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9 05:30
久咳不癒 可能是氣喘作祟
「有喘不知喘」、「無喘非氣喘」是常見迷思,醫師提醒,若久咳不癒就建議就醫診斷,可能是氣喘作祟!此外,「氣喘控制到沒症狀就算康復」也是常見錯誤觀念,無症狀不代表沒有過敏性發炎,仍需長期使用含類固醇吸入劑控制。52歲黃小姐只要溫差大或梅雨季來臨,就會出現間斷性咳嗽、呼吸急促,由於因季節、天候時好時壞,她
-
2025-04-28 10:19
熟女天氣變化就咳嗽 流感就醫才揪出氣喘
「有喘不知喘」、「無喘非氣喘」是常見迷思,醫師提醒,若久咳不癒,就建議就醫診斷,可能是氣喘作祟!此外,「氣喘控制到沒症狀就算康復」也是常見錯誤觀念,無症狀不代表沒有過敏性發炎,仍需長期使用含類固醇吸入劑控制。52歲黃小姐平日只要天氣溫差大或梅雨季來臨,就會出現間斷性咳嗽、呼吸急促症狀,由於狀況因季節
-
2025-04-23 05:30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多喝溫水有助化痰
35歲的李先生是上班族,近期因天氣變化頻繁,開始出現陣發性咳嗽,特別是晚上入睡後咳得更厲害,甚至影響到家人休息。他以為只是小感冒,於是自行購買止咳藥水服用,卻未見明顯改善。2週後,他的咳嗽仍未緩解,甚至開始感到胸悶,擔心是否肺部出了問題,於是前往醫院就診,經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後咳嗽,在對症下藥,並適
-
2025-04-22 05:30
《健康充電站》氣喘防治活動
國泰綜合醫院4月25日下午1時30分至3時30分,在該院本館1樓大廳(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80號)舉辦世界氣喘日活動「破除氣喘迷思─守護呼吸健康」,活動內容包含︰免費檢測、醫師衛教、闖關遊戲。洽詢電話︰(02)2708-2121轉3967、3985。
-
2025-04-19 12:34
健康網》氣喘發作好難受! 中醫:分期調養、從體質下手
葉立斌/核稿編輯氣喘發作時令人難受,若未妥善管理,還可能長期影響生活品質。澄品中醫副院長周玟安於臉書粉專「澄品中醫」發文分享,氣喘其實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誘發氣喘的因素包含壓力、肥胖、空汙、劇烈運動等;而氣喘又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治療方向也有差異,急性期著重在緩解症狀;慢性期則重於根本調養。
-
2025-04-18 11:00
健康網》咳逾8週可能6原因 研究:找嘸原因恐是大腦變敏感
葉立斌/核稿編輯俗話說「醫生驚治嗽」,急性咳嗽還算好處理,當咳嗽超過8週,病情可能撲朔迷離,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引述《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文獻指出,久咳常見原因有鼻竇問題、氣喘、非哮喘性嗜酸細胞支氣管炎、胃食道逆流、肺間質性疾病(ILD)、無法解釋/難治性慢性咳嗽,及1成找不出原因的咳嗽
-
2025-03-18 12:48
6旬男受氣喘異位性皮膚紅疹困擾數10年 中醫調理獲改善
新竹市1名60歲男子,數10年來飽受氣喘、夜咳及異位性皮膚炎之苦,除晚間常因夜咳及呼吸不順無法入睡,更飽受身體全身紅疹發癢之苦,遍尋西醫只能吃藥或擦藥減緩不適,難以根治。後到新竹市蔡宗璟中醫診所求治,透過中藥調理,大約3個月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症狀獲改善,再經半年,皮膚紅疹情形也獲改善,困擾多年的異位性
-
2025-03-05 13:00
醫聽「高頻呼吸聲」揪主因 及早診斷治療助控制病情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護理之家一名病人出現發燒症狀,且有喘鳴聲,懷疑是肺炎,可能需要住院。經胸腔內科醫師檢查聽到一陣高頻的呼吸聲,但胸口處卻未聽到明顯的喘鳴聲,聽診確認聲音來自上呼吸道,立刻會診耳鼻喉科醫師,並安排內視鏡檢查;結果顯示病人的聲帶能夠閉合但無法完全打開,導致氣道狹窄,因而引起高頻呼吸聲。
-
2025-02-28 12:50
健康網》天空霧濛濛! 國健署提醒必要外出戴口罩
相關新聞請見健康網》空污來襲! 搞懂6種口罩用途 國健署:防PM2.5選它葉立斌/核稿編輯空氣品質不良警示!近3天空氣品質多處達橘色提醒等級,中南部地區更高達「紅色警示」等級。近日台灣偏東風影響及出現霧現象,大氣擴散條件差導致西半部地區污染物累積。國民健康署在臉書專頁發文,提醒民眾必要外出時要配戴口
-
2025-02-14 10:43
健康網》怕冷不開窗?醫:當心黴菌引發過敏、氣喘甚至肝癌
葉立斌/核稿編輯濕冷天氣讓黴菌孳生機率大增,影響健康不可忽視。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提到,許多人為了保暖長時間關窗,使得空氣不流通,會增加黴菌孳生機會。此外,當室內濕度超過60%,黴菌便容易生長,若達70%以上,更會迅速繁殖。而黴菌會導致過敏、氣喘等症狀,食用發霉的食物可能導致肝癌。
-
2025-02-12 05:30
糞便評估氣喘過敏風險 長庚新技術預防發作
台灣學齡前兒童氣喘盛行率達10%,大約12萬名小朋友飽受困擾。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志勇的研究團隊發現,透過採集糞便監測腸道菌代謝物,可作為評估過敏氣喘風險的工具,有助於採取預防措施,減少發作機會。此項創新技術獲得「第21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
-
2025-02-11 11:13
糞便可評估氣喘過敏風險!我國12萬氣喘童 長庚新發現助預防發作
台灣學齡前兒童氣喘盛行率達10%,約12萬名小朋友飽受困擾。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胸腔內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志勇的研究團隊發現,透過採集糞便監測腸道菌代謝物可作為評估氣喘過敏風險的工具,有助於採取預防措施,減少發作風險。此項創新技術也獲得「第21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
-
2025-02-07 11:21
氣溫驟降 醫示警:這2類人當心「腦中風」
今(7)天寒流開始南下,氣溫持續下降,專家警告,隱形殺手「腦中風」正悄悄逼近,尤其感染流感和氣喘患者2類人要特別小心,研究發現,得流感後的15天內,每10人就有1人可能中風;而寒冷天氣也容易誘發氣喘,導致呼吸困難、血氧下降,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1.3倍。
-
2025-02-06 10:39
健康網》游泳健肺、改善呼吸品質! 學者曝6益處
葉立斌/核稿編輯游泳對肺部的好處到底有多少?營養學者洪泰雄在臉書發文,游泳不只是全身運動,對肺部健康特別有幫助,因為水的阻力、呼吸調控,以及運動強度,都能夠增強肺功能、改善呼吸效率。游泳對肺部的主要益處有:增強肺活量、改善呼吸肌耐力、增強氧氣交換效率、增強對氣喘或慢性肺病患者的適應力、有助於肺部復健
-
2025-01-29 15:27
美氣喘患者因經濟問題未按時用藥 研究:發作風險增95%
過年期間氣溫驟降,氣喘發作風險大幅提高,若患者未沒能定時服藥,也會造成病情更容易反覆發作。北醫大藥學院教授吳宗軒指出,美國因藥價昂貴而無法穩定用藥的氣喘患者,氣喘發作風險較穩定用藥者增加95%,台灣對氣喘用藥給付較為全面,患者務必要珍惜資源、穩定用藥,才能確實控制病情。
-
2025-01-22 05:30
天氣寒冷防「氣喘」發作 日常4招保護呼吸道
天氣寒冷,門診有不少氣喘發作的病人。面對令人困擾的氣喘,病人除了就醫治療外,日常保養的實用小撇步學起來,也可以保健自己的氣管喔!●氣候寒冷乾燥,氣管更容易受到刺激:冷空氣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與支氣管,讓呼吸道的防禦能力下降以及支氣管收縮,進而增加發炎機會,氣喘患者更容易感到不適。
-
2025-01-15 17:35
健康網》加州野火恐傷肺 專家談可能損害與清掃細節
葉立斌/核稿編輯洛杉磯野火災情嚴重,即使火暫時熄滅,受災戶返家清理家園,或進入未被燒毀的房屋清掃時,仍須注意空氣中的煙霧、灰燼等物藏著有毒化學物質。根據《CNN》報導,美國肺臟協會(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國家政策主任凱瑟琳(Katherine Pruitt)說明,即使房
-
2025-01-11 20:21
健康網》洛杉磯野火影響大 醫:心臟病、氣喘恐惡化
葉立斌/核稿編輯美國洛杉磯發生野火,至11日燃燒面積超過58平方英里,約150平方公里,與金門縣面積相近,造成30萬人須撤離。除了財物損失外,對當地人的健康影響更是不容忽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維鈞於「蘇爸的肺腑聊天室」說明,野火煙霧會增加空氣中的微小顆粒(稱為粒狀物),可
-
2025-01-07 11:01
健康網》夫妻相繼得肺癌! 一查竟與「它」有關
黃宜靜/核稿編輯1名6旬婦人在X光檢查確診肺癌,她聽後心驚膽跳,醫師一問才知道,其丈夫幾年前死於肺癌末期,進一步詢問得知,原來丈夫是名重度吸菸者,常常在家抽菸。對此,胸腔內科醫師醫師蘇一峰直言,「家中一人抽菸,全家一起受害!」蘇一峰於臉書發文指出,該名婦女在X光健康檢查時,發現3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為
-
2024-12-27 11:50
冬季空污威脅! 國健署推3招自我防護顧健康
隨著東北季風增強,境外污染物隨風而來,加上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細懸浮微粒與臭氧濃度容易升高,空氣品質惡化恐危害健康,國民健康署今(27日)分享3招,提醒民眾自我防護。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研究員黃巧文指出,未來幾天,隨著東北季風的增強,雲嘉南地區的環境風場為東北風,擴散條件差,細懸浮微粒(PM2.5)與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