由於糖尿病的病程緩慢,很多人對糖尿病的病識感相當低,又擔心吃太多血糖藥會傷腎,索性不吃藥,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
腎絲球過濾率數值高「不是回春」
林軒任指出,糖尿病腎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造成的腎臟病,最初會以腎絲球過濾率超標表現。因為一開始腎臟為了把這些糖分全部排掉,開啟超過濾狀態,使得腎絲球過濾率大於130(正常值為100到120),但是超過濾狀態僅能維持3至5年,之後就會出現蛋白尿,接著腎絲球過濾率就會慢慢下降。
也就是說,假設你有糖尿病,做健康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140,這個時候不要誤以為腎臟回春了!因為這已經是早期糖尿病腎病變的警訊,代表腎臟已經開啟超過濾狀態。每個人出現糖尿病腎病變的時間點都不一樣,取決於糖尿病控制程度。有些人糖尿病控制得好,平均血糖100以下,基本上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但當平均血糖超過100,甚至到200、300,就會加速腎臟受損程度。
糖尿病腎病變4警訊
●糖分控制非常差:糖化血色素總是大於7.5,甚至8,因為糖分控制太差,會加重腎臟負擔,腎臟隨時都可能壞掉。
●家族史:假如家族有人得糖尿病,且腎臟也壞掉,就要特別注意自己會不會也是那個族群。
●有蛋白尿:當出現蛋白尿,就代表罹患糖尿病腎病變。
●當發現腎絲球過濾率飆高,而且已經有糖尿病大於3年,此時就是早期的腎臟病。
糖友3招避免腎臟病
●好好控制糖尿病:當糖化血色素越低(小於6,或6.5以下),腎臟病發生的機會就會越低。
●遵照醫囑服用血糖藥。
●低蛋白飲食。
林軒任表示,控糖的確不容易,但只要及早治療用藥,遵從醫囑,都有機會逆轉糖尿病,也會讓未來的生活輕鬆許多。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