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2 21:20
健康網》喝酒傷肝還會「長痔瘡」! 醫揪出3大主因
沈莉馨/核稿編輯放假紓壓,與朋友相揪小酌是許多人的日常!禾馨醫療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智在臉書專頁「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指出,過量飲酒除了導致肝硬化外,還可能使疤痕組織聚集,無法承擔血液回流壓力,讓壓力轉移至肛門處;再者,當血液循環下降,也會壓迫肝門靜脈等,形成痔瘡;最後,酒精利尿
-
2025-02-26 19:48
健康網》拒酒有理! 5招應對應酬 保肝不傷人際
葉立斌/核稿編輯應酬、聚餐場合,總是難以避免「喝一杯」的邀請?國民健康署在臉書專頁發文,提醒民眾在維持職場社交的同時,也要注意健康風險。根據衛生福利部112年統計,惡性腫瘤仍是國人10大死因之首,而肝癌更是癌症死因的第2位,長期飲酒恐增健康負擔。國健署提出5大「拒酒妙招」,協助民眾在應酬場合中巧妙推
-
2025-02-02 20:01
健康網》青年「理性飲酒」不喝醉更清醒
葉立斌/核稿編輯Z世代的青少年愈來愈不喜歡喝酒?外媒《the conversation》報導蓋洛普民調發現近十年在18至34歲的青年男女中,有10%的人避免飲用任何酒精飲料。英國則發現20到24歲的消費者會購買酒精飲料的機率,僅75歲以上消費者的一半。這反映年輕的Z世代對於酒精的消費自主下降。
-
2025-01-28 19:30
健康網》春節圍爐一杯接一杯? 中醫分享3款解酒湯
沈莉馨/核稿編輯春節期間,無論是走春聚會還是家人圍爐,喝酒似乎成了避免不了的助興環節。該如何喝酒才能減少對胃部的傷害、不容易醉呢?中醫師王大元在其臉書粉專「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分享3個酒後緩解不適的茶湯:葛花解酲湯、葛根芩連湯、雙花醒酒茶,幫助民眾安心過節。
-
2025-01-28 17:50
健康網》喝酒就像在喝油熱量高! 營養師曝「代謝2步驟」
沈莉馨/核稿編輯過年團聚少不了喝點酒助助興,但還是少喝維妙!營養師呂孟凡在臉書粉專「營養麵包(呂孟凡營養師)」發文表示,「喝酒就像在喝油」這句話不是講假的,因為1公克酒精可以產生7大卡,接近脂肪的9大卡(碳水化合物跟蛋白質都是4大卡),在代謝上也有跡可循。分解酒精有2個主要步驟,都是由去氫酶(酵素)
-
2025-01-23 14:03
健康網》骨鬆非女性專利!醫:男性也需重視尤其這4情況!
葉立斌/核稿編輯提到骨質疏鬆,許多人會認為這是女性特有的健康問題。然而,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在臉書專頁「鋼鐵爸爸 陳鈺泓醫師 板橋骨科推薦 脊椎專業 骨鬆骨折骨刺 運動傷害」上發文指出,男性同樣需要關注骨骼健康,尤其是年長、飲食缺鈣、缺乏運動、長期抽菸喝酒者。
-
2025-01-16 14:24
華航董座謝世謙逝》冬季易心梗 國健署:留意8症狀速就醫
葉立斌/核稿編輯華航董事長謝世謙今(16)日上午傳出心肌梗塞猝逝,享壽73歲。華航聲明指出,謝世謙的離去,對於華航。乃至整個航空產業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他的貢獻和成就也將永遠銘刻在華航的歷史中。國健署提醒,冬天寒冷且溫差大,易傷「心」,除保持健康習慣外,若突然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
-
2025-01-10 21:45
健康網》喝酒助眠有3大壞處 醫授「睡好覺」4方法:遠離刺激物
羅碧/核稿編輯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壓力大,以致不少人有失眠困擾。坊間流傳「睡前喝一點酒可以助眠」的做法,但醫師提醒,長期依賴酒精助眠會導致睡眠品質下降、耐受性與依賴性,以及增加肝硬化等健康風險。想要睡好覺,應該要養成規律作息、睡前放鬆、遠離菸酒等刺激物,並且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
2025-01-09 18:49
健康網》不只別拚酒! 重症醫點聚餐「5禁忌」飯後抽菸也中
沈莉馨/核稿編輯歲末迎新,各公司行號、親友聚餐多!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聚餐難免會飲酒助興,但要禁止空腹飲酒、禁止過度飲酒或強迫他人喝酒、禁止續攤及禁止自己開車前往,另外,有抽菸者,禁止飯後抽菸取暖,以免影響身體健康,反樂極生悲。禁止空腹飲酒
-
2025-01-02 19:05
健康網》解宿醉救星!營養師曝「6飲食」生薑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年初跟過年可能會喝到不少酒,如果不小心喝茫了,該怎麼辦呢?好食課營養師Oliver楊哲雄在好食課網站發文分享,可解宿醉的飲食有:水/綠茶、生薑、雞蛋、香蕉、鮭魚/鯖魚、蓮霧/檸檬/楊桃果汁等。另外,雖然飲酒前吃些帶油脂的食物,可幫助延緩酒精的吸收;但酒後或正在宿醉,建議不要吃高脂食物
-
2024-12-11 18:31
健康網》喝酒暖身反害失溫! 營養師曝6發熱食物:綠茶上榜
沈莉馨/核稿編輯入冬最強冷空氣報到!明(12)日起階梯式降溫,東北季風及冷氣團接力報到,預估14日至16日清晨,部分平地將降至10度以下。好食課營養師Anna李宜樺提醒,天冷千萬別喝酒暖身,雖酒精能暫時感覺「變熱」,但同時也會增加體表散熱,若沒做好保暖,當心反而更容易失溫!建議透過大蒜、生薑、高蛋白
-
2024-12-10 19:12
健康網》酒後亂性是真的? 醫曝真相「只有酒後助興」
沈莉馨/核稿編輯常常聽到「酒後亂性」的說法,真的是如此嗎?昭安泌尿科診所院長陳昭安解答,不太可能,酒精會抑制中樞神經,使人酒後吐真言,但一般還是會維持住基本道德水準,國外有研究發現,在醉倒前的道德選擇會跟清醒時一模一樣,所以酒後亂性是故意的,「別再被酒後亂性騙了,只有酒後助興!」
-
2024-10-21 20:47
健康網》10大NG習慣傷攝護腺! 含糖飲排第2「它」奪冠
沈莉馨/核稿編輯保護下半身健康,別傷害攝護腺健康而不自知!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整理出傷害攝護腺健康10大行為,排名前後依序為:菸酒不拒、常喝含糖飲料、不當憋尿、久坐、熬夜、射精次數太少、常吃紅肉與高脂肪食物、忍住不射精、不安全性行為,以及常騎坐墊差的腳踏車。
-
2024-10-11 20:55
健康網》酒後臉紅不是代謝好! 國健署:警惕酒精不耐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你還在相信,喝酒臉紅是因為代謝好嗎?國民健康署近日在臉書專頁發文,提醒民眾注意飲酒後臉紅的真正原因,並釐清不少人對酒精代謝的誤解。許多人誤以為喝酒臉紅是因為代謝好,其實這是一種身體對酒精的過敏反應,顯示出可能存在酒精不耐症的情況。
-
2024-10-04 18:55
健康網》口腔白斑罹癌風險高 癮君子定期檢查不可少
35歲的李先生是一位工程師,長期吸菸但沒有咀嚼檳榔的習慣。最近,他在刷牙時,發現口腔內有一處白斑,無論怎麼刷都無法去除,且持續存在,讓他感到不安,就醫檢查後,確診為口腔白斑。口腔白斑成因 吸菸、喝酒、嚼檳榔雖然白斑常與嚼檳榔有關,但吸菸同樣是導致口腔白斑的重要原因,且這種白斑的癌化機率可高達2成,提
-
2024-09-28 18:18
健康網》喝酒臉紅罹食道癌增17倍! 醫:酒後碰「它」更傷
沈莉馨/核稿編輯同樣是喝酒,會不會得食道癌竟和「先天基因」有關!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缺乏解酒基因的人天生乙醛的代謝比較慢,若常飲酒,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高達5-17倍!尤其是飲酒後又抽菸,會增加乙醛在唾液中的濃度,致癌的風險更會加倍。
-
2024-09-27 14:41
方文琳罹癌》愛吃紅肉恐增食道癌風險 研究揭10大危險因子
沈莉馨/核稿編輯資深女星方文琳先前在臉書自曝,她因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自己罹患食道癌零期。營養師程涵宇也在臉書專頁「程涵宇營養師 Dietitian Han-Yu Chen」發文表示,食道癌是112年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第9名,她引述研究指出,容易罹患食道癌的10大危險因子包括:大量喝酒、高紅肉攝取量、喝
-
2024-09-26 20:24
健康網》給青少年喝無酒精啤酒? 專家:恐「無縫接軌」酒精版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年來「無酒精啤酒」興起,消費者可不只有「不想喝到酒精」的成年人,更是讓一些未達法定飲酒年紀的人能提早體驗喝酒,對此,美國史丹佛預防研究中心講師莫莉·鮑德林(音譯,Molly Bowdring)在《美國醫學會期刊兒科》(JAMA Pediatrics)發表評論,探討越來越多證據表明,
-
2024-09-26 16:47
方文琳罹癌》罹癌「後悔喝高粱」醫師:不菸不酒也可能食道癌
葉立斌/核稿編輯現年59歲的女星方文琳因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罹患食道癌零期,並透露自己平常很注重健康常運動,但會在睡前喝一小杯58高粱,也很愛喝熱湯,目前已動完手術恢復良好;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文倫曾表示,膽汁逆流嚴重也會造成食道癌,即使不菸不酒仍有罹癌的風險。
-
2024-09-26 15:27
方文琳罹癌》醫揭食道癌4大危險因子 「食物燙口」風險增
羅碧/核稿編輯59歲資深女藝人方文琳在臉書自曝,今年6月因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罹患食道癌零期,也自揭每日睡每日睡前會喝一小杯高粱幫助入睡,平日酷愛喝熱湯,即使燙到嘴破也沒關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罹患食道癌就是與愛吃過燙食物等不良飲食習慣、抽菸、喝酒、嚼食檳榔息息相關,而食物燙口就可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