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出國十大傷腎行為排行榜 這類食物恐害洗腎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60歲的王先生有20年高血壓病史,出國旅遊忘帶血壓藥,行程中不僅喝水少、每天大魚大肉,還在回國前大吃海鮮導致拉肚子,結果搭飛機時出現疲倦、噁心、呼吸急促及尿少,一落地趕緊衝醫院急診,醫師診斷為慢性腎衰竭合併急性腎損傷,立即洗腎後,才逐漸恢復腎功能。醫師提醒,腎友出國且切莫吃生冷未煮熟食物,尤其是蝦、蟹、魚、生蠔等海鮮,若腹瀉脫水會導致急性腎損傷,嚴重恐洗腎。
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在臉書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表示,依照台灣腎臟醫學會《2021腎病年報》統計,台灣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約每8名成人就有1人可能患有腎臟病,出國遊玩時喝水不方便、上廁所不方便、睡覺不熟悉、飲食習慣不相同、氣候溫差更是不一樣,因此出國旅遊務必要注意十大傷腎地雷,才能更安心地享受旅行,平平安安回家。
第10名 忘記帶常規的慢性病藥物
洪永祥說,腎友通常很多的慢性病共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痛風、高血脂等,這些藥物通常不能貿然停止,更別心存僥倖回國再吃就好,出國旅遊離開舒適圈,飲食與生活習慣都不同,更容易造成血壓血糖的失控,一旦慢性病失控極容易造成腎功能快速惡化。
洪永祥建議,離開家門前除了檢查護照機票外務必檢查有沒帶齊慢性病藥物,到了國外才發現忘記帶藥,建議找時間去國外看門診拿到旅程足夠的藥物再開始旅行。
第9名 長程班機長時間久坐
洪永祥指出,長途飛行若久坐不動,輕微則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腎臟供血不足,更嚴重甚至導致經濟艙症候群,下肢靜脈栓塞甚是肺栓篩等。
洪永祥建議,搭長程班機多喝水避免血液過於濃稠,搭機前也可吃一顆小劑量阿斯匹靈或是高劑量魚油預防栓塞,搭長程只要醒著,最好每隔30分鐘起來活動身體,若真怕打擾鄰座不方便起來,也要原地伸伸懶腰踏踏腳,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
第8名 過度飲酒
洪永祥表示,出國旅遊,許多人喜歡喝酒助興,特別是在歐美、東南亞等地,酒精隨餐飲用更是普遍。然而,過量飲酒會使腎臟脫水,甚至影響血壓血糖血脂肪與尿酸代謝,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進一步損害腎功能。
洪永祥建議,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建議旅行中最好都不要喝酒,若真抵不住朋友勸酒與誘惑請淺嚐即止。根據衛福部發表的「每日飲酒酒精標準量」飲用啤酒,建議男性飲用不超過508毫升、女性不超過254毫升。飲用紅酒,則男性不超過212毫升、女性不超過106毫升。另外務必多喝水來減少酒精對腎臟的影響。
第7名 高鹽高磷鉀高蛋白飲食
洪永祥說,許多地方的美食都以重口味為主,例如日本的拉麵、韓國的燒烤、西方的速食等,這些食物通常含有高鈉、高磷鉀、高蛋白,會增加腎臟負擔。
洪永祥提醒腎友務必避免高鈉食物,如加工食品、泡麵、鹹酥雞等。另外還是要遵守限磷限鉀限蛋白的腎臟病飲食原則,每天5份蛋白質並多搭配新鮮低鉀蔬菜與水果,或是帶著降鉀粉、降磷劑、膳食纖維與腎性益生菌隨著三餐吃。
第6名 攝取過多加工含糖飲料
洪永祥提到,許多旅遊景點都會各式各樣加工含糖飲料,若出國經常攝取含糖飲料不但有急性腸胃炎的風險,容易引發胰島素阻抗與痛風的惡化,進而影響腎功能。
洪永祥建議腎友要記得隨身帶水壺保溫瓶裝著煮沸的白開水或是買乾淨的瓶裝水來取代含糖飲料。減少手搖飲、碳酸飲料的攝取。
第5名 熬夜與過度疲勞
洪永祥說,旅遊往往太興奮,晚上逛街、狂歡、喝酒、打牌還捨不得睡,或是因為陌生的環境加上時差遲遲無法入睡,隔天還要接著趕行程,過度熬夜會影響慢性病的惡化,增加腎臟的負擔,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與自體免疫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更需要規律作息。
洪永祥建議晚餐過後的活動儘量輕鬆,維持規律的睡眠時間11點前入睡。若經常因時差影響或是容易出國失眠者,可在出國前掛家醫科醫師的門診,準備適當的安眠藥物或褪黑激素、酸櫻桃、GABA等幫助入睡。
第4名 太熱太冷過度曝曬太陽
洪永祥說,太冷的天氣除容易導致血壓上升、循環變差、免疫下降、代謝混亂外,更容易導致呼吸道病毒與細菌感染,太熱天氣容易脫水中暑都是傷腎大地雷,過度曝曬太陽,除容易造成曬傷外對於紅斑性狼瘡腎病變等,更是誘發疾病發作的危險因子。
洪永祥建議腎友出國地點選擇建議避開酷熱酷暑地點,並且做好防曬功夫,陽傘、長袖、太陽眼鏡、防曬乳等要備好,切勿直接曝露在強烈紫外線陽光下。
第3名 長時間憋尿
洪永祥指出,有些人在旅途中會因為找不到廁所或不方便,而選擇憋尿。但長時間憋尿容易導致尿路感染,甚至可能引發腎盂腎炎。建議有尿意時盡快上廁所,對於廁所需要收費與不方便的國家,事先規劃好行程,了解可用的廁所位置,別因為不方便上廁所乾脆減少喝水。頻尿的長輩可予以協助準備隨身集尿器或是穿上成人紙尿褲。
第2名 長時間不喝水
洪永祥說,許多人在外旅遊時,因為怕頻繁上廁所、行程緊湊或是天氣涼爽,常常忘記補充足夠的水分。等到口渴才喝水往往身體已經缺水,血液已經過於濃稠,腎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並透過尿液排出,而水分不足會導致尿液濃縮,使腎臟的負擔加重。更容易造成腎結石與泌尿道感染。
洪永祥建議,每天至少攝取體重3-4%的乾淨白開水。攜帶隨身水瓶,定時提醒自己補水。避免大量喝含糖飲料或酒精,因為這些反而會加速脫水。
第1名 吃生冷飲食與海鮮
洪永祥提到,很多國外旅遊會去掛急診常常是吃到不乾淨的食物導致食物中毒、急性腸胃炎,嚴重感染加上腹瀉脫水可以讓腎功能一下子急墜,導致急性腎損傷,輕則損失大量腎功能,重則洗腎或是敗血症。
洪永祥建議,出國三餐務必選擇環境乾淨的餐廳或小吃,且切莫吃任何生冷未煮熟食物,尤其是蝦、蟹、魚、生蠔等海鮮。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