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5-10 13:07

    母親節小心骨鬆 恩主公醫院骨密度與肌少症宣導、免費篩檢

    適逢母親節前夕,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今(10)日舉辦「骨鬆日─ 三鶯動起來 固骨不鬆散」健康活動,現場除骨密度與肌少症免費篩檢,院長黃信彰指出,台灣60歲以上民眾大約有兩成罹患骨質疏鬆,尤其是女性停經後族群盛行率更高,有時甚至超過三成,所以要「高鈣曬太陽」,除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平時更應定期檢查

  • 2025-05-07 17:24

    不用花大錢算命!「握力測試」助你評估百歲機率

    葉立斌/核稿編輯想知道自己能否長壽「吃百二」?不必花費巨資進行高科技掃描,一個簡單的握力測試或許就能預測。英國德比大學(University of Derby)肌力研究員戴維森(Joshua Davidson)指出,握力正成為評估健康與長壽潛力的可靠指標,受到學界廣泛認可。

  • 2025-05-06 12:38

    咖啡不僅提神! 研究:或能強化年長者體質

    黃宜靜/核稿編輯您早晨那杯咖啡,或許不僅僅是提神。1項追蹤逾千名年長者長達7年的最新研究顯示,較高的咖啡攝取量與「虛弱」(frailty)風險降低顯著相關,為咖啡如何支持健康老化提供了新證據。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這項發表於《歐洲營養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日規律飲用4至6

  • 2025-04-22 15:44

    過半國人維生素D不足! 醫授補充撇步

    根據2005-200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國人平均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為20.4ng/ml(正常值30以上),超過5成國人維生素D含量不足(低於20)。郭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區錦豪指此營養素不足,多數沒有症狀,是隱形的健康危機,要教大家有效補充維生素D的撇步。

  • 2025-04-22 05:30

    「肌少症」悄悄上身 半百婦爬沒兩層樓就腿軟

    今年50多歲剛升格當阿嬤的「阿珠姨」,發現自己才爬2樓就氣喘吁吁,甚至「連孫子都快抱不起來」,日前散步時還突然腳軟癱摔在地,子女陪同就醫,才驚覺竟患有「肌少症」,讓她頻問醫師「我真的老了嗎?」,醫師則提醒,肌少症非年長者專利,建議平時多走、多站、健康吃,才能保有良好肌耐力。

  • 2025-04-21 17:23

    5旬婦提菜手痠爬樓梯腿軟 竟是肌少症上身

    今年50多歲才剛升格當阿嬤的「阿珠姨」發現自己才爬上2樓就氣喘吁吁,甚至「連孫子都快抱不起來」,日前散步時還突然腳軟癱摔在地,子女不放心陪同就醫,才驚覺竟患有「肌少症」,讓她頻問醫師「我真的老了嗎?」醫師則提醒,肌少症非年長者專利,建議平時多走、多站、健康吃,才能保有良好肌耐力。

  • 2025-04-18 13:20

    新加坡1/5人口為長者!長庚科大與新加坡陳篤生醫院 關心人口老化

    桃園市龜山區長庚科技大學高齡暨長期照護研究中心,與新加坡陳篤生醫院的老人醫學研究機構(Institute of Geriatrics and Active Ageing)合作,共同關心高齡肌少症與社會衰落等議題,長庚科大高照中心主任王琤說,新加坡與台灣人口老化問題極為相似,陳篤生醫院在整併不同機構中

  • 2025-03-31 13:28

    護骨逆齡靠自己! 骨科醫巡迴全台推預防醫學「誓久久」

    中華民國女性健康運動協會舉辦「2025健康快樂」系列講座,理事長何智群與常務監事鄧琇文邀請全台百大骨鬆醫師陳建宏北上向台北市東區會員們發表「堅固每一步:骨質健康的秘密」專題演講,近400名聽眾擠爆會場。陳建宏說,這是他全台巡迴個人第499場公益演講,表達「誓久久」推廣預防醫學的信念。

  • 2025-03-30 14:34

    健康網》肌力鍛鍊老當益壯! 國健署相揪5動5健康

    黃宜靜/核稿編輯健康老化「肌不可失」!國民健康署表示,想要健康的老化,肌力鍛鍊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分享5招動作,包括:往上伸懶腰、左右彎個腰、轉體抬個腿、原地踏步及雙手梳梳頭,簡單日常動作,動得安全又健康。長者出現3徵兆 小心肌少症上門

  • 2025-03-24 19:50

    健康網》7旬翁跌倒骨折腦震盪 醫示警「老人殺手」惹禍

    沈莉馨/核稿編輯1名70歲老翁因浴室跌倒而緊急送醫,醫師診斷為髖部骨折合併腦震盪,在加護病房住了1週病情才穩定。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提醒,這不是單純的「年紀大不小心」,而是長期肌肉流失造成的肌少症,使身體虛弱、平衡變差,才釀成這場危機。為預防、改善肌少症,建議選擇合適運動、吃夠蛋白質,及補充維生素D

  • 2025-03-16 20:41

    健康網》常軟腳跌倒小心肌少症 運動搭2大營養來預防

    沈莉馨/核稿編輯肌少症好發年長族群,不僅降低生活品質,還可能發生跌倒意外。好食課營養師Christina楊婷貽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指出,肌少症常有握力下降、重物提不動、容易軟腳甚至反覆跌倒等症狀。預防上除了運動,還可提高蛋白質攝取,如肉類、雞蛋、豆製品等;以及補充維生素D,可透過日曬或日曬過的香

  • 2025-03-08 16:39

    健康網》久坐小心肌少症! 學者授4招來改善

    葉立斌/核稿編輯長時間在辦公室或家中工作,可要小心久坐導致肌少症!營養學者洪泰雄於臉書發文指出,久坐會導致肌肉分解增加、血液循環變差、降低肌纖維活性、影響粒線體功能,進而導致肌少症,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建議每30到60分鐘起身活動、增加阻力訓練(每週2至3次重訓)搭配有氧運動、補充足夠蛋白質,減少久

  • 2025-03-03 05:30

    超高齡社會來臨 運動增肌強化心肺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14%、20%,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及「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的變遷,對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有重大及深遠的影響。台灣早在1993年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並於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台灣因民眾平均壽命延長、生育率下降,

  • 2025-02-12 16:46

    健康網》口腔衰弱增加失智、肌少症風險 牙醫教6指標評估

    葉立斌/核稿編輯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機能也會逐漸退化,而「口腔衰弱」是老化過程中常見的現象之一。良品牙醫診所牙醫師葉昭孝指出,口腔衰弱可能增加跌倒、肌少症、認知功能異常等風險。有6項指標可以幫助判斷,包含咀嚼能力是否下降、咬合力是否下降、舌壓是否降低、唾液腺分泌是否減少、吞嚥功能是否下降、是否有良好

  • 2025-01-31 10:15

    過年返鄉帶長者動起來 復健醫籲「重訓別亂做」

    過年期間不少民眾回家探望長輩,也會關心老人家的身體情況。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張智雅建議,可以和長者一起做簡單的居家運動,不只讓老人家動起來,也能增進彼此間的互動與交流,但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讓長輩做太困難的重訓動作,否則不只容易受傷、缺乏成就感外,也很難養成運動的習慣。

  • 2025-01-27 14:30

    健康網》彎腰、跪下倍感吃力? 小心「力弱症」跌倒、死亡風險增

    羅碧/核稿編輯如果1個成年人無法舉起4-5公斤左右的物品,或是因為肌肉力量下降,無法進行彎腰或是跪下等動作,則很高的機會是有「力弱症」的問題。醫師提醒,力弱症的患者,通常年齡較肌少症者為輕、BMI指數較高、走路速度較慢、甚至有更弱的握力,且容易同時合併高體脂肪與粗腰圍等代謝症候群指標異常的問題。。

  • 2025-01-20 05:30

    銀髮族「肌不可失」 營養均衡培養好食力

    每天都有許多長輩因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問題,前來醫院設的慢性病營養諮詢門診,接受飲食諮詢,隨著少糖、少鹽、少油的飲食調整,長輩的進食量逐漸減少,過度限制伴隨飲食失衡,肌肉量也默默消失。每天至少攝取5蔬果 延緩老化大家不可忽視「食力」(攝取足夠營養的能力),充足的營養支持是長輩健康的根基,呼

  • 2024-12-17 05:30

    老翁肌少症走不穩 可從飲食改善體力

    76歲林姓老翁因牙口狀況不佳,導致進食意願下降,走路步伐不穩容易跌倒,讓他幾乎足不出戶,直到去醫院營養諮詢門診接受糖尿病飲食諮詢時,營養師赫然發現他疑似有肌少症,建議從飲食著手改善體力,經過半年調養逐漸增強腿部肌力,已恢復自行去逛大賣場,讓他開心享受健康生活。

  • 2024-12-16 15:00

    7旬翁步伐不穩易跌恐「肌少症」 營養師教「這樣吃」

    76歲林姓老翁,近來因牙口狀況不佳,導致進食意願下降,走路步伐不穩容易跌倒,讓他幾乎足不出戶,近日到醫院營養諮詢門診進行糖尿病飲食諮詢時,營養師赫然發現他疑似有肌少症,建議從飲食著手改善體力,經過半年調養逐漸增強腿部肌力,已恢復自行去逛大賣場,讓他開心享受健康生活。

  • 2024-12-02 10:46

    逾40歲肌肉量每10年少8% 醫籲「這麼做」防肌少症

    隨著人口老化,肌少症成為影響高齡者生活品質的重要隱憂。台南市立醫院骨科醫師張浩銘表示,肌少症是指隨著年齡增長,全身骨骼肌的質量和力量逐漸減少,可能導致生活品質下降、甚至無法自理。他強調,早期診斷與介入治療是避免肌少症導致重度失能的關鍵。張浩銘指出,30歲是肌肉巔峰期,但40歲之後每10年肌肉量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