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9 06:31
健康網》蘋果切開變黃? 營養師教「3妙招」不變色
黃宜靜/核稿編輯蘋果切開沒多久就變黃了,看起來不美味又不新鮮?營養師林雨薇表示,蘋果變色是因為多酚物質氧化,而不是壞掉、生鏽,營養價值仍保留。若想延緩蘋果變黃,建議可浸泡在鹽水、檸檬水中,或是直接連皮吃,好吃又脆口!蘋果多酚氧化變色蘋果變黃是生鏽?林雨薇在臉書粉專「林雨薇 營養師」發影片解答,其實不
-
2025-04-07 19:36
健康網》減重不能吃水果? 營養師:吃對份量不發胖
沈莉馨/核稿編輯減重期間須避開高油、高糖食物,就連水果都不能吃?營養師鄭玲君表示,減脂過程中,可食用各種水果,重點是要控制好份量,以1份水果來看,大顆顆粒的水果可大概抓8-9顆、小顆顆粒的水果則大概12-15顆,至於蘋果等1整顆水果,則以1拳頭為單位計算,便能吃的開心、不怕胖。
-
2025-04-07 07:31
健康網》春季嘗甜嫩枇杷! 農糧署解鎖3創意料理
沈莉馨/核稿編輯春季正是品嚐甜美多汁的枇杷好時機!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2-4月國產枇杷盛產,主要產地包括台中、南投與台東。此時的枇杷甜嫩多汁、入口即化,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當令水果;還可製成枇杷沙拉、枇杷蝦鬆、枇杷銀耳羹等創新料理,品嘗新風味。
-
2025-04-06 06:30
健康網》迷你砂糖橘「1份」知多少 營養師解答
葉立斌/核稿編輯國健署建議「天天五蔬果」,指每天至少要吃3份蔬菜與2份水果,水果1份相當於1個拳頭大小,但小巧可愛的「砂糖橘」幾顆算1份呢?營養師陳冠蓉指出,2顆砂糖橘相當於1份水果,千萬別因為它外型迷你就拿來解嘴饞,一顆接著一顆的吃下肚。
-
2025-03-25 06:30
健康網》「斑比洋香瓜」俏皮登場! 甜度直衝17度引爆味蕾
沈莉馨/核稿編輯近期正值斑比洋香瓜(又稱月露蜜瓜)盛產期,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在臉書專頁「臺北農產」發文介紹,這款外型討喜、風味獨特的蜜瓜,以其光滑的象牙白果皮與墨綠色斑點,宛如小鹿斑比輕躍的印記而得名;維生素C、維生素A及膳食纖維含量多。橘肉vs.綠肉 甜美多汁任君挑選
-
2025-03-23 11:58
健康網》不吃水果喝純果汁代替? 醫:恐變胖長不高
黃宜靜/核稿編輯如果孩子不吃水果,用純果汁替代可行嗎?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指出,曾有研究分別發現,每天喝越多蘋果汁或葡萄汁的兒童,其身高發育速度明顯越慢;2歲以前經常喝純果汁的寶寶,等長到4-5歲時,體重超重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因此多吃水果、少喝果汁,才能讓孩子健康長高。
-
2025-03-20 17:23
健康網》水果吃對時機更加分 營養師:「這」類人空腹不宜
沈莉馨/核稿編輯早餐配水果比較健康?還是飯後來點水果助消化?到底水果什麼時候吃比較好?營養師高敏敏於臉書發文表示,水果的食用時間與搭配其實大有學問,選錯時間吃甚至可能對腸胃造成負擔。一般身體無異狀的人可以隨時吃水果補充膳食纖維,高血糖的人可在兩餐中間吃並選擇低GI、高纖維的水果,而胃不好的人應避免空
-
2025-03-17 12:42
健康網》1份水果怎麼算? 1圖解答12款「糖友」安心吃
黃宜靜/核稿編輯糖友常以為水果好甜就不能吃,但其實只要抓好份量,也能輕鬆吃!營養師李婉萍表示,1份水果約為60大卡,也就是含有15公克的糖分,一般來說糖友建議1天吃2份水果即可,因此整理12款水果1份大約的份量,舉例來說,10顆葡萄、30顆小番茄、半顆芭樂、1小顆蘋果等約為1份,了解1份份量後,輕鬆
-
2025-03-12 19:45
穩定血糖吃「2水果」 醫:增強免疫還護心
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和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統、保持心血管健康等。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自家最常見的2種水果是芭樂與蘋果,其中芭樂是維生素C的極佳來源;蘋果則富含果膠與膳食纖維,兩種水果都是幫助穩定血糖的好水果。
-
2025-03-09 12:46
健康網》糖友水果飯後吃! 營養師教「這樣吃」不踩雷
黃宜靜/核稿編輯水果是糖友的「甜蜜負荷」,只要確診糖尿病就無法吃水果了?營養師吳悦慈表示,糖友還是可以吃水果,只是要挑對時間、種類食用,舉例來說,選擇聖女小番茄、芭樂、奇異果、柑橘類及蘋果等低GI水果,不選西瓜、鳳梨、龍眼、荔枝、芒果、葡萄、草莓等高GI水果。除此之外,建議控制份量、搭配蛋白質/好油
-
2025-03-03 07:30
健康網》草莓另類吃法! 農糧署:製香腸、餃子攏好吃
沈莉馨/核稿編輯草莓除了直接吃、製成冰品之外,也有許多特色吃法,農糧署分享,台灣有豬肉搭配草莓酒等調味的草莓香腸/貢丸;波蘭有新鮮草莓包入水餃皮,水煮撈起來後加上優格、酸奶油和白糖的家常料理草莓餃子;歐洲國家則將草莓搭配牛奶、優格或奶油,輔以柳橙汁、香草、肉桂等調味料理為草莓冷湯。
-
2025-03-02 12:35
健康網》飯後吃水果助穩定血糖! 學者提4好處
黃宜靜/核稿編輯對於糖尿病患者或有血糖波動問題的人來說,飯後吃水果是較理想的選擇,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指出,飯後吃水果可減緩糖分吸收、降低胰島素負擔、促進消化與腸道健康、減少影響胃酸分泌。洪泰雄表示,從營養學和血糖調控的角度來看,「飯後吃水果更好」在營養學上是有依據的,如果空腹吃水果,對健康人來說不
-
2025-02-21 15:01
健康網》水果爛掉能吃嗎?營養師教「一秒判斷」凍傷可以
葉立斌/核稿編輯水果去除爛掉的地方還能繼續吃嗎?好食課營養師Titan林世航在臉書粉專「好食課」發文表示,水果爛掉可分成3原因:凍傷、壓傷、發霉。凍傷只會影響口感及外觀,並不影響食安問題!是可以食用的;輕微壓傷去除其受傷處,便可食用,有過度黑化並帶腐爛味時,就不建議食用;發霉處即便切除,也不建議食用
-
2025-02-19 08:30
健康網》水果壓傷、凍傷能吃嗎? 營養師揭「這情況」全丟
沈莉馨/核稿編輯水果從果園經過大盤、中盤商,最後到水果店、市場、超市等供消費者選購,途中碰碰撞撞在所難免,有些從國外冷凍進口的水果,或回家放冰箱冷藏冷凍的水果可能會凍傷,營養師夏子雯表示,壓傷、凍傷的水果只是不好看加上可能不好吃,但如果壓傷面積大到變黑,甚至是水果發霉的情況,最好整個丟掉。
-
2025-02-18 17:12
健康網》減重吃3水果不怕胖! 營養師點名蘋果、百香果
黃宜靜/核稿編輯台灣譽為「水果王國」,四季盛產不同水果,美味又多樣!但正值減重期,該怎麼吃可是大學問。營養師李婉萍提到,不同水果所含的熱量大不同,因此推薦熱量較低的水果,如水蜜桃、百香果及蘋果等,適量吃助減重又健康。不過,國健署也提醒,千萬別靠單一水果減肥,這種飲食方式會使身體缺乏足夠的營養素,基礎
-
2025-02-18 15:39
健康網》發霉食品下肚傷身 醫:水果出現「3情形」必丟!
黃宜靜/核稿編輯病從口入!發現食物發霉時,一定要整顆丟掉。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長期食用發霉水果恐不利於腸胃、肝、腎臟健康,甚至導致免疫力下降、慢性炎症或癌症風險上升,只要看到發霉、異味或變色水果務必整顆丟棄,千萬別因為節省,而影響健康。
-
2025-02-15 08:30
健康網》常見蓮霧大集合 農糧署:全台栽培最多是它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灣有水國王國的美名,蓮霧在台落地深根已超過300年歷史,農糧署表示,從早年傳統的白蓮霧及紅蓮霧,到現在南洋粉紅種黑珍珠、黑金剛,及春之桃(高雄2號)、黑糖芭比(台農3號)等多元品種,展現白色、青綠色、淡紅色、粉紅色、深紅色等不同果色、不同特色與風味,其中南洋粉紅種黑珍珠為台灣栽培最
-
2025-01-26 09:30
健康網》「釋釋如意」迎新春! 好吃鳳梨釋迦這樣挑
葉立斌/核稿編輯年節期間,吃象徵「釋釋如意」的鳳梨釋迦,寓意著新的一年將迎來好兆頭。農糧署近日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特別推薦,現在正是品嚐鳳梨釋迦的好時機,並分享最佳賞味期為7至8分熟,挑選果實應看外觀、蒂頭、觸感3大關鍵。農糧署指出,鳳梨釋迦熟度越高,甜度也越高。最佳賞味期為7至8分
-
2025-01-14 06:30
健康網》茂谷柑皮薄爆汁 農糧署:這樣剝手不濕答答
沈莉馨/核稿編輯茂谷柑皮薄多汁酸甜好滋味,但是往往一剝手就濕答答,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教剝皮好方法,從果皮較厚的蒂頭下手,以拇指或湯匙向下剝開,就可剝出完整的果肉與果汁,果汁還不沾手。農糧署表示,國內茂谷柑以台中、雲林、嘉義等為主要產地,從12月到隔年4月皆有生產。有別於一般柑
-
2025-01-06 08:31
健康網》碳水循環挑水果有技巧! 低、中、高碳3類精準選
沈莉馨/核稿編輯春節將至,許多人開始計畫飲食調整,尤其是進行碳水循環的朋友更需要注意水果的選擇。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近日在其臉書專頁「減重醫師 蕭捷健」分享,挑選水果不能只看甜度,因為同種類水果的甜度雖有所差異,但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差並不大。他建議,依照低、中、高碳水分類選擇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