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24 05:30

    91歲嬤置換人工膝關節 可爬樓梯能深蹲

    91歲的陳阿嬤長年務農,雙膝關節嚴重退化,去年底痛到幾乎不能走,每週都到診所打止痛針,效果有限,由於她罹患「三高」還心律不整,擔心手術有風險,醫師會同其他科別先治療心臟問題,評估後確認穩定,因此為她進行手術。阿嬤術後恢復良好,不僅可以爬樓梯,還能深蹲,預計參加5月白沙屯媽祖遶境活動。

  • 2025-04-17 16:00

    99歲擺脫輪椅 南投醫院增生治療重拾老翁行動力

    南投99歲康姓老爺爺,因為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長期飽受疼痛與行動不便所苦,幾乎到了需依賴輪椅的地步,經接受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醫療團隊增生治療,不用動手術,老爺爺的行動能力顯著改善,現已能依靠拐杖行走,不用再仰賴輪椅,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 2025-04-05 08:30

    健康網》退化性關節炎蹲下卡卡 營養師推關「健」9營養

    葉立斌/核稿編輯長期關節卡卡,小心退化性關節炎!營養師高敏敏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容易併發肌少症、肥胖、憂鬱、心血管疾病等。建議補充9種營養,像是含Omega-3食物如鮭魚、柑橘類如柳橙、類胡蘿蔔素如南瓜、維生素C如芭樂等;另要避免精製糖、含糖飲料、點心、過多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牛油和加工、醃製食品。

  • 2025-04-01 05:30

    清明祭祖跪出膝腫痛 3式伸展運動可舒緩

    65歲張先生有退化性膝關節炎,清明節前夕祭祖因長時間維持跪拜姿勢,膝關節竟出現劇痛,蹲站過程中還會發出聲響。對此,物理治療師提醒,若忽視不理會膝蓋或腰部的疼痛,將會增加跌倒風險,並示範3式運動,藉伸展和訓練相關肌群幫助舒緩疼痛。高雄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林沛均表示,以張先生的情況來看

  • 2025-03-26 05:30

    保養關節 運動、減重勝於吃保健食品

    1名67歲男子長期左腳踝疼痛,每走一步都疼痛不已,嚴重影響日常步行,就醫後確診為左腳踝退化性關節炎晚期,並伴隨骨刺,半年前接受全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後,目前恢復良好。踝關節炎+骨刺 步步都疼痛置換全人工踝關節 恢復良好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表示,坊間有許多關節保健食品,很多病人都會詢問「吃什麼比

  • 2025-03-25 13:42

    保養關節吃什麼最好? 醫:運動、減重勝於保健食品

    坊間常見各類關節保健食品,許多民眾到骨科就醫時,常詢問醫師「吃什麼比較好?」。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表示,最好的方法還是運動、減重,勝過吃保健食品。台南市一名67歲男子,長期左腳踝疼痛,每走一步就嚴重疼痛;就醫後確診為左腳踝退化性關節炎,並伴隨骨刺。由於病情已達晚期,在接受全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

  • 2025-03-19 05:30

    慢性肌腱炎發作 震波治療緩解疼痛

    52歲陳先生喜歡打羽球,曾因殺球用力過猛而手肘不適,休息幾天就恢復,他一度不以為意,近日掃墓時節,他一連趕了幾場祭拜,除草、整理墓地後,右肘外側劇烈疼痛,連開門都痛到受不了,前往醫院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長期累積引發的慢性肌腱炎,安排震波治療後大幅緩解,讓他不再痛了。

  • 2025-03-17 21:53

    健康網》膝蓋退化痠痛卡卡 中醫:按穴加藥浴顧筋骨

    沈莉馨/核稿編輯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人退化性膝關節炎盛行率約15%,大約是350萬人次,而停經後的婦女,其盛行率比同齡男性普遍。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羅仕寒指出,中醫看膝退化性關節炎可分正虛和邪實,透過中醫藥、針灸能緩解症狀;居家保健建議避免過度勞累、體重過重,也可按摩穴道加藥浴來改善循環。

  • 2025-03-13 10:44

    7旬翁退化性關節炎 下肢變形難行!單腔式關節置換助他行走

    79歲蘇先生有多重慢性病,幾乎每天藥不離身,近年來他覺得左膝時有疼痛僵硬與腫脹,無法久站,起初以為是疲勞或肌肉拉傷,卻越來越嚴重,最後下肢變形,下樓需緊抓扶手才不會跌倒。他到診所檢查,確定是骨關節炎,做幾次增生治療,效果不明顯、且其腎功能不好,無法長期服藥止痛,診所醫師建議他轉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 2025-03-11 20:58

    健康網》膝蓋痛可能是內側皺壁症候群 中醫點名這些運動

    羅碧/核稿編輯很多人膝蓋疼痛就以為是退化性或風濕性膝關節炎,中醫師王大元指出,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為膝蓋內側反覆摩擦,造成的內側皺壁症候群,如果你喜愛路跑、打籃球、踢足球、重訓或騎腳踏車,更容易發生內側皺壁症候群。王大元在臉書專頁「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說明,皺壁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殘留在膝關節滑膜腔中,

  • 2025-02-26 09:43

    搬磚蹲下如棒球選手! 86歲嬤置換3次人工關節

    2026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在昨(25)日剛結束,台灣隊順利搭上正賽末班車。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任王芳英表示,棒球選手髖關節穩定度若控制不夠好,會影響手肘健康,使用過度、受力不平均便會受傷,等到年紀大逐漸磨損,疼痛感便會加劇。王芳英舉例,一名86歲的婦人,因年輕在工地搬磚、晚年種香菇工作

  • 2025-02-10 10:30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3招自救避免關節卡卡

    退化性關節炎一般在60歲以後開始出現,但是近來有年輕化的趨勢,1名40歲婦女早上起床時,關節總覺得卡卡的,走路時,偶爾還會聽到關節發出聲音,經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建議應趁早從體重控制、運動、吃富含膠質食物等3招,可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及預防惡化。

  • 2025-02-09 21:10

    健康網》騎自行車易退化性關節炎? 研究:風險反較低

    沈莉馨/核稿編輯天氣變冷,膝蓋卡卡,上下樓梯便痠痛,讓許多長輩不想運動,也不敢騎自行車;對此,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發文指出,研究顯示,相較於不騎自行車的人,長期習慣騎自行車者,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反而較低。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因為關節、韌帶、肌腱長期不當或是過度使用,或者因為外傷而導致

  • 2025-01-13 10:55

    7旬婦雙膝關節退化 醫提醒:姿勢不良、體重增負荷

    彰化73歲黃女士雙膝疼痛近10年,一次國外旅行突然疼痛難耐,返國檢查已至第3期退化性關節炎,經在高雄進行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又能開心到處旅遊。醫生呼籲,調整姿勢正確及維持理想體重,可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副院長簡松雄指出,黃女士喜愛與朋友到過內國外各地旅遊,因需久站久走,雙膝疼

  • 2025-01-09 20:10

    健康網》1表看懂4種關節炎差異! 醫:「它」好發女性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是否常常感覺關節疼痛、僵硬,卻不知道是哪一種病症?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分享常見的4種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50歲以上的長者;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30-50歲女性;痛風性關節炎,好發於中年男性;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青年男性,並一一說明它們發病年齡、常見症狀、發病原因、

  • 2025-01-02 17:32

    換人工關節併發慢性骨髓炎 高壓氧擺脫疼痛

    69歲的謝姓婦人10年前做人工關節置換,但10年來左膝還是腫脹疼痛,歷經7次清創手術未見改善。日前被衛福部彰化醫院診斷為慢性骨髓炎,為謝女士申請了健保的40次高壓氧治療;經10次治療後已解除疼痛,並能平緩行走。謝婦因農務工作經常彎腰、跪地,導致膝蓋疼痛,10年前被確診為重度的退化性關節炎,進行雙膝的

  • 2024-12-26 20:32

    健康網》膝蓋痛還喀喀響? 6指標中3項代表老化報到

    沈莉馨/核稿編輯退化性膝關節炎不只是老人家及停經婦女的專利!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育葳指出,運動傷害、體質過重都容易使關節軟骨磨損,造成關節退化提早到來。若有膝蓋疼痛且伴隨下述6點中的3點以上,表示膝關節已出現老化現象。包含:年齡大於50歲、早晨起床膝關節僵硬少於30分鐘、活動時發出聲響、壓痛、腫大

  • 2024-12-25 20:29

    健康網》採菇農婦手指長骨刺 關節痛腫變形難握拳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60歲採菇農婦因手指關節疼痛求診,3年後又因農忙手指關節腫脹疼痛復發,尤其右手中指,靠近指甲以及中間的2處關節又紅又腫,甚至早晨起床時很難握拳,經再度就醫確認是手指長骨刺。台中榮總埔里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許伯爵提醒,過度勞動可能造成關節提早退化,若持續勞損可能會更加惡化!

  • 2024-11-04 20:31

    健康網》長者膝痛常見4原因 醫授5動作強化行動力

    羅碧/核稿編輯膝痛是很多長者的困擾,常見膝痛原因包括關節隨年齡增長而逐漸退化、關節炎、過度使用膝蓋,以及體重過重等4個原因。亞東醫院骨科醫師吳凱文指出,緩膝蓋退化並減少疼痛有3個方法,分別是維持適當體重、進行低衝擊運動,以及選擇當的鞋子,同時也提供5動作緩解膝痛,強化長者行動力。

  • 2024-10-21 05:30

    90歲嬤換人工關節 重拾行動力不嫌晚

    隨著平均壽命延長,如何提升老後的生活品質是重要議題。社區中或許可見到70多歲的銀髮族因關節退化而走路緩慢、時走時停,卻也不乏高齡90歲長輩仍步履穩健。診間曾有1名年逾90歲的阿嬤,在家人陪同下來評估更換膝關節。她過去因膝蓋疼痛、無力,成天在家不願出門,但曾孫出生後,希望多陪曾孫四處旅遊,下定決心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