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3 20:59
健康網》從懷孕10週起 4種「胎教」陪寶寶感受世界
羅碧/核稿編輯雖說「胎教」和寶寶的智力發展沒有明確的醫學證明,但板橋菡生婦幼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情緒胎教比想像中更重要,透過飲食胎教、撫摸胎教、聲音胎教和光照胎教,簡單的小互動可以讓寶寶受到媽媽滿滿的愛意。嚴絢上在「率直的療癒系女醫 婦產科 嚴絢上醫師|新北板橋 產檢 子宮鏡 微創手術」指出,
-
2025-04-10 18:45
健康網》秋葵超百變!濃湯、燉菜異國風味輕鬆做
沈莉馨/核稿編輯黏黏滑滑的秋葵,高纖低卡又顧胃,是許多家庭的家常菜,除了簡單汆燙外,還有其他料理嗎?農糧署分享各國秋葵美食,如我國常製成秋葵豬肉捲、日本將秋葵與山藥泥結合成秋葵山藥泥、美國將秋葵、肉、海鮮等材料製成濃湯、印度「秋葵瑪薩拉」,則是將秋葵製成咖哩料理,甚至到了阿拉伯、中亞,將秋葵、羊肉及
-
2025-04-01 17:30
健康網》30分鐘內吃完飯是「吃太快」 專家:恐腹脹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人關心怎麼吃最健康,但吃的速度也尤其重要。專家提醒,若你是吃飯速度很快的人,恐導致腹脹或消化不良。至於減緩吃飯速度,首要之務當然是關閉電視與手機。接著增加嚼食次數並認真享受味道,便能降低進食速度。外媒《My journal courier》報導,美國克里夫蘭行為健康中心醫師雷斯里
-
2025-03-29 18:20
健康網》花粉恐害你口臭 日醫:預防口臭很簡單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口臭流血恐牙周病 醫點高風險族群 孕婦、糖友上榜葉立斌/核稿編輯日本的櫻花季到來,不少日本人與台灣人皆很興奮地想要賞櫻,然花粉造成的可不只是過敏症狀,例如流鼻水或眼睛泛紅流淚,甚至可能造成口臭!因為過敏造成流鼻水時需要用口呼吸,然這會造成口乾,如此一來細菌容易孳生,就會口臭。
-
2025-03-20 05:30
《健康充電站》食道癌講座
台大醫院3月21日下午2時至4時,在該院兒童醫療大樓B1視聽講堂(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8號)舉辦食道癌講座,分別由腫瘤醫學部醫師郭弘揚主講「免疫治療:晚期食道癌的新希望」;營養室營養師林秀娟主講「食道癌病友的營養照護」。報名電話:(02)2356-2098 癌症資源中心。
-
2025-03-09 19:10
健康網》運動後吃蛋白質或醣類? 營養師曝「飲食安排表」
沈莉馨/核稿編輯運動風氣漸盛,想要順利「減肥」,除了規律運動外,運動前後的飲食也不可忽略!對此,營養師鄭玲君整理出運動前後飲食安排,首先運動時千萬別空腹,建議運動前2小時吃些易消化的澱粉、30分鐘前再吃點能量棒或少量水果;並於運動後的「營養黃金補充期」,也就是30分鐘內,攝取蛋白質、適量醣類食物,幫
-
2025-03-09 10:41
飲食決定老化速度? 雙胞胎研究揭關鍵因素
1項針對雙胞胎的研究發現,飲食習慣對生理老化速度有顯著影響,當蔬果攝取不足,卻愛吃速食與高糖飲食,可能加速生理老化,反之,健康飲食則有助延緩老化。生理老化速度與實際年齡未必一致,當生理老化超前時,疾病與早逝風險會增加。近期研究指出,年輕人若長期蔬果攝取不足,卻大量食用紅肉、加工肉品、速食與含糖飲料,
-
2025-03-08 17:26
健康網》22萬人飲食研究 發現:少吃奶油減死亡風險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項研究指出,若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性奶油,可降低癌症與心臟病的風險,更可延長壽命。這項研究分析超過22.1萬名成年人,透過長達數十年的追蹤調查,發現奶油攝取量最高者與奶油攝取量最低者相比,死亡風險高出15%。同時植物油攝取量最高的人們,死亡風險降低16%。
-
2025-03-03 21:01
健康網》反覆胃痛別光吃胃藥 長期慢性胃炎恐惡化成癌
羅碧/核稿編輯不少人胃痛就會趕快吃胃藥止痛,但醫師提醒,胃痛代表胃發炎,長期服用胃藥,不僅可能改變胃部酸鹼值,使得腸胃道菌叢失衡,長期慢性胃炎還可能惡化為胃癌!因此,及早釐清胃炎成因,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是養胃重要的一步。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指出,當皮膚受到刺激、病菌感染會出現發炎、紅腫傷口,
-
2025-03-03 19:29
健康網》缺牙不只影響外觀 失智風險增、體重失衡
羅碧/核稿編輯別以為缺牙沒關係,是小事,馬偕紀念醫院口腔醫學部贗復科主任黃文馨指出,研究發現,缺牙的數量越多,生活品質越差,其中缺後牙影響咀嚼功能,缺前牙則影響社交與心理健康。缺牙患者相較沒有缺牙的人,發生認知障礙的風險為1.48倍、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為1.28倍。然而研究也發現,適時的假牙贗復可能有
-
2025-02-21 16:05
健康網》肉桂正確吃抗發炎 專家:這些人不宜!孕婦上榜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肉桂」抗寒好選擇! 可做成「3飲食」暖身葉立斌/核稿編輯歐美常見香料「肉桂」經常在餅乾或咖啡等點心中見到,不少人對於其味道感到排斥,卻有很多人喜愛。中醫師說明,肉桂具有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糖等功效,但因為肉桂屬「大熱」,若是孕婦或月經不正常,有慢性病者須向醫師諮詢後斟酌食用。
-
2025-02-19 05:30
《健康充電站》營養講座
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賴秀怡2月26日下午2時30分至3時30分,於該院本館7樓視訊會議室(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80號)主講「養出長輩好口福:咀嚼吞嚥困難的飲食製備」營養講座。本活動需事先報名,報名專線:(02)2708-2121轉1681、1682。
-
2025-02-14 20:22
健康網》這些食物傷肌膚!中醫揭6大NG飲食:過多甜食易長痘
羅碧/核稿編輯明明保養沒少做,肌膚卻還是暗沉、長痘、乾燥無光?問題可能出在「吃錯食物」!台北潤中醫診所院長艾莉絲醫師在臉書專頁「艾莉絲學姊 中醫皮膚科專科醫師」發文指出,辛辣、油膩、過甜、生冷、酒精、高鹽等6種食物都會讓肌膚狀態每況愈下。辛辣致發炎 高鹽會水腫
-
2025-02-13 15:21
痛風根源是它!研究:基因影響遠勝飲食
痛風的成因,過去被認為與飲食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但一項納入260萬人的大規模國際研究,卻揭示了不同的真相:「基因」才是痛風發病的主要因素。這項刊登於《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期刊的研究,顛覆了傳統認知。痛風與體內普林(purine)代謝失常息息相關。普林是DNA和RNA的重要
-
2025-02-08 18:01
健康網》對抗寒流這樣吃!營養師:優質蛋白可維持體溫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氣溫驟降,許多人選擇以火鍋來暖身,不僅簡單方便,還能均衡攝取多種營養。營養師陳冠蓉說明,在選擇火鍋食材時,可多選擇原型食材,如瘦肉、豆製品與大量蔬菜,並避開麻辣鍋湯底、加工丸子類,減少身體負擔。此外,對抗寒流也要適量補充蛋白質,如茶葉單、堅果、毛豆等食物,不僅能增加飽足感,也能維
-
2025-02-07 14:51
健康網》想顧健康! 為何飲食比運動更重要?學者提5點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社會養生風氣漸盛,許多人都在提倡要規律運動,雖然運動很重要,但飲食其實更重要!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專頁指出,「飲食是健康的根本,運動是輔助。」他解釋,飲食能提供能量、控制熱量消耗、維持健康基礎,正確飲食還能穩定血糖;飲食根本顧好後,再結合運動,才是促進健康的黃金組合。
-
2025-02-06 11:03
健康網》染諾羅病毒不只能吃粥 營養師列5建議好更快
葉立斌/核稿編輯春節期間吃吃喝喝,門急診腹瀉人數就診創下6年同期新高!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過年到開工前後上吐下瀉還發燒,不舒服2到3天,要當心恐是諾羅病毒上身。罹病患者建議少量多餐、多補水;食用清淡易消化的清粥、饅頭;補充電解質如運動飲料、冬瓜茶;暫停咖啡因、酒精、乳製品;避免過度調味等。
-
2025-02-05 13:23
健康網》肌肉痠痛又高燒小心流感 維生素D、鋅4營養抗感染
葉立斌/核稿編輯受藝人「大S」徐熙媛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的消息衝擊,國人搶打公費流感疫苗,也有不少民眾因身體不適到院所驗流感。營養師劉于慈表示,流感及一般感冒雖然都有咳嗽、流鼻水、喉嚨痛,不過最大差異在流感同時會有肌肉痠痛及發高燒。建議民眾接種疫苗之外,平時也可從飲食中多攝取Beta葡聚糖、益生菌、鋅
-
2025-01-26 11:34
氣泡水助減重? 研究:效果微弱 難取代健康飲食和運動
氣泡水能幫助減重嗎?《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營養、預防與健康》(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於22日發表的一篇新分析,氣泡水可能透過稍微增強葡萄糖的吸收和代謝,進而輔助減重。然而,此效果非常微弱,無法取代均衡飲食和
-
2025-01-22 13:27
3年害5千人上吐下瀉! 專家教年菜保存避免「諾羅病毒」威脅
「一人中獎全家共享」的諾羅病毒,向來是食物中毒禍首,光是過去3年就有437件諾羅病毒食物中毒案、造成超過5千人上吐下瀉,而秋冬是諾羅病毒的高峰期,尤其下週就是春節,準備年菜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家中招。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2日)提醒,準備年菜應適量,食物保存避開細菌生長危險溫度帶「7℃至60℃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