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27 05:30

    洗腎低血壓 中藥調養緩解頭暈

    57歲的陳太太因為糖尿病腎病變已經洗腎4年了,但最近卻因為洗腎過程中的低血壓,頭暈與背痛,致使有幾次必須提早結束透析,讓她對洗腎開始恐懼,即便有升壓藥的幫助,但持續性的背痛與抽筋,卻讓她十分困擾。在血液透析病患中,低血壓是最常見的問題,發生率約25-55%,據研究有75%患者一生至少會發生1次透析低

  • 2025-04-17 21:47

    健康網》有動靜脈瘻管可以抱孫嗎? 醫:小心壓迫致血栓

    沈莉馨/核稿編輯動靜脈瘻管(AV fistula)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道,對於血液透析患者而言,是他們的「生命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分享,一名苦於動靜脈瘻管無法成熟的阿姨,想要抱剛出生2個月的孫子,並非要剝奪透析患者含飴弄孫的快樂,只是要記得,抱小孩時不要用「有動靜脈瘻管」的手臂抱

  • 2025-04-15 21:16

    健康網》等了1000多天獲捐腎 3寶爸感謝男大生遺愛

    沈莉馨/核稿編輯一名50多歲,3個孩子的父親,因為長年糖尿病控制不良,腎臟逐漸衰竭,開始了透析人生,為了陪伴孩子走得更遠,排隊登記器官移植,這一等就是1000多個日子,終於等到配對成功,順利完成腎臟移植手術。3寶爸非常感謝器捐的男大生,「他不只救了這幾位患者,也救了好幾個家庭。他還年輕,還沒來得及看

  • 2025-04-08 13:40

    糖友胰島素注射傷腎、害變胖? 醫解「3大迷思」

    糖尿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5名,全國約有超過200萬名糖友,且盛行率逐年攀升。常有患者在口服降血糖藥物療效不佳時,因擔心注射會造成洗腎等迷思而拒絕,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賴柏茵表示,胰島素不會引起成癮或傷害腎臟,該用則用,降低併發症風險。

  • 2025-04-03 17:46

    健康網》每8人就1人有腎慢性病 營養師教戰飲食攻略

    葉立斌/核稿編輯在台灣平均每8人就有1人患有腎臟慢性疾病,而當中更有50%的血液透析患者都面臨營養不良的問題。營養師高敏敏建議,腎友可多攝取原型食物、補充魚油、牛磺酸來預防。同時,洗腎期間可選擇高蛋白質食物來增強體力,適時補充營養品與熱量,也別忘減少高磷、高鈉與高鉀食物,平衡飲食守護健康。

  • 2025-03-27 09:33

    健康網》洗腎病友為什麼要補鈣? 食藥署揭2作用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洗腎病友發現醫師都會開鈣片,但他們可能疑惑,自己並沒有骨質疏鬆,為什麼還要吃鈣片及維他命D?食藥署解釋,洗腎患者補充鈣片有2大作用,與磷結合,幫助過多的磷離子排出體外及補充鈣質,維持骨骼健康。食藥署在臉書專頁「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說明,當腎功能變差時,體內的磷無法順利排出,會導致

  • 2025-03-24 21:51

    健康網》4穴道助逆轉腎! 中醫治療慢性腎病有一套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年來衛福部積極推廣「中醫慢性腎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透過中醫藥的介入,可大幅改善腎臟病,降低洗腎風險。東港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陳憲儀指出,中醫依證型用藥,有利尿消腫、減輕腎臟發炎、促進排毒、增強腎臟功能等功效。另,加上針灸腎俞穴、太谿穴、湧泉穴及三陰交穴,可改善氣血運行、補腎益氣,民眾

  • 2025-03-24 17:37

    健康網》遠離洗腎! 學者點小黃瓜、藍莓10大護腎食物

    黃宜靜/核稿編輯遠離洗腎,不只是少鹽!10大護腎食物你吃對了嗎?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發文分享,腎臟默默地為我們排毒、調節血壓、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但很多人到了腎功能出問題才驚覺「要洗腎了」,其實日常飲食就能保養腎臟,只要吃對,腎臟可以多撐好幾年!以下是10大護腎超級食物,包含小黃瓜、洋蔥、大蒜、橄欖

  • 2025-03-15 05:30

    「微創髓內骨釘手術」復位 高風險患者骨折新選擇

    年過6旬的L女士是長期洗腎與骨質疏鬆患者,4個月前不慎扭傷導致左腳踝骨折。因傳統的骨板骨釘手術可能有傷口癒合不良、感染,以及骨釘鬆脫等風險,因此前來就醫。經X光與3D電腦斷層檢查,她的骨折型態屬於複雜的三踝骨折癒合不良,且伴隨嚴重關節軟骨磨損(圖1)。醫療團隊考量患者的骨質疏鬆與洗腎病史,建議採用微

  • 2025-03-13 13:38

    台灣洗腎比率高 醫師呼籲注意5警訊:泡水高貧倦

    台灣洗腎比率居高不下,對於民眾健康是一大挑戰。苗栗縣大千醫院表示,根據統計資料可見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預防觀念仍是不足,腎臟內科醫師鄭俊山則呼籲民眾注意「泡、水、高、貧、倦」5大警訊。鄭俊山指出,當腎臟因長期發炎、慢性疾病影響或尿路阻塞受到破壞,導致腎臟結構或功能產生永久性的病變,而無法回復正常時,就

  • 2025-03-13 09:36

    每9人有1腎友!「世界腎臟日」助正常生活 腹膜透析助歸職場

    今日(3月13日)是「世界腎臟日」!台中慈濟醫院腎臟科主任陳一心指出,台灣腎臟病患高達263萬人,相當於每9人就1人有慢性腎臟病。面對末期腎衰竭,透析治療是延續生命的關鍵,但血液透析須頻繁往返醫療院所,腎友生活步調只能大改變。近年來「腹膜透析」因兼具療效與生活彈性,逐漸成為腎友的新選擇,像50歲業務

  • 2025-03-13 05:30

    掌握2數據 延緩26.6年進入洗腎

    台灣每8人中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超過8成的患者沒有接受治療,其實健保近期已開放非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第3、4期患者可使用SGLT2抑制劑,延緩腎功能惡化。55歲張先生平時工作忙碌,去年開始莫名感到疲倦,腿部出現水腫,原以為只是工作太累,經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僅剩40ml/min/1.73

  • 2025-03-12 21:05

    健康網》出國十大傷腎行為排行榜 這類食物恐害洗腎

    沈莉馨/核稿編輯60歲的王先生有20年高血壓病史,出國旅遊忘帶血壓藥,行程中不僅喝水少、每天大魚大肉,還在回國前大吃海鮮導致拉肚子,結果搭飛機時出現疲倦、噁心、呼吸急促及尿少,一落地趕緊衝醫院急診,醫師診斷為慢性腎衰竭合併急性腎損傷,立即洗腎後,才逐漸恢復腎功能。醫師提醒,腎友出國且切莫吃生冷未煮熟

  • 2025-03-11 17:21

    國人糖尿病造成洗腎佔45% 醫:治療需破除對胰島素迷思

    1名70歲BMI值31、略肥胖的婦人,因體重快速減輕、虛弱到診所求診,驗血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4%,轉到郭綜合醫院門診、得知她血糖高達740mg/dl,診斷是糖尿病高血糖高滲透。醫師安排婦人住院接受胰島素補充,同時給健保長效胰島素注射合併口服藥,3個月後糖化血色素下降,最近1次降到6%,能減量打胰島

  • 2025-03-08 14:34

    洗腎不必跑醫院!居家血液透析擬納健保 最快5月上路

    台灣長期被冠上「洗腎王國」惡名,而腎友大多仰賴醫院或診所進行血液透析,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8日)透露,將推動「居家血液透析」納入健保,最快今年5月上路,為腎友提供更彈性的治療選擇。石崇良今天出席台北醫學大學及北醫附醫聯合舉辦的「在宅醫療趨勢論壇」時指出,近日透析總額協商會議已通過納入居家血液透

  • 2025-03-06 22:05

    健康網》年事已高還洗腎嗎? 醫:抉擇時家屬應多溝通

    沈莉馨/核稿編輯年事已高的慢性腎臟病病人,該不該洗腎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表示,在醫療現場,很多家屬會以為決定A方案,就不能改B方案,但其實可以隨時改變,而醫療人員最不樂見的是家屬們意見分歧、互相責怪,甚至認為醫護人員沒有妥善告知各種治療選擇的利弊,弄得場面相當難堪,建議家屬們面對

  • 2025-03-06 05:30

    腎病引發心臟衰竭 領隊喘到走不動

    許多民眾想到洗腎,都會產生行動受限的印象,相當抗拒。但導遊陳小姐分享自身經驗指出,她在1次帶團過程中,因腎病造成的心臟衰竭,走路時劇烈喘氣,返台就醫時,甚至已經有生命危險,後來使用腹膜透析,至今仍可自由出國,行動不受限。腹膜透析洗腎 生活自由不受限

  • 2025-03-05 19:42

    資深領隊喘到走不動! 確診腎病、心衰竭 腹膜透析助正常生活

    洗腎往往讓人有「行動受限」的印象,但資深領隊導遊陳小姐分享自身經驗說,她在一次帶團過程中走路時急促喘氣,返台時確診心衰竭,甚至已有生命危險,治療後選擇腹膜透析,至今仍可自由出國,行動不受限制,呼籲有類似情況的病友依據醫師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照護方式,千萬不要延誤治療。

  • 2025-03-04 17:20

    智慧醫療再突破! AI預警守護腎友健康

    台灣長年被稱為「洗腎王國」,2022年透析人口達9.8萬人創新高紀錄,為提升透析安全性,台北醫學大學今(4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攜手緯創醫學運用人工智慧(AI)演算法,成功在臨床試驗中提前30分鐘預測透析患者的低血壓與抽筋風險,讓醫護人員能及早介入,降低突發危機。

  • 2025-03-03 05:30

    4類藥物 有效減緩腎功能退化

    ●案例1:60多歲的柯先生,十分擔心腎功能持續惡化,最終可能需要進入洗腎階段。經與醫師討論後,他決定自費使用排糖藥(SGLT-2抑制劑)來延緩腎功能的退化。他表示,如果真的能像研究結果顯示的那樣,將洗腎的時間延後至少10年,他認為這筆投資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