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30 10:33

    健康網》換季兒童易感冒 醫揭6大預防關鍵

    葉立斌/核稿編輯每到換季時期,許多家長不免感嘆:「孩子又感冒了!」天氣忽冷忽熱,讓不少孩童出現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甚至發燒的症狀。對此,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其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孩童在季節交替時更容易感冒,主要與免疫系統尚未成熟

  • 2025-04-18 18:32

    健康網》維生素C吃多不等於吸收多 醫:過量恐增腎結石風險

    羅碧/核稿編輯維生素C可以美白抗發炎,但這些維生素C吃進去之後,都會留在我們身體裡嗎?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沈孟暵在臉書專頁「沈孟暵 皮膚醫師」發文指出,不管是吞維生素C錠或吃很多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身體能吸收的量都是固定的,吃太多還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建議正常並均衡的飲食,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 2025-02-06 13:45

    健康網》流感上門應避免做5件事! 中醫:躺平最好

    葉立斌/核稿編輯感染流感時,多數人吃藥休息就能康復,但有的人卻會產生嚴重併發症。該如何趨吉避凶呢?中醫師余雅雯分享得流感時的應對方法,忌勞累過度、泡溫泉、營養不均衡,此時就應該躺平休息,吃好睡好,若想進補增加體力要避免溫熱補藥材,簡單的小米粥及香菇雞湯即可,此外,還要預防共病危機,尤其是三高患者更要

  • 2025-01-13 05:30

    減重不能只控熱量 吃原型食物健康「享瘦」

    減重需要搭配「熱量赤字」,也就每天攝取的熱量應小於每天消耗的熱量,那是不是只要有熱量赤字,吃什麼就不重要了呢?停吃減肥藥後又會復胖最近有1位減重學員,之前為了減重,吃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抑制食慾,創造「熱量赤字」就瘦下來了,但是出現心悸、噁心、嘔吐的症狀,停止吃減肥藥後就又復胖。所以靠吃減肥藥創造「熱量

  • 2024-11-30 07:30

    健康網》早餐吃米食提升學習力! 營養師教做「美味飯糰」

    葉立斌/核稿編輯早餐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農糧署引述日、韓研究指出,早餐若以「米食」為基礎,可提升青少年的學習力,有助於腦部發育。對此,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5分鐘就能完成的早餐「飯糰」,省時又便利,幫助民眾照顧身體健康。現代人生活忙碌,經常三餐不定時、不定量,甚至有1餐沒1餐。國健署表示,

  • 2024-11-17 19:10

    健康網》泡麵不含防腐劑為何能久放? 營養師解密

    沈莉馨/核稿編輯過去,許多人以為泡麵含有大量防腐劑,吃多會變木乃伊,營養師陳怡婷引述食藥署資料指出,泡麵是不能添加防腐劑的,它能長久保存是透過加工、包裝等技術來達成。陳怡婷在臉書粉專「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發文表示,泡麵不健康不是因為添加防腐劑,而是它大部分是屬於「高飽和脂肪酸」、「高鈉」

  • 2024-10-28 09:31

    健康網》「膏粱厚味」負擔大! 中醫推素食3好物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年來養生風氣盛行,許多人選擇茹素,但您知道該怎麼吃素,才能更加健康嗎?中醫師邱伯恩分享《黃帝內經》概念指出,適量吃蔬菜類、水果及堅果類、五穀類,有益身體健康,如南瓜籽、花生、藜麥等。邱伯恩在臉書專頁「中醫好邱-邱伯恩醫師」發影片表示,《黃帝內經》中提到很多「養生」的概念,也有寫到關

  • 2024-10-20 05:30

    貧血產後暈上加暈 中醫月子方解套

    32歲的游小姐因為第1胎的產程比較久,加上失血量稍多,讓原本就貧血的她,產後頭幾天就開始頭暈,有幾次從床上起身時還差點跌倒,特別是哺餵寶貝的時候,頭暈會變得更加難受,而母乳量也比預期少很多,讓她感到非常沮喪…。貧血加上分娩虛損 造成「鬱冒」

  • 2024-10-18 21:02

    金鐘59》任容萱瘦身有成走紅毯 醫揭對抗「脂肪囤積」4秘訣

    羅碧/核稿編輯第59屆節目類金鐘獎今天頒獎,任容萱以 《山裡來了熊孩子》入圍第59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並以一襲黑色合身高訂開岔禮服現身紅毯,展現好身材,這也是她尋求減重專家協助,教她透過調整飲食順序、吃對食物、適當重訓及點滴療法,對抗下半身脂肪囤積。

  • 2024-10-12 12:00

    健康網》5招避免農藥吃下肚! 專家曝「流水沖洗」最有效

    葉立斌/核稿編輯想要避免買到農藥殘留不合格的農產品,以降低攝入農藥的風險,應該怎麼做?教授顏瑞泓表示,選購具有驗證標章的產品,並儘量選擇當季蔬果;或選擇可信任的商家,並經常更換購買來源。另外,有些人會使用小蘇打和醋,或浸泡鹽水等方式,洗掉蔬果上的農藥;但其實去除農藥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流水沖洗。

  • 2024-10-06 15:01

    健康網》食物「1份」怎麼算? 1圖秒懂6大類!

    沈莉馨/核稿編輯在飲食建議、諮詢中,常聽到「1份」之量詞,究竟1份到底是多少?營養師高敏敏表示,1份全穀雜糧類約為1/4碗、1份豆魚肉蛋類約為3根手指大小厚度、1份鮮奶約為240毫升、1份蔬菜約為半碗或1碟、1份水果約為1個拳頭大小、1份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則為油脂約1茶匙、堅果約大拇指第1指節的份量,

  • 2024-10-02 16:52

    健康網》5飲食法小心糖尿病上門! 膳食纖維吃不夠中招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良飲食習慣,小心血糖飆高,糖尿病上門!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在臉書專頁「初日診所」與Youtube點名5種吃法很容易得糖尿病,包括:過量進食、高精緻澱粉、每天1杯手搖飲、常吃下午茶,以及缺乏膳食纖維,可能引起血糖波動,建議每日營養比例均衡,避免只吃單一食物,讓身體更健康。

  • 2024-10-01 05:30

    全穀類搭配水果 孩童點心新選法

    雞塊、熱狗、薯條、果汁、蛋糕等食物,常被當作孩童的點心。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詹蕥顄指出,點心不僅是為了填補飢餓,更是促進孩童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應改選擇全穀類、水果、乳製品等食物相互搭配,讓他們在快樂成長的同時,保持健康身體。詹蕥顄表示,5歲以下幼兒每日應進食5至6餐,而7至12歲學童處於生長發育關鍵

  • 2024-09-25 05:30

    九成長輩吃足三餐 攝取營養量僅6%達國健署建議

    受社會變遷影響,許多長輩獨居在家, 民調顯示9成長輩一天都有吃滿三餐,但逾5成長輩每天單獨用三餐,僅6%達國健署建議每日營養攝取量,家屬需要注意家中長輩的營養攝取是否足夠。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與7-11昨天共同發表高齡餐食調查報告,調查對象以該基金會服務長輩為主,共訪問10縣市、1035位長輩,包含居

  • 2024-09-15 11:41

    植物性飲食是長壽秘訣?專家:植物蛋白質含所有必需胺基酸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植物性蛋白質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無法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然而,一項最新研究顛覆了這一傳統觀念,指出植物性蛋白質不僅包含所有必需胺基酸,還能促進健康長壽,降低死亡風險。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13日報導,《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

  • 2024-09-11 17:21

    1歲嬰兒銜接副食品 防精緻加工物釀蛀牙挑食

    初生嬰兒隨著月數增長,約7、8個月會對大人食物感到興趣,有的甚至1歲就出現挑食,讓家長相當苦惱,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嬰兒跟大人一起吃飯,應均衡飲食並攝取原型食物,避免因精緻加工食品營養價值低,養成嬰兒挑食習慣,或出現蛀牙、生長發展受限等。

  • 2024-09-06 18:12

    健康網》5旬男頻聚餐險急性胰臟炎 醫授5招「防血管變油管」

    羅碧/核稿編輯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時刻,烤肉更是必不可少的節日活動。然而聚餐頻率太高,小心三酸甘油脂失控,引發血管梗塞和急性胰臟炎!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周建安指出,曾有1名50歲的男性上班族,在中秋節前夕週週都有聚餐,結果三酸甘油脂從原本就超標的200mg/dL猛增至750mg/dL,「相

  • 2024-08-27 09:30

    健康網》孩子碳水吃不夠會阻礙發育 醫:甚至影響腦部發展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在意孩子營養均衡的媽媽,因為孩子太瘦小所以求醫。醫師檢查發現孩子其實沒有什麼問題,但身高體重卻偏小,醫師再進一步檢查了3天的飲食紀錄,發現孩子的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且蛋白質攝取過多。經醫師一番衛教,媽媽回去調整孩子飲食,孩子體重跟體脂都有大幅度的進步。醫師強調,碳水化合物對發育中

  • 2024-08-19 20:33

    健康網》瘦不了「6大地雷」曝光! 少量多餐、低脂飲食都錯

    葉立斌/核稿編輯您是否試過一些減肥方法,試了一輪,體重還沒降,信心倒是全降了?小宙初日診所家醫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黃致遠整理減重6大地雷,少走冤枉路,減重不再白做工,包括:過度追求低脂飲食、少量多餐、覺得斷食傷身、一定要吃早餐、算熱量,以及只想靠多運動瘦身等錯誤方式,都可能越減越肥。

  • 2024-08-02 16:48

    健康網》「神仙姐姐」劉亦菲5日減肥法 3種人不適用

    羅碧/核稿編輯有「神仙姐姐」稱號的中國女星劉亦菲近日以「玫瑰的故事」,拿下2024年十大陸、韓劇女主角討論度排行第二名,僅次於「淚之女王」金智媛,她的「輕斷食減肥法」更是多次衝上登上「小紅書」熱搜。對此,小宙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網路瘋傳的劉亦菲減肥法確實很適合即將拍婚或準備舉辦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