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04 18:21
健康網》多變營養「馬鈴薯」! 可製義式蝦塔、金沙蝦餅
羅碧/核稿編輯你正在尋找既營養美味、適合全家、又能快速上桌的料理食材嗎?營養師孫語霙在臉書專頁「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推薦經典原型食物:美國馬鈴薯,不僅營養豐富、多變好吃,更能滿足不同族群的健康飲食需求;還能製成義式香草燴蝦塔、超脆薯佐金沙蝦餅等料理。
-
2025-04-03 07:30
健康網》煮出爽脆低醣馬鈴薯炒肉絲 營養師:秘訣在這動作
葉立斌/核稿編輯想吃馬鈴薯又擔心發胖?營養師分享小訣竅,讓馬鈴薯減醣變爽脆!她表示,馬鈴薯切絲後手上會沾黏一層白色物質是「澱粉」,建議沖洗幾次直到水變清澈,就能去除澱粉減少醣分,口感也會更爽脆。再陸續加上雞胸肉切絲、蒜頭切末及辣椒、肉絲等配料烹煮,就是一道減醣版的「馬鈴薯炒肉絲」,超級下飯,適合減醣
-
2025-03-17 07:31
健康網》氣炸薯界雙雄! 農糧署:外酥內軟這樣做
沈莉馨/核稿編輯偶爾想要放縱一下吃薯條,不妨用氣炸代替油炸,健康又美味!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薯條分為馬鈴薯及番薯兩派,常見又經典的口味即是外酥內軟的馬鈴薯薯條及香甜飽滿的地瓜薯條,農糧署也透露美味秘訣,讓民眾在家就能輕鬆做。
-
2025-03-10 06:30
健康網》烤薯變身趴! 農糧署:7種口味創意任意搭
沈莉馨/核稿編輯素有「地下蘋果」美稱的馬鈴薯收穫季節即將到來,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農糧署」發文教大家製作起司烤馬鈴薯,只要4步驟就能上桌,還可創意搭配鮪魚玉米、青蔥肉鬆、韓式泡菜、培根火腿等,輕鬆變換7種口味,讓你好吃到涮嘴!農糧署指出,台灣馬鈴薯主要集中在雲林、台中和嘉義,斗南鎮更是全台
-
2025-02-02 11:56
健康網》地瓜、馬鈴薯營養PK! 醫:前者「這樣吃」纖維增
黃宜靜/核稿編輯喜歡吃地瓜和馬鈴薯的人,知道它們之間的營養差異嗎?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在臉書專頁「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地瓜的熱量、碳水化合物等營養較高,帶皮吃膳食纖維更高,抗氧化、抗發炎的能力也比較強;馬鈴薯的維生素C、B6較高,有助於增強免疫功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蛋白質及鉀也
-
2025-01-24 16:35
健康網》讓銀髮族吃得下!別給軟爛食物「它」是好選擇
葉立斌/核稿編輯長輩們隨著年齡增長,咀嚼能力逐漸退化,為了容易進食,很多時候會將食物剪碎或是煮至軟爛,但他們卻對這些食物不感興趣,長期下來會造成營養不足。因長輩們不想被當作老人看待,吃正常的食物是一種享受。好食課營養師Oliver楊哲雄在臉書粉專「好食課」與網站發文表示,這時可以挑選口感鬆軟的食材,
-
2024-12-23 10:25
健康網》生薑、大蒜別冷藏! 營養師點名「5食物」
黃宜靜/核稿編輯冰箱是儲存食物的好幫手,沒吃完的、剛買回來的食物,通通都會放至冰箱保存,以免腐壞;不過,其實有些食物不適合放冰藏儲存!印度1名臨床營養師桑格維(Jhanvi Sanghvi)指出,洋蔥、大蒜、馬鈴薯、香蕉及生薑放至冰藏保存,影響口感外,還可能引發食物中毒風險。
-
2024-12-19 09:31
健康網》吃對「碳水化合物」降膽固醇! 馬鈴薯、燕麥入列
黃宜靜/核稿編輯許多人想到碳水化合物首先都會想到澱粉主食,但其實水果、豆蛋魚肉類、五穀雜糧類等食物也含有碳水化合物,選擇優質碳水化合物,有助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支持整體心血管健康。美國營養師Lauren Manaker舉例,適量吃燕麥、馬鈴薯、蘋果、
-
2024-11-11 07:36
根莖類食材發芽能不能吃? 1表輕鬆秒懂
馬鈴薯、紅蘿蔔、花生、地瓜、洋蔥、蒜頭等根莖類食材,不僅是國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也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作為主食或添加在日常料理中增添風味,但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像馬鈴薯在發芽後會生成有毒物質「龍葵鹼」,一旦發現馬鈴薯發芽應立即丟棄,至於紅蘿蔔及地瓜發芽後雖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口感、甜度會下降,不
-
2024-11-03 11:36
健康網》別掉入5大「假蔬菜」陷阱! 醫曝3類食物穩糖
黃宜靜/核稿編輯有些食材看似蔬菜,但卻屬於澱粉類,吃多反而不利於健康。小宙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提醒,馬鈴薯、地瓜、南瓜、芋頭以及蓮藕屬於假蔬菜真澱粉,若單吃或攝取過量,容易使血糖影響大,建議改吃綠葉蔬菜、豆類及大豆製品及酪梨,有助於穩定血糖。
-
2024-11-02 10:11
健康網》初老不可少「4大營養素」! 專家揭食補來源
葉立斌/核稿編輯歲月是一把殺豬刀!人在面對老化時,最有感的通常是體力的衰退、身體出現疾病等,營養師張珮蓁在臉書專頁「Patty營養師 陪你一起吃」發影片分享4個邁入初老時必須補充的營養素,維生素B6、蛋白質、維生素D、維生素B12,也進一步分享應該從哪些食物來獲取營養。
-
2024-10-23 18:12
健康網》「地底的水梨」減肥好朋友! 熱量僅地瓜1/4
沈莉馨/核稿編輯想要避免「胖從口入」,除了運動以外,飲食也需要好好調整。台南新樓醫院腎臟科門診醫師王婷翊表示,豆薯塊根口感生食如同水梨,因此又被稱做「地底下的水梨」。並指出,豆薯熱量跟碳水僅地瓜的1/4、磷跟鉀是地瓜的1/3,還富含維生素C營養,根本「嘴饞救星」。
-
2024-09-27 18:11
健康網》掌握1撇步 30分鐘出3道菜! 醫教「和風洋食料理」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是否經常下班後覺得累、懶得煮飯,最後乾脆叫外送、吃速食來撫慰心靈?關心診所耳鼻喉專科醫師饒曼齡在臉書專頁「饒饒醫師(饒曼齡醫師)」發影片分享和風洋食料理「味噌鮭魚燒X氣炸薯塊」做法,用氣炸馬鈴薯塊取代炸薯條,再搭配味噌鮭魚燒及炒蔬菜,不僅能滿足口慾,還能兼顧營養,而且只要懂得「利用
-
2024-09-27 08:30
健康網》4抗性澱粉助減重還防大腸癌! 冷飯、青香蕉點名
葉立斌/核稿編輯怕胖不敢吃澱粉食物?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冰過的白飯、隔夜燕麥、青香蕉,以及冷卻的熟馬鈴薯等食物富含抗性澱粉,其熱量低、能增加飽足感,還能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吃了不怕胖,是減重幫手!李婉萍於臉書粉專「李婉萍營養師」發影片指出,抗性澱粉能增加飽足感,幫助減重,還能降低大腸癌發生率。一般澱粉進
-
2024-09-26 17:05
健康網》豆漿+香蕉、馬鈴薯+雞蛋!營養師:輕斷食這樣吃
葉立斌/核稿編輯聚餐爆食之後,想要透過輕斷食來節制一下嗎?對此,營養師陳俞瑄透過她的臉書專頁「魚瑄營養師俞你聊營養」,分享了輕斷食的健康飲食搭配,提出了2組簡單的飲食搭配,幫助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有效控制熱量攝取,並提供充足的營養。第一組搭配:
-
2024-07-21 08:32
健康網》蔬果發芽丟不丟? 中醫示警:花生「1現象」恐致癌
沈莉馨/核稿編輯炎炎夏日,保存食物少不了冰箱;然而空間有限,有些蔬果只能放在陰涼處保存而導致發芽。昌盛堂中醫診所於臉書發文科普發芽食物小知識,幫助民眾做出正確的食物處理決策。其中提到,雖然花生在發芽後可以食用,但需注意有沒有發霉,否則恐產生致癌物質「黃麴毒素」,即使加熱也難以破壞。
-
2024-05-30 18:10
健康網》5澱粉營養大比拚! 營養師:它熱量最低 不到白飯一半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人為了維持體態,買東西前多會注意其營養價值,熱量更是一大重點之一。好食課營養師Titan林世航整理白飯、馬鈴薯、地瓜、芋頭,南瓜5種常見的澱粉主食,並分析其營養價值,其中熱量上,白飯為5者最高,1碗160克達293大卡,而馬鈴薯則是5者熱量最低,1顆155克者僅109大卡,不到白
-
2024-05-25 17:49
健康網》馬鈴薯不是高熱量食物! 國健署:「這」樣吃更營養
沈莉馨/核稿編輯馬鈴薯熱量很高嗎?怎麼吃更健康?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指出,馬鈴薯是常見的全穀雜糧類,像是馬鈴薯泥、馬鈴薯濃湯、或者馬鈴薯燉肉都有它的蹤跡,但常常聽到有人說馬鈴薯熱量高,到底是真的還假的呢?國健署解釋,一顆中型馬鈴薯熱量約等於半碗飯,不僅可以吃飽,熱量也不高;而且帶皮吃更
-
2024-05-19 07:34
健康網》全榖雜糧不只飯或麵 國健署推「這些」輕鬆替換
沈莉馨/核稿編輯若好好辨別全榖雜糧,就可以互相替換,享受美食。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表示,全穀雜糧是一天中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一餐大約要吃到一個拳頭多一點的飯。若想換不一樣的口味,外食全榖雜糧的選擇,除了飯、麵之外,還有馬鈴薯泥、麵包丁、冬粉、甜不辣、鷹嘴豆等選擇。
-
2024-05-16 06:32
健康網》8種全穀雜糧營養加分 馬鈴薯、綠豆防高血壓
沈莉馨/核稿編輯平常喜歡吃白飯、麵條嗎?國健署建議,相較於精製全穀雜糧,若能改吃全穀及未精製雜糧,便能吃進更多營養,像是馬鈴薯、綠豆含有豐富的鉀,適當攝取,可消水腫、預防高血壓。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提醒,每天攝取的全穀雜糧類食物,至少有1/3要來自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可讓健康營養更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