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骨逆齡靠自己! 骨科醫巡迴全台推預防醫學「誓久久」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中華民國女性健康運動協會舉辦「2025健康快樂」系列講座,理事長何智群與常務監事鄧琇文邀請全台百大骨鬆醫師陳建宏北上向台北市東區會員們發表「堅固每一步:骨質健康的秘密」專題演講,近400名聽眾擠爆會場。陳建宏說,這是他全台巡迴個人第499場公益演講,表達「誓久久」推廣預防醫學的信念。
台南骨科診所醫師陳建宏指出,當超高齡社會成為台灣現在進行式,骨科的慢性病,從退化性關節、退化性脊椎病變,到骨質疏鬆帶來髖部或脊椎壓迫性骨折等併發症日漸增加,使得漸進性的失能、臥床個案漸增。
陳建宏感嘆地說,會前來骨科看診的患者多半會跟醫生抱怨1個字「痛」、2個字「無力」。臨床上「痛」可以透過吃藥、打止痛針、復健,必要時接受手術治療。但「無力」的患者對醫師而言,真的是無能為力,畢竟「肌少症」最主要的治療還得適當的阻力訓練配上高蛋白補充。
臨床上疼痛的成因,除了物理性病因像是壓迫與關節組織受傷等,其實還涵蓋了心因性原因,像是情緒低落與焦慮。台中榮總身心科醫師陳韋伶表示,針對有些對止痛藥反應有限的慢性疼痛患者,治療時會加入抗憂鬱與抗焦慮的情緒治療藥物,與原來的止痛藥合併成更全面,且適合該患者的量身訂作止痛處方。
這種類似雞尾酒的疼痛控制藥單,往往會達到最佳的止痛功效,除了可避免止痛藥長期且過度服用,產生肝腎功能傷害的問題外,也才真正能提升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品質,達到情緒與睡眠都穩定的情況,確切處理疼痛問題。
推廣預防醫學「誓久久」的陳建宏,這些年在全台灣巡迴演講已累積高達499場,他不斷鼓勵每1名聽眾努力維持現狀外,更要找到活得更好的「動機」,尤其65歲的長者,大多不必再為子女的教育煩惱,自身也有點積蓄,應該好好善待自己,認真的把骨關節、肌肉顧好,過上不失能的人生。期待透過疼痛控制下的肌力訓練,達到所謂的逆齡人生、活躍老化。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