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中醫怎麼看失智? 醫曝3大治療重點與居家照護建議

2025/06/10 13:00

中醫治療失智主要有3大方向:改善腦部氣血循環、加強排泄功能、補腎氣活化腦細胞;圖為情境照。(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醫治療失智主要有3大方向:改善腦部氣血循環、加強排泄功能、補腎氣活化腦細胞;圖為情境照。(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失智症是現代高齡社會常見的健康議題,而現代中醫是如何治療失智症?中醫師林本庭近日在臉書專頁指出,雖然中醫古籍並無「失智」一詞,但早在明朝《景岳全書》中已有「癡呆」的描述,形容原本認識的人變得不認識,過去熟悉的事情也做不來。而中醫治療失智主要有3大方向:改善腦部氣血循環、加強排泄功能、補腎氣活化腦細胞。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與飲食習慣改變,失智症患者不斷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約有30萬名失智人口。失智症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退化,包括計算能力、語言表達、空間感等,嚴重時甚至出現幻覺或幻想。現代醫學對失智已有明確分期,早期以治療為主,晚期則重視照顧與安養,因此及早預防、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

林本庭指出,中醫治療失智主要有3大方向。首先是改善腦部氣血循環,透過活血化瘀或溫陽的方式,促進代謝廢物排除,減少腦部細胞損傷。中醫認為,這些代謝廢物屬於「痰濁痰濕」,需依靠正常排泄功能避免惡化。第二是加強排泄功能,確保代謝廢物不在體內堆積。第三則是補腎氣活化腦細胞,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與腦部功能密切相關,因此透過補腎可達到養腦的效果。

林本庭說,平時也可按摩頭部穴位保健,例如百會穴(耳尖連線頂端)有安神醒腦、提升陽氣的作用;四神聰穴則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處,建議以手掌輕柔按摩,促進腦部循環;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林本庭說,平時也可按摩頭部穴位保健,例如百會穴(耳尖連線頂端)有安神醒腦、提升陽氣的作用;四神聰穴則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處,建議以手掌輕柔按摩,促進腦部循環;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不少民眾也關心生活中的預防與保健方法。林本庭建議,飲食可參考地中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及橄欖油等優質植物油。平時也可按摩頭部穴位保健,例如百會穴(耳尖連線頂端)有安神醒腦、提升陽氣的作用;四神聰穴則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處,建議以手掌輕柔按摩,促進腦部循環。

此外,記憶訓練與日常活動對延緩失智也有幫助,如唱歌、繪畫、種植、手工藝或下棋等,尤其是長輩過去喜愛或習慣的活動,持續進行對腦部刺激效果更佳。

對於居家環境的設置,林本庭提醒,可張貼清楚標示的標籤於藥盒、衣櫃、鞋櫃等,若有外籍移工協助照護,也建議使用雙語標示,方便彼此溝通。桌椅與地板顏色應有對比,避免長輩誤坐空處跌倒。走動路線應避免擺設滑動物品或高低差障礙,並留意晚間反光問題,建議使用窗簾遮蔽,減少長輩因視覺干擾產生幻覺。

林本庭最後呼籲,社區民眾若發現長輩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早協助就醫診斷,讓長輩獲得適當醫療與照護,延緩病情進展,提升生活品質。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