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24 17:51

    健康網》10不良飲食習慣害短命! 吃太快、沒吃早餐都中

    葉立斌/核稿編輯早餐沒吃、晚上狂吃消夜,吃飯像打仗,5分鐘解決?小心這些飲食習慣,默默害短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粉專點名10不良飲食習慣,如吃過熱食物、醃製物恐引食道癌;暴飲暴食不利腸胃;吃太快攝取過多熱量、脂肪肝風險升;早餐沒吃、愛喝手搖不利血糖;吃太鹹易高血壓;隔夜菜恐藏黃麴毒素;太晚吃晚

  • 2025-04-05 10:14

    健康網》預防兒童肥胖4招 醫:均衡飲食、睡飽很重要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持續上升,該如何幫助孩子維持健康體態?書心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許書華在臉書提醒,兒童肥胖並非一夕之間形成,而是長期累積的生活型態所致,與其等到問題發生才介入,不如現在就開始,從飲食、運動、家庭共同參與、作息入手,陪孩子一起打造健康、有活力的未來。

  • 2024-10-27 14:25

    健康網》擺脫胃逆這樣做! 中醫:日常養好「7習慣」

    黃宜靜/核稿編輯許多人有胃食道逆流的毛病,泰昌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湯家誠表示,胃食道逆流和腸胃道的功能失調相關,除了中、西醫的治療外,日常習慣調整更為關鍵,如定時定量、口味清淡、專心用餐、捨棄刺激物、規律作息、情緒穩定,以及適度運動。中醫看肝、脾、胃 治腸道

  • 2024-10-24 15:38

    健康網》「糖化」害皮膚衰老! 醫教5招打造凍齡肌

    葉立斌/核稿編輯勤保養,皮膚狀況仍每況日下?可能是飲食習慣出問題!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吳銘鋐表示,高蛋白、高油的食物與糖結合,會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致皮膚變暗、色素沉澱和皺紋,同時也影響皮膚彈性、斑點!建議少吃高AGEs的食物、調整料理手法、吃抗氧化食物,並補充營養素,必要時也可透過醫學美容

  • 2024-10-19 14:07

    健康網》陳重文昔愛喝可樂體重破百 交保後瘦40公斤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北市議員陳重文在2024年3月涉台智光收賄案遭到羈押,在10月1日以8百萬交保,限制出境與住居,並用手機電子監控。近日他受訪表示,需等待司法結果,在這段時間會盡可能盡議員職責與地方服務,若與自身的案子相關之局處,將會迴避。

  • 2024-10-16 13:27

    1/4成人患高血脂症! 醫分享6成因+6預防建議

    翻開一般健檢抽血報告,血脂肪是很常見的異常項目之一,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張益華指出,據最新研究報告,台灣成人高血脂症盛行率約25.8%,約4名成人中有1人患高血脂,但其中僅約25%的患者接受適當治療和控制,顯見此病症多被漠視,患者對其認識與管理至關重要。

  • 2024-10-16 11:05

    5旬婦糞便潛血篩檢陽性 大腸鏡揪出原位癌切除

    台中1名50歲林姓婦女日前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結果呈現陽性反應,隨即至肝膽腸胃科就診,經安排大腸內視鏡檢查,在乙狀結腸處發現一個1.5公分的瘜肉,切片報告顯示為大腸原位癌,所幸及時切除乾淨,沒轉移到其它器官,也不需要化療,讓她鬆了一口氣,慶幸有做篩檢,強調一定會依照醫囑,定期回診追蹤。

  • 2024-10-16 05:30

    嗑鍋後右上腹劇痛 急性膽囊炎上身

    台中56歲黃姓婦人喜歡吃麻辣鍋及炸物,日前她與友人嗑完火鍋返家,右上腹突隱隱作痛,且疼痛感越來越明顯,趕緊就醫掛急診,檢查發現竟是膽結石阻塞膽囊,引發急性膽囊炎,醫師切除膽囊,果然揪出兩顆直徑達2公分的黑色大結石,讓她決定要啟動「少油人生」!

  • 2024-10-15 14:23

    婦人嗑鍋後右上腹痛 竟是膽囊炎取出2顆「黑粉圓」

    台中56歲黃姓婦人喜歡吃麻辣鍋及炸物,日前她與友人嗑完火鍋返家,右上腹突隱隱作痛,原以為休息就會好轉,不料疼痛感越來越明顯,趕緊就醫掛急診,檢查發現竟是膽結石阻塞膽囊,引發急性膽囊炎,醫師建議切除膽囊,果然揪出兩顆直徑達2公分,宛如黑粉圓的膽結石,讓她決定要啟動「少油人生」!

  • 2024-10-15 13:43

    逾8成胃癌是幽門螺旋桿菌惹禍 國健署5招保「胃」

    胃癌是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8位,有8成以上胃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國民健康署今(15日)分享保「胃」5招,協助國人從生活做起,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機率,降低胃癌的發生。國健署分享,保「胃」5招:第1招「健康飲食」,少吃醃製、煙燻食品及生食,多攝取新鮮蔬果,並可參考「我的餐盤」飲食建議。

  • 2024-10-14 14:17

    健康網》甩肉後陷復胖輪迴? 醫揭3大原因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是否有過歷經千辛萬苦減重後,隔一段時間又復胖的經驗?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發影片分享,他過去也是肥胖者,經常在減重與復胖之間掙扎,他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容易復胖的3原因,沒有養成正確飲食習慣、沒有規律運動習慣,以

  • 2024-10-14 05:30

    30歲胖男減重 逆轉糖尿病

    1位30歲出頭的男病人,3年前就醫時,體重130公斤,餐前血糖365mg/dL,血壓和血脂也都異常,確定罹患糖尿病。患者當下心情跌到谷底,陪同看診的朋友也嘲笑他。我告訴他,只要減重,配合藥物治療,狀況一定會改善。定期追蹤免服藥在醫師和糖尿病衛教師的鼓勵下,他開始改變飲食、每天運動2小時,現在體重是6

  • 2024-10-11 17:23

    健康網》想保腸道健康? 多攝取含益生菌、益生質食物

    葉立斌/核稿編輯腸道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對此,國民健康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指出,腸道不僅負責消化吸收,還與免疫系統、過敏反應及情緒調控密切相關。研究顯示,保持腸道健康不僅能抵禦病菌入侵、提升免疫力,還能增強精神與活力,應多攝取含益生菌和益生質之食物。

  • 2024-10-11 05:30

    每小時都跑廁所 26歲女師膀胱過動症上身

    26歲的陳姓國中女老師(化名)平時有喝咖啡及飲料的習慣,大學時代約每個小時到1個半小時內需要上廁所1次;當老師後,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她每節課後都會去上廁所。但有1次忙到忘記上廁所,嚴重的尿急感,讓她差點憋不住;在冬天時,頻尿也會變得更嚴重。

  • 2024-10-10 20:28

    健康網》連續血糖監控好簡單? 醫拿香蕉實測結果竟不同

    羅碧/核稿編輯連續血糖機能時時刻刻監測血糖變化,不過同樣的食物,在不同情境下,血糖會呈現不同變化,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分享他的實測,在早上胰臟還沒開機時,香蕉讓血糖暴衝,但在胰臟開機後,晚上吃香蕉時,血糖就很穩定。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指出,想要科學化測量血糖不是裝上

  • 2024-10-10 18:51

    健康網》「外食攻略」健康還不胖! 先吃蔬菜 再換它們

    羅碧/核稿編輯許多人都是外食族,但外食很難控制熱量,且需要的營養素也常常不足。好食課營養師葉若懿在臉書專頁「葉若懿/Chloe 營養師」發文分享外食健康攻略,避免炒飯、燴飯等高油類主食;攝取充足蔬菜;肉類選瘦肉或海鮮;用湯去除油脂;調整進餐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最後是水果。

  • 2024-10-10 17:04

    健康網》他「飲食清淡」膽固醇卻飆到200 醫一聽菜單搖頭

    葉立斌/核稿編輯1名30歲男子,感覺脖子緊、不舒服就醫,檢查發現,低密度膽固醇達180mg/dl,超過正常值上限,經吃藥、調整飲食1個月,低密度膽固醇竟不降反升,飆到200。醫師一問之下才發現,男子自認的清淡飲食是飯、麵、水果,屬高醣分食物,難怪膽固醇會變高,趕緊請營養師調整菜單,在藥量不增之下,調

  • 2024-10-07 09:33

    健康網》發泡錠適量喝! 食藥署:過量恐腎結石

    沈莉馨/核稿編輯針對許多人愛喝的發泡錠補充劑,食藥署在其臉書粉絲專頁「食用玩家-食藥署」上發文提醒,雖然看著發泡錠在水中滋滋冒泡,然後咕嚕咕嚕喝下確實療癒,但仍需注意適量飲用,避免過量攝取礦物質,進而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食藥署指出,發泡錠可能含有大量鈣、磷等礦物質,這些成分若攝取過量,且未被身體充

  • 2024-10-03 05:30

    不是有篩過就好 大腸癌初期無症狀「定期篩」揪病兆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大腸癌不管發生率或死亡率,一直位居所有癌症前3名。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不容易早期診斷,一旦出現症狀,通常是比較晚期、比較嚴重。唯有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提高大腸癌的治癒率。大腸癌的發生可分為基因變異及環境因素兩大原因。環境因素包括飲食生活習慣的西化及環境污染,

  • 2024-10-02 16:21

    健康網》「3耳穴」助減肥! 中醫:按「它」可抑制食慾

    葉立斌/核稿編輯按壓耳朵穴道還可以減肥?澄品中醫診所中醫師陳詩潔在臉書專頁「澄品中醫」發文分享讓食慾降低的3個耳穴:首先,「渴點」可以減少飲水過多所引起的水腫;「飢點」可以抑制過度的食慾;「耳神門」可以緩解壓力和焦慮,避免暴食的情況發生。降低食慾3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