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口腔衰弱增加失智、肌少症風險 牙醫教6指標評估

2025/02/12 16:46

牙醫師指出,牙菌斑、牙結石堆積,會影響口腔健康,如果長輩因為牙齒缺失或活動假牙不穩定,而減少刷牙與口腔清潔的次數,可能加速口腔衰弱;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牙醫師指出,牙菌斑、牙結石堆積,會影響口腔健康,如果長輩因為牙齒缺失或活動假牙不穩定,而減少刷牙與口腔清潔的次數,可能加速口腔衰弱;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機能也會逐漸退化,而「口腔衰弱」是老化過程中常見的現象之一。良品牙醫診所牙醫師葉昭孝指出,口腔衰弱可能增加跌倒、肌少症、認知功能異常等風險。有6項指標可以幫助判斷,包含咀嚼能力是否下降、咬合力是否下降、舌壓是否降低、唾液腺分泌是否減少、吞嚥功能是否下降、是否有良好口腔衛生。

葉昭孝在臉書粉專「醫人也醫心,看牙超暖心 - 暖男牙醫葉昭孝」發文分享,他經常在診間遇到長者因口腔問題而影響飲食、說話甚至心理健康,那麼,要如何知道家中長輩是否正面臨口腔衰弱?他分享以下常見評估指標,提供民眾參考:

●咀嚼能力是否下降:只吃軟質食物,甚至排斥吃肉、蔬菜等需要較多咀嚼的食物,可能是因為牙齒缺失或牙周健康不佳,以至於無法有效咀嚼 。
⠀⠀⠀
●咬合力是否下降:牙齒數量減少、鬆動或假牙不密合,都可能導致咬合力降低,影響進食效率,如果養成單側咀嚼的習慣,還會增加口腔與顳顎關節的負擔。
⠀⠀⠀
●舌壓是否降低:舌頭的肌力對於吞嚥、發音、控制食物都很重要,如果 舌頭變得無力 ,可能會讓吃飯變得困難,甚至影響說話的清晰度。
⠀⠀⠀
●唾液腺分泌是否減少:唾液能幫助消化、潤滑食物,也具有保護口腔黏膜的作用,而唾液減少會造成口乾、嘴巴黏膩,或是吞嚥困難等問題,因此長輩如果常有口渴的狀況,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唾液腺功能。
⠀⠀⠀
●吞嚥功能是否下降:吞嚥困難容易讓長輩進食時嗆咳,甚至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如果發現長輩進食時間變長、容易卡喉嚨,就建議尋求專業評估。

●是否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牙菌斑、牙結石堆積,會影響口腔健康,如果長輩因為牙齒缺失或活動假牙不穩定,而減少刷牙與口腔清潔的次數,可能加速口腔衰弱。

葉昭孝說,口腔衰弱並不是無法改善的問題,透過適當的贗復治療,如「All-on-X」、「植牙或活動假牙」重建,以及定期的假牙檢查和調整,都能有效提升長輩的口腔功能,讓他們在飲食和生活上都擁有更好的品質。

口腔衰弱可能增加跌倒、肌少症、認知功能異常等風險,不可不慎;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口腔衰弱可能增加跌倒、肌少症、認知功能異常等風險,不可不慎;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