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3 05:30
罕見肩盂骨折 微創手術搞定
1名45歲男性因滑溜冰時跌倒,導致右肩脫臼,雖在當地醫院接受復位處理,但後續出現肩關節僵硬與活動受限。就醫檢查後發現為少見的肩盂骨折(圖1),必須手術治療。醫療團隊採用關節鏡輔助手術,透過微創方式進行「關節鬆解」及「骨折固定」。病人術後恢復良好,3個月內便已逐步恢復肩部活動(圖2)。
-
2025-04-30 21:15
健康網》疝氣一定要開刀嗎? 醫解答保守治療選項
羅碧/核稿編輯面對疝氣,許多民眾第一反應「是不是一定要開刀?」對此常見疑問,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在臉書專頁「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秀傳醫療體系」發文指出,疝氣治療可分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但目前尚無任何藥物或物理治療能讓疝氣自行癒合,唯一根治方
-
2025-04-28 13:47
中榮赴越南合辦研討會 交流醫療3大面向
台中榮總拓展國際醫療合作,4月26日由院長傅雲慶率團赴越南河內,與河內醫科大學附屬醫院(Hanoi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共同舉辦台越國際醫學研討會,聚焦介入治療、微創手術與智慧醫療發展3大面向,深化雙方在臨床醫療技術、智慧醫療與醫學研究的交流合作,研討會當日現場及
-
2025-02-18 09:48
開瓶蓋、扭毛巾手痛 醫:腕掌關節恐鬆脫
52歲蔡女士從事美髮業,經常需要替人洗頭,但近來工作時經常覺得手腕疼痛、拇指無法出力,雖有去復健科,但止痛藥效果有限,洗頭工作也無法長時間帶著護腕,因而改至大醫院骨科就診,X光發現她的手腕因長期使用、導致拇指腕掌關節磨損病變,稍一施力關節就會脫離軸心,醫師以微創手術將關節復位,不但不用住院,順利消除
-
2025-01-23 20:31
健康網》女性別因漏尿影響生活品質 4種治療一次看
沈莉馨/核稿編輯有些女性朋友因咳嗽、大笑或運動,而出現漏尿情況,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讓人失去自信。台中榮總婦產科醫師謝筱芸在臉書專頁「謝筱芸醫師的泌密診療室」發文分享,現代醫學提供多種解決方案,從微創手術到非侵入性療程,能幫助女性找回生活品質。
-
2024-12-26 14:50
攝護腺腫大像橘子!6旬男冷天夜尿滴不出 釀急性尿滯留
冷氣團持續南下,烏日區62歲汪先生每晚數度起床,膀胱脹滿還無法排尿,即使用力排尿仍滴漏,起初以為正常老化,前往烏日林新醫院進行肛門指診、超音波及尿流速檢查,查出攝護腺增生「腫大像顆橘子」導致急性尿滯留,經自費接受微創雷射攝護腺剜除術治癒。「醫師,要用力才擠出幾滴尿」,汪先生長期受頻尿和夜尿困擾,入冬
-
2024-12-25 16:18
減重新利器!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 助攻重度肥胖、代謝症候群
肥胖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引發肝膽胃腸等健康問題。一名40多歲女士曾嘗試減重藥物和飲食控制,但仍無法達到理想體重,在三總醫療團隊的協助下,接受了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ESG),1個月後成功減重10公斤,醫師表示,這項手術能降低食慾,減少進食量,配合專業指導和飲食控制,美麗指日可待。
-
2024-10-28 10:19
微創手術時具「穿透視力」! MIS-EMTs獲紅點獎
因應全球人口高齡化以及微創市場高需求,金屬中心在經濟部技術司支持下,開發全國第一套精準電磁定位追蹤系統MIS-EMTs(Electromagnetic Tracking Systems),榮獲2024年德國紅點產品設計獎,該系統可讓外科醫師在微創手術時仍具「穿透視力」。
-
2024-10-25 05:30
眼淚流不停 鼻淚管阻塞惹禍
66歲的李先生原本在美國的兒童醫院擔任研究員,左眼因鼻淚管阻塞,持續溢淚、終日淚眼汪汪而視力模糊,難以工作,不得不提前退休,但狀況仍持續惡化,影響生活。2年前回台接受雷射輔助的「微創經鼻內視鏡淚囊鼻腔造口術」,另闢淚道,終於不再溢淚,能好好看書、看世界,到處遊山玩水。
-
2024-10-24 17:19
終日流淚只能退休 手術解決!6旬研究員:終能好好看世界
66歲的李先生原本在美國的兒童醫院擔任研究員,左眼因鼻淚管阻塞,持續溢淚、終日淚眼汪汪,造成視力模糊,難以工作,只好提前退休,仍不斷惡化,影響生活,2年前回台接受雷射輔助的「微創經鼻內視鏡淚囊鼻腔造口術」,另闢淚道,不需傳統手術要切開臉部肌肉,終於不再溢淚,視力恢復正常,能好好看書、看世界,到處遊山
-
2024-10-23 16:05
83歲嬤睡覺突腳痛麻還冰冷 及時微創取栓避免截肢
83歲阿嬤睡覺時突然覺得右腳麻、痛又冰冷,緊急轉診至成大醫院檢查後,發現阿嬤動脈栓塞,引起急性肢體缺血,醫院立刻用「機械取栓導管微創手術」疏通血管,如果未及時治療,可能就得截肢保命。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陳迪詠醫師表示,阿嬤因急性肢體缺血(ALI),這是一種動脈栓塞引起的急症,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在數小
-
2024-10-23 05:30
鼠蹊部「腫一包」 原來是疝氣
48歲許姓男子為了完成單車環島的夢想,每週都辛苦練習,但他近來察覺左側鼠蹊部似乎「腫了一小包」,用力時突起較明顯,躺下後反倒消失不見,擔心是惡疾上身,趕緊就醫檢查,結果是疝氣作祟,醫師建議採用腹腔鏡微創修補手術,隔天就可返家休養,讓他開心可以完成環島夢想。
-
2024-10-22 13:44
歹咪啊?愛騎單車4旬男鼠蹊部腫一包 原來是疝氣
台中48歲許姓男子為了完成單車環島的夢想,每週都辛苦練習,但他近來察覺左側鼠蹊部似乎「腫了一小包」,用力時突起較明顯,躺下後反倒消失不見,擔心是惡疾上身趕緊就醫檢查,結果是疝氣作祟,醫師建議採用腹腔鏡微創修補手術,隔天就可返家休養,讓他開心可以完成環島夢想。
-
2024-10-22 05:30
「微創腹腔鏡」結合光影風電 「開刀」不再讓人頭皮發麻
「先生,你這個狀況可能肚子需要開刀喔!」不論是膽囊炎、闌尾炎、消化性潰瘍出血、胃腸破裂等急性腹症、或是胃癌、肝腫瘤、胰臟癌等腹內腫瘤,聽到「肚子開刀」,往往讓人聯想到肚皮上那條長達數十公分的刀疤而頭皮發麻。沒了大傷疤 減輕疼痛感時至今日,微創手術的演變翻轉了過往的大傷疤,利用小傷口及創新的手法,將過
-
2024-10-21 10:12
27歲女罹乳癌 微創內視鏡全乳房切除手術重建自信
27歲林小姐因左側乳房疼痛,至台北慈濟醫院乳房中心就醫,沒想到卻在右側乳房檢查出小腫瘤,為惡性腫瘤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腋下淋巴結,確診為乳癌第二期。外科醫師陳昱天安排半年的化學與荷爾蒙治療,實施「微創內視鏡全乳房切除手術」,術後林小姐恢復狀況良好,定期回診追蹤中。
-
2024-10-16 14:32
台大領先研發「光場近眼顯示器」 解決AR頭盔暈眩問題
元宇宙需要擴增實境(AR)等技術實現,但AR頭盔老問題是使用者易頭暈難久戴,又缺乏深度感知,台灣大學陳宏銘、吳明賢團隊開發出「光場AR」顯示技術,投射光線而非影像到視網膜,符合人體看近看遠特性,目前可應用在高精度醫學應用,重建胃部3D模型,或免電腦斷層執行肝膽手術等。
-
2024-10-16 05:30
父子先後心肌梗塞 達文西微創手術救命
黎先生父子分別在34歲、64歲發現心肌梗塞,心臟3大冠狀動脈都嚴重阻塞超過75%,加上血管硬化太嚴重,無法打通放支架,自費接受達文西手臂輔助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不用開胸鋸肋骨,傷口小且術後復原期能行使一般活動,父子術後8年及5年來,定期回診追蹤正常,一同爬山健行也沒問題。
-
2024-10-15 05:30
男童跑步呼吸困難 竟是甲狀腺亢進症致氣管狹窄
12歲的謝小弟因長期頸部甲狀腺腫大,導致呼吸困難,無法運動跑步,經檢查發現氣管受到壓迫,只剩一點點縫隙,確診為「葛雷夫氏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因無法按時服藥且擔心副作用,由外科醫師安排進行「組合式微創無痕手術」切除雙側甲狀腺,術後不但呼吸恢復順暢,脖子也沒有留下疤痕,讓家長十分感謝。
-
2024-10-14 17:18
7旬翁肘關節粉碎性骨折 微創雙軸固定術助恢復
南投一名78歲林姓老翁,日前下樓梯時不慎踩空跌落,左手肘撞擊地面,送醫發現肘關節粉碎性骨折,因若未盡快手術固定復位,長期恐造成關節炎、神經損傷,經骨科醫師進行「微創復位雙軸固定手術」,目前手肘已恢復受傷前活動度,開心又能輕鬆洗臉、梳頭、甚至背部抓癢。
-
2024-10-14 16:02
12歲童甲亢壓迫氣管 微創手術重獲「順暢人生」
12歲謝姓小弟因長期頸部甲狀腺腫大,導致呼吸困難無法運動跑步,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呼吸道氣管受到壓迫只剩一點點縫隙,抽血檢驗後確診為「葛雷夫氏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因無法按時服藥且擔心副作用,由外科醫師安排進行「組合式微創無痕手術」切除雙側甲狀腺,術後不但運動跑步呼吸順暢,脖子也沒有留下疤痕,讓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