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全榖雜糧不只飯或麵 國健署推「這些」輕鬆替換

2024/05/19 07:34

全榖雜糧的選擇,除了飯、麵之外,還有美式早午餐的全麥吐司;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若好好辨別全榖雜糧,就可以互相替換,享受美食。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表示,全穀雜糧是一天中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一餐大約要吃到一個拳頭多一點的飯。若想換不一樣的口味,外食全榖雜糧的選擇,除了飯、麵之外,還有馬鈴薯泥、麵包丁、冬粉、甜不辣、鷹嘴豆等選擇。

外食可替換的全榖雜糧

●美式早午餐:全麥吐司、馬鈴薯泥。

●沙拉輕食:麵包丁、南瓜泥、地瓜泥、玉米粒。

●牛排:烤馬鈴薯、鐵板麵。

●火鍋店:南瓜、芋頭、冬粉、王子麵。

●滷味、關東煮:糯米腸、米血糕、甜不辣。

●印度料理:烤餅、鷹嘴豆,或是咖哩中的馬鈴薯塊。

國健署提到,以上這些都跟飯、麵一樣,含有許多澱粉,外食有吃到這些食物,記得要減少飯量,並且挑選原型或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可以讓營養更全面。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