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針灸前後注意:針前不空腹、針後緩一緩

2025/06/20 13:20

不少人在針灸容易緊張、暈針,中醫師提出針灸前後建議;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不少人在針灸容易緊張、暈針,中醫師提出針灸前後建議;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有針灸的經驗嗎?中醫師說明,針灸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講究「時、氣、身」的配合。中醫師針對針灸前後該做的注意事項,提出建議,盼民眾能夠徹底了解針灸,讓針灸發揮最大功效。

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在臉書粉專「口鳥鳴大夫x周宗翰醫師」說明,為了讓療效發揮最大、身體也能安全適應,建議患者把握以下關鍵時段的注意事項:

【針灸前】3件事準備好,減少不適、提升療效

● 不要空腹也不要吃太飽

空腹針灸容易頭暈、出現虛弱與「暈針」反應;且飯後立刻針灸則會讓血液集中於消化系統,降低療效。建議:治療前1小時可進食少量清淡食物

● 穿著要寬鬆,避免束縛針刺部位

緊身衣褲會限制治療範圍,也可能讓針具彎曲或刺入不正。建議:選擇短袖、寬鬆褲或方便捲起的衣物前來。

● 調整心情與作息,身心同步放鬆

緊張與焦慮會讓氣機不通,導致治療效果下降。建議:提前10分鐘抵達診所,靜心休息,深呼吸幾次

【針灸後】身體在修復期,這些行為先緩一緩

● 避免劇烈運動與過度勞動

治療後氣血正在調整,過度活動可能影響療效、耗傷正氣。建議:休息15~30分鐘再離開,讓身體慢慢回穩

● 針刺部位要清潔乾燥,別立刻洗澡

傷口雖小仍需保護,避免潮濕、接觸髒污或過度摩擦。建議:針灸後2小時內不建議洗澡。

● 補充溫水,幫助代謝循環

針灸會促進氣血流動,適當補水有助排毒與修復。建議:當日避免冷飲,避免干擾體內氣機調整。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