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9 16:28
網傳12/1起8類場所戴口罩 疾管署:錯誤、過時資訊別相信
近期社群軟體、網路流傳「12月1日起8類場所強制戴口罩」的訊息,衛福部疾管署表示,此為2020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的防疫措施,為錯誤、過時資訊,與現行措施不符,請民眾勿上當誤信,亦請勿轉傳與散布。流傳的不實訊息為「12月1日上路!8類場所70地點“沒戴口罩“罰1.5
-
2023-11-29 16:05
嘉市登革熱累計32例 企業贈快篩試劑助防疫
全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達24,988例,嘉義市截至11月28日累計32例,亞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天捐助200片登革熱NS1快篩試劑給嘉義市政府,協助醫療院所快速篩檢,市長黃敏惠今致贈感謝狀,謝謝對社會的貢獻及付出。亞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淑慧表示,公司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以服務鄉親為理
-
2023-11-29 13:05
醫院評鑑傳台北慈濟升級醫學中心 王必勝:尚未定案、12月有結果
全國19家醫學中心,每4年評鑑1次,目前台北區已完成第二階段評鑑作業,傳出台北慈濟醫院擠下萬芳醫院晉升醫學中心,萬芳恐成現有醫學中心降級首例。對此,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尚未定案,目前醫策會完成評分,但後續還須經衛福部討論,配合政策評估分配,預計要下個月才會有結果。
-
2023-11-29 12:53
50多歲女中國返台狂咳一週 下機直奔診所診斷感染黴漿菌
中國黴漿菌等呼吸道傳染病大流行,國內醫師表示,近期有一名從中國返台的50多歲女性,在一週前就狂咳不止,且咳中帶痰,甚至無法入睡,一下飛機就直奔診所,診斷感染黴漿菌,已開立抗生素治療。他坦言現在從中國返台有呼吸道症狀,都會強烈懷疑是黴漿菌,但此病存在多時,有藥可醫,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
2023-11-28 12:33
擺脫疫情憂鬱!口罩大廠投入公益 藝術治療助千人
冬天呼吸道疾病流行季,口罩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是重要防疫工具,而過去3年疫情讓長輩、兒童陷入疫情憂鬱威脅,口罩大廠CSD中衛協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及「台中市自閉症教育協進會」等3公益團體開辦藝術治療課程,55堂課輔導上千人次,用色彩療癒受
-
2023-11-28 11:47
長新冠後遺症擾康復者 安南、奇美醫研究:Omega-3能對付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 發生迄今近4年,全球步入後疫情時代。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表示,武肺致死率與重症例雖下降,但疲憊、腦霧、頭痛、失眠、憂鬱等長新冠症狀困擾康復者,成醫界一大挑戰。他與該院研究團隊發現Omega-3脂肪酸是治療長新冠後遺症的有力武器。
-
2023-11-25 20:19
高雄本土登革熱+51 36個社區緊急防治期
高雄市今(25)日新增本土登革熱51例,今年累計2335例,衛生局今解除小港區山明里的防疫管制,但目前仍有36個社區處於緊急防治期,24個為警戒追蹤期,本週(19至25日)確診個案相較上週(12至18日)下降約4%。衛生局指出,今日個案感染源為社區群聚衍生32例,分別為三民12例,前鎮5例,鳳山及苓
-
2023-11-24 17:02
中國黴漿菌大流行 羅一鈞:前往中國先打流感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罕見要求中國回報不明肺炎升溫相關情形,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24日)表示,中國肺炎疫情連續5週上升,就診人次是過去的2.5倍,中方認為此波疫情與武漢肺炎疫後免疫負債有關,除以黴漿菌肺炎為主,同時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H3N2流感、腺病毒等多重病原共同流行。他強調,疾管署會緊
-
2023-11-23 15:18
中國肺炎、呼吸道疾病大爆發 世衛要求提供詳細資訊
2019年底至2020年初,中國武漢出現最早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病例後迅速傳播到全球,中國當局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疫情的透明度都遭外界質疑。中國近來爆發多種呼吸道疾病疫情,各地醫院人滿為患,兒童感染「支原體肺炎」(黴漿菌肺炎)病例更急劇攀升。武肺疫情前車之鑑,世界衛生
-
2023-11-21 16:50
明年1月流感、新冠恐達高峰 醫觀察小孩病毒接力遲遲好不了
目前流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持續下降,但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不少嬰幼兒或學童是呼吸道病毒一個接一個,或是多種齊發,造成遲遲好不了,預估流感、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在今年冬天會再掀起一波高峰;衛福部疾管署也估計明年1月流感、新冠恐達高峰。
-
2023-11-21 14:07
健康網》秋冬呼吸道3毒齊發 醫曝「防疫1寶」別鬆懈
秋冬季節到來,病毒會不會更肆虐?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表示,秋冬本來就是病毒感染好發季節,根據研究顯示,秋冬季節呼吸道疾病的傳染性和重症死亡率都會增加,尤其是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流感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病毒等,因此呼籲,武肺疫苗加強劑量和流感疫苗,仍然是秋冬季節最佳的預防
-
2023-11-19 14:37
年末將近、聚會增加 苗縣府衛生局呼籲施打XBB.1.5疫苗
隨著時日推移,目前將進入歲末年終,民眾之間聯絡感情聚會也隨之增加。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統計,國內近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處低點上下波動,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8%,因接種疫苗後約需2周後才會產生保護力,呼籲民眾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以及早獲得保護力。
-
2023-11-12 15:42
護師真情記事》部立基隆醫院護理科主任姚文真「大前鋒」顧病人同事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下稱基隆醫院) 護理科主任姚文真,從事護理工作34年,在基隆醫院就待了30年,從921大地震、SARS及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期間,她都打前鋒站上第一線,帶領護理人員建立安全照護流程,照顧好病人,她說「將心比心」大家就跟家人一樣。在武漢肺炎疫情考驗後,基隆醫
-
2023-11-12 09:50
肺炎居十大死因第三名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方法
今天11月12日為世界肺炎日,肺炎已高居全國十大死因第三名,而冬、春兩季為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好發季節,同時也是流感與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期,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要預防肺炎除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衛生習慣,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等疫苗,也是最有效預防感染方法
-
2023-11-07 16:52
黴漿菌肺炎2953例近4年最高 12歲以下上升最明顯
「黴漿菌肺炎」又稱為「會走動的肺炎」,中國正爆發大流行,我國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國內今年疫情高於過去3年,上升趨勢主要以0至12歲較明顯,高於2020至2022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期間,但高峰已出現在1個月前,達到單週120例,目前持續降溫中。
-
2023-11-06 10:55
鬼門關走一回 外泌體助35歲男性病患緩解症狀
35歲的林姓男病患,去年因為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導致免疫力嚴重失調,黃疸指數高達10以上(正常值是1),加上本身有先天罕病 Kloppel Treone 症,毛細血管畸形,以及長期洗腎,不斷出現喘、嚴重貧血、黃疸等症狀,身體非常虛弱。
-
2023-11-04 14:48
疫後器捐人數回穩 醫估:今年已破300人
台灣推動器官捐贈移植已逾30年,見證許多生命奇蹟,不過受到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相較於過去每月平均20至30人捐贈,2021年本土疫情爆發時,單月捐贈掉到只剩下個位數,醫師認為,疫情解封後器捐人數可望回穩,預期今年累計已破300人捐贈,回到疫情前水準,不過國內對於器捐
-
2023-11-02 14:30
護師真情記事》成醫加護黃郁淳 疫期偕同僚充滿感動「一起」
今年邁入職場滿9年的成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師黃郁淳,走進護理領域是因為念書時選擇科系,刪除法後確認想走醫療工作。在護理高壓的工作環境下,也會遇到低潮或倦怠期,通常會排休或安排旅遊,轉換環境及心情。在休假外,也推薦大家可透過芳療紓壓,經精油功效或香氛帶來的愉悅感,能有效放鬆整天工作產生的疲憊感。
-
2023-10-25 19:42
健康網》後疫情時代別太放鬆 醫:每5人有1人出現長新冠
相較於3年前口罩不離臉、勤洗手噴酒精,最近大家對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開始放鬆警戒,不過家庭醫學科醫師許書華指出,長新冠症狀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每5人將近就有1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疲倦、呼吸急促、嗅覺喪失、肌肉疼痛、腦霧等症狀,持續至少2個月並且無法由其他診斷解釋。
-
2023-10-24 16:08
12月底新冠進入疫情高峰 每日光是併發症恐就200例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上週新增262例本土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的302例下降,但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目前處於上上下下的波動階段,預估接下來仍會上升,高峰可能落在12月底至1月中旬,屆時每日約2萬人至2.4萬人感染,並有200例併發症(中重症),呼籲今年秋冬流感與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