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03 05:30

    愛吃冰喝冷飲 當心「寒邪上身」生理痛

    有多位女性來門診說生理期下腹部會悶痛,有時候痛到無法上班,希望中醫治療;經過問診發現她們都有愛吃冰、喝冷飲的習慣。寒氣入侵 導致氣滯血瘀生理期期間不要吃冰喝冷水,這是許多亞洲長輩常給年輕女性的建議。在台灣,傳統醫學文化深入日常保健的習慣,餐桌上的水總是溫的,甚至配上熱騰騰的茶。但是很少人解釋為什麼吃

  • 2025-05-02 18:14

    中藥行快斷根?衛福部新解釋令引爭議

    衛福部中藥販售新解釋令引發論戰,中醫藥團體今(2日)聯合發聲力挺,認為此舉有助產業升級、補上人力斷層。不過藥師公會全聯會強烈反對,質疑此舉模糊專業邊界、侵蝕藥師調劑權;除了預告將於5月4日上街抗議,未來也不排除每週到衛福部要求撤回解釋令。衛福部3月18日公告「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解釋令,開放具中

  • 2025-04-29 21:05

    健康網》美白中藥材大公開! 自製1飲品白裡透紅水噹噹

    沈莉馨/核稿編輯俗話說「一白遮三醜」,隨著現代生活的變遷,空氣污染、紫外線曝曬、作息不規律等因素,讓許多人有肌膚黯沉、色斑等問題。對此,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楊婕妤指出,白芍、枸杞子、龍眼肉(桂圓)、珍珠粉是常見的中醫美白藥材,也推薦美白飲品枸杞薏仁銀耳露,枸杞與紅棗可補充氣血,使氣色紅潤,薏仁與銀耳

  • 2025-04-26 05:30

    癌症放療口乾舌燥 中醫針藥合治恢復吞嚥

    60歲蔡先生罹患口腔癌,歷經手術與放化療後,嚴重口乾3個月無改善,常因喝水過多,每晚入睡每半小時就要起來如廁,經奇美醫院中醫部針灸與中藥合治,症狀大幅緩解,順利恢復進食與睡眠,生活品質明顯提升。蔡先生曾接受左臉腫瘤切除與淋巴清除手術,並以左大腿皮瓣修復臉頰。放射線治療中段出現口乾舌燥,症狀隨治療累積

  • 2025-04-25 14:53

    口腔癌放療後口乾難耐 中醫針藥合治助恢復吞嚥

    60歲蔡姓男子罹患口腔癌,歷經手術與放化療後嚴重口乾三個月無改善,常因喝水過多,每晚入睡每半小時就要起來如廁,經奇美醫院中醫部針灸與中藥合治,症狀大幅緩解,順利恢復進食與睡眠,生活品質明顯提升。蔡男曾接受左臉腫瘤切除與淋巴清除手術,並以左大腿皮瓣修復臉頰。放射線治療中段起出現口乾舌燥,症狀隨治療累積

  • 2025-04-22 11:23

    58歲男C肝轉化為肝癌 中醫改善腹脹、腫瘤變小

    58歲吳姓男子罹患C型肝炎多年,已轉變成肝癌,經過3次動脈栓塞但肝癌腫瘤仍舊長大,肝癌腫瘤大的3公分、小的2公分。天寶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診斷其為「氣滯血瘀、肝脾不和」的體質類型,使用「行氣活血、疏肝健脾」治療法則,8個月後回到大醫院電腦斷層及超音波檢查,肝癌腫瘤變小,只剩下一顆0.9公分,讓他放下心

  • 2025-04-17 11:16

    健康網》好「孕」降臨! 中醫助孕3招調好體質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現代生活壓力逐漸增加,許多準父母在備孕的過程中面臨著不少挑戰。合佗中醫診所醫師於臉書專頁上分享,其實,準備懷孕並不僅僅是等待的過程,身體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透過中醫調整體質、改善生活習慣,皆能有效提高受孕機率。

  • 2025-04-15 11:31

    健康網》股市跌就心慌? 中醫師不推咖啡提神 「1茶飲」穩情緒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股市起伏不定,走勢有如雲霄飛車,讓許多投資人心情也隨股價上下震盪,焦慮不已。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指出,長期盯盤、政經局勢波動,容易導致慢性壓力累積。中醫觀點認為,這是而是「肝氣鬱+心火旺」在作怪,對此,她推薦「川普震盪茶」利用合歡花(解鬱安神)、佛手(疏肝理氣)、甘草(調和補

  • 2025-04-11 05:30

    一葉草泡水降血糖? 中醫籲注意健康風險

    1名網友日前分享在河濱公園慢跑遇到一名婦人在拔「一葉草」,並聲稱1斤可賣1000元,原來一葉草又稱為「草王」,外傳夏季甚至1斤上看4000元。不過,中醫師周宗翰提醒,「藥食同源」不代表所有草藥都適合日常大量攝取,有些民眾服用一葉草後出現腸胃不適,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藥物交互作用風險。

  • 2025-04-10 15:15

    「草王」一葉草 泡水喝降血糖?中醫點風險:恐慢性中毒

    一名網友日前分享在河濱公園慢跑遇到一名婦人在拔「一葉草」,並聲稱1斤可賣1000元。原來一葉草又稱為「草王」,外傳夏季甚至1斤上看4000元。不過,中醫師周宗翰提醒,「藥食同源」不代表所有草藥都適合日常大量攝取,有些民眾服用一葉草後出現腸胃不適,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藥物交互作用風險。

  • 2025-04-04 13:23

    中醫診所徵才月薪近5萬 早鳥入職獎勵8千

    護理師高壓力造成出走潮,但另一方面相對輕鬆太多的中醫診所也對護理師招手。馬光醫療網在雙北、南高屏、台東及彰化地區擴大徵才釋出破百職缺,吸引本科、非本科生,護理人員月薪4.7萬,藥師則有6.8萬起薪。醫療網表示,雖無夜班津貼但相對輕鬆太多,是因全台有23間院所,才需要大批徵才以補不足。

  • 2025-04-04 08:30

    健康網》清明食療! 中醫推4湯品打造人體除濕機

    葉立斌/核稿編輯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此時雨水增多,濕氣也攀升。澄觀中醫診所於臉書專頁「澄觀中醫診所-台中公益」發文解釋,清明時節因早晚溫差大濕氣重,風邪與濕邪容易入侵人體,過敏性鼻炎、濕疹、蕁麻疹、四肢關節痠痛、頭暈腦脹等症狀此時也常出現,建議食療首重保暖去濕,推薦可多吃四神湯、冬瓜生薑

  • 2025-04-01 14:44

    天冷全身痠痛!彰醫痠痛門診翻倍 醫:注意肌肉保暖防拉傷

    這個冬季與春季異常寒冷,到現在快接近清明節,卻仍有14、15度的低溫。極端的溫度,造成許多有痠痛舊疾的病人復發。彰化醫院發現,今(2025)年冬天因肌肉拉扭傷及舊傷復發的患者較去(2024)年大增1倍以上,醫師提醒民眾,接下來天候乍暖還寒溫差大,還是要注意肌肉保暖,小心受傷。

  • 2025-03-26 20:58

    健康網》拔罐止痛好舒暢 中醫提醒膚況差不適合

    沈莉馨/核稿編輯從國際運動賽事又風行回來的拔罐,是不少運動員、上班族紓壓的選擇;不過,風澤中醫診所副院長郭懿潔提醒,皮膚不好、有濕疹、容易瘀青、皮膚會起水泡的人不適合拔罐,若不知道自己皮膚狀況如何,可以先從5-10分鐘開始拔起。郭懿潔在臉書專頁「郭懿潔 中西醫師」發文說明,拔罐是將空氣從杯子中抽出造

  • 2025-03-26 14:02

    健康網》網激推「綠+紅」能止咳! 營養師曝效果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日天氣變化大,不少人因此感冒、咳嗽,而網路上流傳1款「止咳飲品」,據說將綠、紅茶混合溫飲,連喝3天能緩解咳嗽;對此,營養師羅瑋如指出,綠、紅茶中的茶鹼(Theophylline),用於支氣管擴張劑中,不過相較於藥品,「綠加紅」的茶鹼含量很低,僅能緩解輕微咳嗽,遠不足以替代專業治療,

  • 2025-03-21 17:22

    長時間久坐當低頭族 肩頸痠痛很困擾?中醫有撇步

    現代人生活壓力增加與長時間久坐、低頭使用3C設備的習慣,導致慢性肩頸酸痛。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師林致展今天(21日)指出,中醫透過針灸、推拿、艾灸等方法,成功幫助許多患者緩解肩頸部的疲勞和疼痛,達到舒緩身心、促進整體健康的效果。林致展說,中醫認為肩頸酸痛通常與氣滯血瘀、寒濕阻滯等有關。治療上,中醫使用

  • 2025-03-18 12:48

    6旬男受氣喘異位性皮膚紅疹困擾數10年 中醫調理獲改善

    新竹市1名60歲男子,數10年來飽受氣喘、夜咳及異位性皮膚炎之苦,除晚間常因夜咳及呼吸不順無法入睡,更飽受身體全身紅疹發癢之苦,遍尋西醫只能吃藥或擦藥減緩不適,難以根治。後到新竹市蔡宗璟中醫診所求治,透過中藥調理,大約3個月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症狀獲改善,再經半年,皮膚紅疹情形也獲改善,困擾多年的異位性

  • 2025-03-16 12:43

    強化中醫藥照護 賴清德:未來可結合政府超級電腦

    3月17日是「國醫節」,總統賴清德今(16日)出席「第95屆國醫節慶祝大會暨第17屆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大會開幕式」時表示,他常自問有別於之前的總統,可以給予台灣什麼額外的貢獻?答案就是「健康」,並提到中醫藥在預防醫學、慢性疾病管理及長照領域都發揮關鍵影響,未來也可利用政府在各地建置的超級電腦進一

  • 2025-03-14 13:29

    健康網》白色情人節 緊張流手汗?中醫提解方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14)天是白色情人節,但要牽起對方的手時,手心卻濕漉漉,全是手汗,該怎麼辦呢?中醫師王大元說明,若有多汗症或手汗很多,可考慮寧心安神或斂汗滋陰的藥物;手汗症也可考慮針灸。為什麼會多汗呢?王大元在臉書專頁「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說明,全身性的多汗症可能因為交感神經容易興奮或疾病所致,

  • 2025-03-05 07:30

    健康網》起床手麻勿輕忽 中醫:恐神經壓迫、循環不良警訊

    沈莉馨/核稿編輯一覺醒來發現手指頭麻木,尤其天氣一轉冷的時候更麻,甚至影響日常動作,別以為常發生過會兒沒事就放過,中醫師邵禹豪提醒,手指麻木可能是神經壓迫、循環不良的警訊,當它頻繁發生,或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應該及早處理。邵禹豪在臉書專頁「中醫師邵禹豪.禹你同行」發文說明,從中醫來看,手麻與氣血運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