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2-04 05:04

    居家運動甩掉過年肥 保健專家教6招全家動起來

    春節連假往往飲食過量、活動量減少又作息紊亂,易致體重增加、新陳代謝下降及肌肉關節功能退化等問題,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運保系主任廖翊宏與運保系助理教授周定衡共同設計「全家適用的居家運動計劃」,利用隨手可得的工具如水瓶、椅子、毛巾、彈力帶等,不用出門,一個人就能做運動,親友相聚時更可挑戰雙人版本,更增趣味性

  • 2025-02-02 13:17

    健康網》打敗新冠病毒 中醫曝服「清冠一號」最佳時機

    黃宜靜/核稿編輯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會頻繁,一不小心新冠病毒又中鏢。台南百合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林怡潔指出,感染新冠肺炎,只要掌握黃金治療期,在症狀一出現就趕緊服用清冠一號、或馬上到診所請中醫師開立適合的中藥,藉由中藥的作用抑制病毒的大量增生,就可以防止病毒大軍在身體內造成更多傷害!

  • 2025-02-01 21:34

    健康網》不「藥」隨便丟 藥水別倒馬桶

    葉立斌/核稿編輯若是家裡有過期或變質無法服用的藥品,該如何處理?營養師彭逸珊表示,藥品千萬別亂扔,隨意丟棄恐造成環境污染,若為一般藥品、保健品可以一般廢棄物處理;特殊藥品則須至醫療機構或藥局回收;至於藥水,千萬別倒馬桶,一定要取夾鏈袋放入咖啡渣或茶葉,並將其倒入後密封,再以一般廢棄物處理。

  • 2025-02-01 14:23

    健康網》打牌防失智多項研究認可 醫籲「這點」要遵守

    葉立斌/核稿編輯逢年過節,跟親朋好友打打麻將聯絡感情很常見,而且聽說能防失智,何樂而不為?河堤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在臉書專頁「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發文表示,確實國內外多項研究、衛教均指出打牌與降低失智風險、提升認知功能相關,但強調不沉溺賭博、傾家盪產;而除了打牌,平時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不菸、酒、

  • 2025-02-01 13:07

    健康網》血糖波動大易疲累 穩血糖5撇步:首要均衡飲食

    羅碧/核稿編輯糖尿病在日本,被列為「生活習慣病」之一。顧名思義,這類慢性病的發生通常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馬偕醫院營養課營養師白家瑜指出,當血糖波動太劇烈時,除了容易感到疲倦、合成身體脂肪外,長期下來亦造成胰臟負擔和血管損傷,增加併發症風險。因此,穩定血糖應該要「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定時定量攝取含

  • 2025-02-01 09:30

    健康網》餐前來杯蘋果醋!研究:可能有助穩血糖、血脂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年期間大魚大肉,若不留意,容易導致血糖、血脂失控與體重增加!營養師沈宛徵根據部分研究結果指出,餐前適量飲用稀釋的蘋果醋可能具以下3項潛在好處:穩定血糖、調節血脂以及輔助體重管理。然而,蘋果醋的效果因人而異,適合血糖輕度異常者,對於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波動較大者,仍應結合專業飲食管理與醫

  • 2025-01-31 20:15

    健康網》春節飲酒這些「藥」注意 食藥署:長者風險高

    葉立斌/核稿編輯親友相聚,把酒言歡之前,不僅要量力而為,服用藥物者也需多注意。食藥署指出,65歲以上長者要特別小心酒精有抑制呼吸的副作用,還有可能導致昏睡、眩暈、運動協調性受損等較危險的狀況,若又服用安眠類藥物,要小心跌倒與昏倒的意外;此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類藥物、抗生素類藥物也是喝酒後需要格外注意

  • 2025-01-31 18:27

    健康網》過年暴飲暴食鬧胃病 中醫推喝2茶、按2穴位自救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年大魚大肉,恐讓腸胃病求診人數大增。中醫師邵禹豪於臉書粉專「中醫師邵禹豪.禹你同行」發文指出,腸胃無法承受,進一步出現腹脹、打嗝、口臭,甚至腹瀉等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謂的「食積」,可能需要數週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對此他分享自救法,包含:飲用山楂陳皮茶消食化積、麥茶促進消化、或可按壓公

  • 2025-01-31 17:36

    健康網》年菜改良三高也能吃 鳳梨蝦球這樣做脂肪降7成

    葉立斌/核稿編輯新年到,圍爐吃年菜是傳統習俗,但對於有三高問題的民眾來說,年菜可能隱藏著不少陷阱!營養師張語希彙整7種改良版年菜,讓三高族群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保持健康,像是可以將佛跳牆中的炸排骨、炸芋頭換烤的,再加入竹笙、木耳,少了脂肪,多了膳食纖維;鳳梨蝦球酥炸改烤,優格取代美乃滋,脂肪降低72

  • 2025-01-31 17:07

    健康網》春節狂嗑洋芋片、蛋捲? 營養師教你6類零嘴聰明挑

    葉立斌/核稿編輯過年一家團聚,正是熱鬧歡快的時候,不免來些零食增添節日氣氛。營養師黃瓊慧在臉書發文指出,想要避免吃進高熱量以及高糖高鹽、選擇對的零食很重要,例如洋芋片儘量選烘焙類取代油炸,或選擇低鹽配方;餅乾及糕點類如蛋捲,選擇小包裝或減糖版本,並搭配茶飲增添飽足感;瓜子、堅果類選擇原味、無加糖等。

  • 2025-01-31 15:44

    健康網》過年必吃「烏金」! 腎友食用遵守這2點

    葉立斌/核稿編輯年菜必備烏魚子!金黃的外觀,台語又稱「烏金」,象徵富饒,又因滿滿魚卵而有多子多孫的寓意。台南新樓醫院腎臟科醫師王婷翊指出,烏魚子營養豐富,但是有「三高」,即高鹽、高蛋白、高磷,提醒腎友需要多多注意;每次吃別超過10到15克(約1到2薄片),一個月控制在1至2次,不讓美味變成負擔。

  • 2025-01-31 13:31

    健康網》腫脹、疲勞不只是胖! 醫示警:5警訊小心代謝失衡

    羅碧/核稿編輯農曆春節期間免不了大魚大肉等豐盛佳餚,加上糖果瓜子等零嘴消磨時間,不少人過個年就發現體重增加,但醫師提醒,若年後出現手腳及臉部腫脹未退、異常疲倦、胃腸不適、體重快速波動,以及皮膚變得乾燥粗糙等5警訊,小心是身體代謝異常,應及早就醫診治。

  • 2025-01-31 12:34

    健康網》走春不怕冷吱吱 10大暖身食物吃「它」還能控體重

    沈莉馨/核稿編輯過年不少人會走春踏青,或藉長假外出旅遊。不過遇上氣溫驟降、偏冷的天氣,如何才能盡興又保暖?營養師李婉萍於臉書與個人網站發文彙整10大飲食,有助保暖驅寒,包含:山藥、生薑、羊肉、紅棗、韭菜、肉桂、黑芝麻、地瓜、南瓜、桂圓,其中,吃羊肉不僅禦寒暖身,熱量相比同份量的牛、豬少,可幫助控制體

  • 2025-01-31 07:25

    健康網》走春泡湯舒緩痠痛好處多 中醫:但這3類人不宜

    黃宜靜/核稿編輯春節連假規劃旅遊,不少人會選擇泡湯舒緩身心。中醫師王大元指出,溫泉能夠暢通全身經絡,改善慢性關節炎、肌腱炎或肌肉痠痛等,但要注意溫度應控制在攝氏38到42度間,否則恐引發血栓,增加心梗風險,建議泡15至20分鐘即可。不建議急性、熱性、出血性狀況者泡湯,像是熱感冒、胃潰瘍出血、吃太飽、

  • 2025-01-30 19:37

    健康網》小酌也「毋通」! 營養師推2飲品來代酒

    黃宜靜/核稿編輯過年團圓,親朋好友相聚難免小酌,不過營養師陳冠蓉表示,飲酒形同「喝毒藥」,酒精有諸多危害,像是會影響肝臟健康、損傷大腦功能、增加癌症風險、降低營養素吸收等。而根據最新研究健康飲酒量建議為「0」。她建議,可以改喝黑咖啡和綠茶替代酒、維持理想體脂、攝取多色蔬果,達到護肝防癌效果。

  • 2025-01-30 18:37

    健康網》過年吃美食不「傷心」! 速看紅黑榜名單 油飯少吃

    黃宜靜/核稿編輯過年期間,親戚朋友團聚,少不了美食!但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如何遠離美食誘惑是一大挑戰;對此,營養師高敏敏邀請心臟科醫師陳裕峰一同在臉書專頁「高敏敏 營養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暴飲暴食,也應避免熬夜追劇,通宵打牌,並分享過年食物的紅黑榜名單,其中,紅榜食物適量吃,並優先選擇

  • 2025-01-30 14:29

    嘉基急診春節不打烊 診間上演人生百態

    今(2025)年農曆春節放假9天,嘉義基督教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護理人員輪流值班,連假不打烊。根據醫護人員觀察,初二至初五病患最多,曾遇二氧化碳中毒、流感爆發案件,因短時間內要處置大量傷病患,考驗醫護人員體力;佳節團聚,偶有家庭暴力事件致人受傷送醫,或街友路倒被送醫救治,小小診間上演人生百態。

  • 2025-01-30 10:11

    回娘家塞車陣尿好急 中醫曝按5穴位舒緩

    大年初二是傳統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也是國道湧現車潮的尖峰,碰上塞車潮卡在路上,最怕出現尿意卻又一時找不到廁所,憋尿真的是痛苦難耐。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表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要小心,可按壓5穴位舒緩膀胱與尿道應急。康涵菁指出,舒緩膀胱與尿道主要有5穴位,首先是「靈骨穴」,可以拳手取

  • 2025-01-30 08:31

    減少哭鬧神器!春節載嬰返鄉 醫建議「嬰兒提籃」護頸

    育有嬰幼兒的家庭,過年期間可能面臨長途開車返鄉或出遊。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表示,一歲以內嬰兒搭車建議乘坐嬰兒提籃,提籃可牢牢固定在後座並包覆嬰兒,遇車禍、碰撞衝擊力時,較能保護嬰兒脊椎;此外,家長可將嬰兒連同提籃一起上下車,移動過程較不易驚動或吵醒嬰兒。

  • 2025-01-30 07:31

    健康網》過年必備點心! 農糧署教步步「糕」升3種風味

    羅碧/核稿編輯新年到來,家家戶戶必備象徵「步步高升」的傳統糕點。農糧署於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用「秈米粉」(在來米粉)無論是台式經典不敗的蘿蔔糕、港式風味的芋頭糕、或是創新滋味的南瓜糕,只需簡單4步驟,就能輕鬆享受3種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