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時都跑廁所 26歲女師膀胱過動症上身
文/蔡樹衛
26歲的陳姓國中女老師(化名)平時有喝咖啡及飲料的習慣,大學時代約每個小時到1個半小時內需要上廁所1次;當老師後,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她每節課後都會去上廁所。但有1次忙到忘記上廁所,嚴重的尿急感,讓她差點憋不住;在冬天時,頻尿也會變得更嚴重。
陳老師在今年轉任導師後,每半小個時就需要上廁所,讓她非常困擾,經輾轉介紹來到門診接受治療,排除了感染、結石、腫瘤等疾病,原來是膀胱過動症。在接受門診的衛教及幾次的藥物的治療後,解決了困擾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喝水「少量多次」 落實排尿訓練
膀胱過動症會因喝飲料、氣溫變化及壓力等原因,導致症狀加劇,建議有膀胱過動症困擾者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調整
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的水分,相對容易產生頻尿,可以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再依據本身的活動量來調適水量;咖啡、茶、酒精、含糖飲料、柑橘類水果及飲料、高糖及辛辣食物等,會加重尿急感覺及頻尿的狀況,應儘量避免。
研究顯示,溫度越低,發生膀胱過動症的機率也會越高,這是因為身體感受到低溫時,會經由神經傳導使膀胱變得較平常更為敏感,甚至產生不自主地收縮,使膀胱過動的症狀更為明顯,適當的保溫會讓症狀緩解。
壓力會在無形中影響自律神經系統或泌尿道神經系統,變得比較敏感、頻尿,尋求適當的紓壓方式,或求助身心科專家。
另外,透過排尿訓練(建議與醫師討論,以憋尿來改善生理時鐘及調整排尿習慣)、養成定時排尿習慣(通常能減少尿急感)也可以達到緩解;體重過重者應透過適當的運動及減重,有助於改善膀胱過動症狀。
若行為治療無法緩解,可以跟醫師討論,看是使用藥物或是侵入性的治療方法,處理頻尿和急尿的問題。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