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3-30 19:55

    健康網》久坐下背痛? 醫教「1居家運動」喚醒臀肌

    沈莉馨/核稿編輯您曾經因為久坐導致下背痠痛,或在運動時覺得身體不夠穩、力量出不來?桃園聯新運醫中心醫師吳易澄指出,這些情況有時不在於練得不夠,而是可能「核心肌群」和「臀部肌群」長期處於低活性狀態,因此可透過橋式運動(Bridge Exercise),重啟身體連結,打造穩定核心、強壯臀腿!

  • 2025-03-30 14:34

    健康網》肌力鍛鍊老當益壯! 國健署相揪5動5健康

    黃宜靜/核稿編輯健康老化「肌不可失」!國民健康署表示,想要健康的老化,肌力鍛鍊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分享5招動作,包括:往上伸懶腰、左右彎個腰、轉體抬個腿、原地踏步及雙手梳梳頭,簡單日常動作,動得安全又健康。長者出現3徵兆 小心肌少症上門

  • 2025-03-17 05:30

    居家訓練小兒平衡 防範發展遲緩

    3歲半的董小妹就讀幼兒園小班,在團體大肌肉活動的過程中被發現,雙腳跳時,膝蓋彎曲幅度太小,無法單腳站立超過1秒,跑步姿勢不協調;在老師反映下,由家長帶來復健科評估。醫師檢查發現,她的髖關節活動角度正常,X光並無髖關節發育不全的現象。右腳單腳站立達3秒,左腳卻無法單腳站。她可以雙腳跳,但若連續跳3下以

  • 2025-01-20 10:04

    台灣幼童肌力低於荷蘭 弘光科大:做家事是最好訓練

    弘光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大四學生進行學前幼兒功能性肌力表現研究,發現台灣5至6歲幼童的8項功能性肌肉力量上的表現,明顯低於荷蘭同齡幼兒。幼保系助理教授許紋華分析,這和台灣家長太寵寶貝幼童,上學幫忙背書包、提餐袋,在家不讓他們學習做家事有關,除夕大掃除正是帶領小朋友提升肌力的最好時機。

  • 2024-12-02 14:11

    擺脫早發性髖關節炎 「正前開換關節」助體育老師重回球場

    47歲許姓男子從小身材高大入選籃球校隊,一路征戰大小比賽,球隊退休後到國中擔任體育老師,經常和師生一起打球。不過,近3年來發現右邊髖關節痛到無法走,要靠吃止痛藥才能上班,就醫檢查發現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的早發性髖關節炎,擔心後遺症一度抗拒手術,經安排健保給付的微創正前開人工髖關節手術,恢復後,開心回

  • 2024-10-26 19:09

    健康網》運動用的是「它」 非酸痛貼布!醫:可放鬆肌肉

    葉立斌/核稿編輯看到各類運動比賽,或參加路跑活動時,總會看到有人貼了五顏六色的貼布。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表示,但這些貼布可不是大家熟悉的酸痛貼布,而是被稱為「肌內效貼布」的專業運動貼布。他也分享了肌內效貼布的實際效用,像是放鬆肌肉、減緩疼痛、穩定關節、增強肌力。

  • 2024-10-20 15:29

    苗縣600長者健走杖運動 鍛鍊肌力防跌倒

    苗栗縣頭份市衛生所推動健走杖運動,今(20)日上午在頭份國中運動場舉辦「頭份有愛 扶輪扶杖 健走無礙」活動,吸引約600長者參與;衛生所主任徐春仕表示,健走杖運動可增強肌力和心肺功能,盼藉由活動讓長者可正確使用健走杖預防跌倒,提升運動休閒生活品質。

  • 2024-10-13 12:31

    健康網》「肌」不可失! 醫:肌少症影響血流 中風風險增

    沈莉馨/核稿編輯別以為肌力不足是正常老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肌力不足會使腿部肌肉變得鬆弛,恐害血液循環下降、血液受阻,影響身體健康,因此提醒,發現無法久站,走幾步就覺得腿痠腿疼,便是腿部肌耐力不足的表現,40歲後開始肌力訓練運動,從每日萬步、深蹲50下開始,讓健康成為最寶貴資

  • 2024-09-14 05:30

    登山新手看過來 物理治療師教3階段練體能

    登山近幾年蔚為風潮,但在氣候變化快速以及氧氣稀薄的高海拔山區,登山也可能是致命的運動;即使是「新手友善」的百岳,通常往返的時間也需6-8小時左右,對於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更是要審慎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增加運動強度,務必要準備好足夠的體能及裝備。

  • 2024-09-05 13:57

    彰化人不愛動?5成民眾體適能不及格 縣府帶頭示範

    去(2023)年彰化縣政府針對全縣26鄉鎮市公所進行體適能檢測,數據呈現,近5成民眾在肌力、心肺耐力及柔軟度等三大項目中表現不佳,揭示了許多人運動量不足的現象。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彰化縣政府決定從公部門帶頭示範,並將今(2024)年的體適能檢測重點放在學校教職員身上,希望藉此喚起全民對運動與健康的重視

  • 2024-08-17 21:21

    健康網》舉手就痛、肩膀前凸? 「肱骨前移」別輕忽

    吳亮儀/核稿編輯肩推時感覺肩膀前外側疼痛,雙手下垂時,肩膀向前凸,就算背挺直還是像駝背一樣?醫師陳鈺泓指出,許多民眾常誤解是駝背或圓肩,其實肱骨前移才是真正的原因。肱骨前移是由長時間姿勢不良,滑手機、使用電腦、提重物、彎曲手肘等動作,使肩關節長時間前移所造成。若要從根本改善,透過調整動作、強化肌力、

  • 2024-08-16 11:01

    健康網》游泳增肌又護關節 醫曝4好處

    沈莉馨/核稿編輯天氣正熱的時候,游泳不僅消暑,還好處還很多,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表示,游泳能長肌肉還能護關節,4好處包括:低衝擊改善疼痛、提升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及穩定性、改善心肺功能。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發文指出,許多人

  • 2024-08-10 15:50

    台南銀髮俱樂部+1 總計17處3年服務逾9萬人次

    台南市仁愛醫院於東區設立「逸香銀髮健身俱樂部」,並與成大醫院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合作,今日舉行隆重開幕揭牌儀式。截至目前台南市已設置17處銀髮健身俱樂部,近3年累積服務近9萬2700人次。開幕儀式由成大樂活志工的戰鼓表演熱鬧開場,隨後專業運動指導員為長者示範並指導如何正確使用運動器材。衛生局長李翠鳳強

  • 2024-08-07 20:46

    健康網》東京都知事日職開球膝受傷 國健署教長輩「坐著」練肌力

    沈莉馨/核稿編輯綜合媒體報導,現年72歲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昨(6日)於明治神宮棒球場為日本職棒開球,不料在投球時,疑似重心不穩、打滑踉蹌,今日便傳出膝關節撕裂性骨折,需要休養2個月。國健署提醒,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並提供6個能安全「坐著」的運動

  • 2024-07-14 07:31

    健康網》肌少「瘦胖子」自救! 中醫教穴位按摩助你長肌肉

    沈莉馨/核稿編輯一般說到「肥胖」時,通常會想到體重超重,但其實還有一種體重正常的「瘦胖子」。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陳佳伶指出,中醫認為「脾胃虛弱、氣血虧虛」是老年肌少症的主要病因,醫師會依患者體質給予藥方調理,以達補益脾胃和氣血,而針灸也有助肌肉的生長和修復。居家保健則可按摩穴位,以刺激肌肉的血液循環

  • 2024-07-13 18:29

    健康網》活動身體永不嫌晚 國健署授高齡者適合3運動

    吳柏軒/核稿編輯覺得年紀太大、力不從心、這項運動跟自己的年紀不搭?國健署表示,其實對於所有高齡者來說,開始身體活動永遠不嫌晚!可以選擇結合有氧、肌力及平衡等,不同類型的運動,以增加肌力、增進骨骼健康及預防跌倒。國健署在臉書提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高齡者每天都應該嘗試多動少坐,更建議高齡者每

  • 2024-06-26 06:21

    中年大叔挑戰「16蹲」變軟腳 「這類人」不要輕易嘗試

    網路最近超夯「16蹲舞步」,彰化縣一名中年男子在朋友起鬨下挑戰,但平時沒在運動的他,跳完隔日膝蓋變得腫痛,站起來走路竟當場「軟腳」,只好趕緊去找整復師診療。整復師蕭東岳表示,16蹲屬於高強度運動,建議跳前評估自己的肌力並暖身,平時不常運動者千萬不要隨便挑戰,以免膝蓋受傷。

  • 2024-04-24 17:13

    百萬級銀髮俱樂部!南投首家電玩健身長照據點開張

    南投縣去(2023)年底每5人就有1名是老人,已成為「超高齡社會」,為促進長輩健康,國民健康署與南投縣政府逐年在各鄉鎮設置老人健身房,今(24)日在水里鄉頂崁長照據點,由東華醫院設置鄉內首座「銀髮俱樂部」,此次投入112萬元購置健身器材與聘請專業人員定期指導,且是目前14處銀髮俱樂部中首座引進電玩健

  • 2024-04-16 17:20

    健康網》40歲以上就要注意! 預防肌少症照做「這3招」

    葉立斌/核稿編輯肌少症好發於老年族群,嚴重時可能導致走路不穩摔倒骨折,甚至老年失能等情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部主任吳孟晃指出,目前臨床上有肌少症年輕化的趨勢,所以提醒40歲以上的朋友就應該多加留意。並分享3招預防及改善肌少症方法,包含:阻力訓練、營養補充品以及「均衡飲食,攝取足量蛋白質」。

  • 2024-03-13 05:30

    170萬長者未規律運動 加速失能、衰老

    截至今年1月,我國65歲以上長者人口數已達431萬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國民健康署指出,調查顯示,我國有超過170萬名長者沒有規律運動習慣,僅約有4成長者符合世衛組織建議運動標準,恐加速失能與衰老,呼籲長者利用鄰近住家的「銀髮健身俱樂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