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健康網》沙啞逾3週愛注意! 醫點聲帶結節4警訊

2025/05/28 14:01

胡皓淳指出,聲帶結節若未及早處理,恐導致嚴重聲帶損傷,甚至需動手術;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胡皓淳指出,聲帶結節若未及早處理,恐導致嚴重聲帶損傷,甚至需動手術;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長期發聲不當是造成「聲帶結節」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教師、歌手等需長時間用聲的職業族群,更容易出現聲音問題。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於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若出現持續沙啞、發聲疲勞、喉嚨疼痛、音質下降時恐是聲帶結節,若未及早處理,可能引發嚴重聲帶損傷,甚至需動手術。

持續性聲音沙啞無法改善

聲音沙啞是聲帶結節最明顯的症狀。與感冒或過敏不同,這種沙啞無法在短時間內自行恢復,往往持續數週至數月,且患者聲音會隨著當日用聲量增加而惡化,早上聲音尚可,到了下午或晚上則變得粗啞。若聲音沙啞超過3週且在大量說話後加劇,須高度懷疑為聲帶結節。

音域縮小與聲音疲勞

聲帶結節會明顯影響發聲能力。胡皓淳指出,患者經常無法發出高音,歌手可能發現高音區域完全唱不上去,講話時也需用更多力氣才能發聲,這些都是聲帶受損的警訊,若不改善,可能影響工作表現及職涯發展。

胡皓淳說,聲帶結節患者常會在說話或唱歌時感到喉嚨疼痛,如輕微刺痛、灼熱感,甚至像喉嚨裡有傷口;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胡皓淳說,聲帶結節患者常會在說話或唱歌時感到喉嚨疼痛,如輕微刺痛、灼熱感,甚至像喉嚨裡有傷口;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喉嚨疼痛與異物感

聲帶結節患者常會在說話或唱歌時感到喉嚨疼痛,如輕微刺痛、灼熱感,甚至像喉嚨裡有傷口。有些人還會有長期異物感,總覺得喉嚨卡著什麼,常有清喉嚨的衝動,但吞嚥或喝水無法改善,然而這動作反而可能讓聲帶損傷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聲音品質與穩定性改變

聲帶結節會導致聲音品質下降,例如聲音變得氣息性、無法穩定持續發聲,有時會忽大忽小、忽高忽低,甚至無法控制。胡皓淳提醒,若輕聲說話時聲音發不出來,或說到一半聲音突然消失,可能就是聲帶結節的徵兆。

胡皓淳強調,若以上症狀持續3週以上未改善,應盡快就醫,由耳鼻喉科醫師進行喉鏡檢查以確診。多數聲帶結節可透過語音治療與正確的發聲方式獲得改善,不一定需要手術。若有任何嗓音相關困擾,民眾可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以避免病情惡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