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小酌也「毋通」! 營養師推2飲品來代酒

2025/01/30 19:37

營養師指出,酒精有諸多危害,像是會影響肝臟健康、損傷大腦功能、增加癌症風險、降低營養素吸收等。(資料照)

營養師指出,酒精有諸多危害,像是會影響肝臟健康、損傷大腦功能、增加癌症風險、降低營養素吸收等。(資料照)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過年團圓,親朋好友相聚難免小酌,不過營養師陳冠蓉表示,飲酒形同「喝毒藥」,酒精有諸多危害,像是會影響肝臟健康、損傷大腦功能、增加癌症風險、降低營養素吸收等。而根據最新研究健康飲酒量建議為「0」。她建議,可以改喝黑咖啡和綠茶替代酒、維持理想體脂、攝取多色蔬果,達到護肝防癌效果。

近5成國人缺乙醛去氫酶

陳冠蓉於臉書專頁「蓉媽咪營養師健康寶典」發文說明,飲酒後由於乙醇轉變成乙醛,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容易出現臉紅、心跳加速、頭痛、頭暈的反應。這是因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導致乙醛無法分解,當血液中乙醛濃度升高,就會出現前述症狀。

許多研究指出,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有毒性,酒精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據美國史丹佛醫學院的研究,台灣是全世界ALDH2功能較差比率最高的區域,近45到47%人口的缺乏分泌ALDH2酶的能力。

陳冠蓉說,「肝臟」是代謝酒精的重要器官,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喝酒就臉紅」的族群,其實反倒好一點,藉此有警覺心,能適時停止飲酒;而「千杯不臉紅」的族群,容易飲酒過量,造成體重和體脂增加,對肝臟也同樣造成不小的危害。

營養師表示,喝酒出現臉紅、心跳加速、頭痛、頭暈的反應。這是因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導致乙醛無法分解,濃度升高所導致;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表示,喝酒出現臉紅、心跳加速、頭痛、頭暈的反應。這是因為體內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導致乙醛無法分解,濃度升高所導致;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酒精致癌前3名:食道癌、肝癌和乳腺癌

陳冠蓉彙整相關資料指出,2021年有研究發現,全球2020年新發癌症病例中約有74萬例(佔4.1%)可歸因於飲酒,且約3/4的患者是男性。因酒精而導致癌症的前3名,分別為「食道癌、肝癌和乳腺癌」。

2022年英國《Alcohol and Alcoholism》期刊有研究指出,飲酒影響身體每個系統,酒精與多種消化系統癌症具高度相關。長期飲酒也可能增加腸道黏膜的通透性,即「腸漏症」,細菌透過肝門靜脈系統進入體內,引發發炎反應。

2023年《美國醫學會網路開放期刊》一篇研究顯示,「少量飲酒」並不能防止因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超過480萬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每天飲用少於25克酒精者來說,與未飲酒者相比,死亡率的風險並沒有顯著降低。

營養師引述研究指出,每天飲用2到3杯黑咖啡可能有助於降低肝癌的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引述研究指出,每天飲用2到3杯黑咖啡可能有助於降低肝癌的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每天2到3杯咖啡能降肝癌風險

●喝健康飲品替代酒:研究顯示,每天飲用2到3杯黑咖啡可能有助於降低肝癌的風險;而綠茶富含多酚類物質,具抗氧化、抗發炎功效。交際應酬時,多用來以茶代酒,能減少飲酒量。

●維持理想體脂率:脂肪肝是國人普遍肝病,而逆轉脂肪肝首要任務就是維持理想體脂率。多量多餐的飲食習慣,很容易熱量攝取過多,或者飲食高碳水、低蛋白質,導致體脂率過高,增加脂肪肝的發生率。

●攝取多色蔬果:蔬果含豐富多元的植化素,能對抗自由基、抗發炎及避免肝纖維化,對於改善肝臟健康、抗癌都具有功效。不過,水果的果糖含量較高,故建議三餐的蔬菜量要比水果多才好。

陳冠蓉提醒,酒精並非健康生活的必要飲品。無論是小酌或豪飲,飲酒都可能帶來難以挽回的健康損害。鼓勵愛健康的好朋友們,從今天開始減少甚至戒除「酒精性飲料」,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負責。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