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疝氣一定要開刀嗎? 醫解答保守治療選項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面對疝氣,許多民眾第一反應「是不是一定要開刀?」對此常見疑問,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在臉書專頁「黃士維院長 - 微創機器人手術權威 消化道 疝氣 專家- 秀傳醫療體系」發文指出,疝氣治療可分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但目前尚無任何藥物或物理治療能讓疝氣自行癒合,唯一根治方法仍為手術修補腹壁缺損。
保守治療僅能暫時舒緩症狀
在非手術選項方面,常見的做法包括使用「疝氣帶」支撐腹壁,減少不適感,但黃士維提醒,這主要適用於年長或因心臟病、慢性病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疝氣帶無法治癒疝氣,長期使用甚至可能導致腹壁肌肉更脆弱,增加日後手術難度。
此外,黃士維說,透過改善生活習慣來控制症狀也是保守治療的一環。建議避免提重物、控制體重、攝取高纖維飲食以防便秘,並避免長時間站立與劇烈運動。雖然這些方法可減緩病情惡化,但同樣無法讓疝氣自然痊癒。
以下4狀況 手術是唯一選擇
黃士維強調,並非所有疝氣患者都需立刻接受手術,但若出現以下情形,應儘早考慮手術介入:
●疝氣明顯變大,顯示腹壁越來越薄弱。
●持續悶痛、脹痛,影響生活品質。
●嵌頓性疝氣,突出部位無法推回腹腔,恐影響腸道血流導致腸壞死。
●噁心、嘔吐或腸阻塞症狀,代表腸道可能遭受壓迫,須緊急處理。
手術方式多元 復原快免驚
針對需手術的患者,目前有兩種主要方式可選擇:一為傳統開放性手術,適用於較大或複雜疝氣,通常搭配補片修補腹壁;二為腹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適合症狀輕微者。
黃士維強調,現代手術技術成熟,成功率高,民眾毋須過度擔心。他建議,若疝氣未有不適或明顯變化可持續觀察,但若符合手術指標,應盡早治療,以免引發更嚴重併發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