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10大NG習慣傷攝護腺! 含糖飲排第2「它」奪冠

2024/10/21 20:47

醫師指出,含糖飲料通常含有高濃度的精製糖,易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使得身體發炎和激素變化,可能促進攝護腺增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指出,含糖飲料通常含有高濃度的精製糖,易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使得身體發炎和激素變化,可能促進攝護腺增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保護下半身健康,別傷害攝護腺健康而不自知!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整理出傷害攝護腺健康10大行為,排名前後依序為:菸酒不拒、常喝含糖飲料、不當憋尿、久坐、熬夜、射精次數太少、常吃紅肉與高脂肪食物、忍住不射精、不安全性行為,以及常騎坐墊差的腳踏車。

洪永祥在臉書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分享,若男性出現排尿細小無力、小便時必須等待一陣子才能解得出來、覺得膀胱內尿液無法完全排空、剛解完小便後,2小時內又需再次小便、有時尿急,來不及上廁所、需要用力解尿,以及有夜尿問題者,要小心攝護腺健康已經拉緊報!因此藉此整理10大傷攝護腺的行為。

第10名:常騎坐墊差的腳踏車

洪永祥說明,騎車時身體重量集中於臀部及會陰部,對男性而言,腳踏車坐墊設計,會持續壓迫會陰部、刺激攝護腺,目前研究證據指出,腳踏車運動對於攝護腺肥大不會太直接影響,不過,若原本已經有攝護腺發炎症狀,建議減少腳踏車運動,甚至為了避免壓迫神經,選擇好坐墊。

洪永祥提醒,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是檢測攝護腺癌的重要指標,騎腳踏車可能會造成指數上升,建議在檢查前24-48小時停止騎車。

第9名:不安全性行為

洪永祥指出,研究結果顯示,曾感染淋病或菜花等,與罹患慢性攝護腺炎、攝護腺癌有顯著相關。若感染性病後,未經正確治療,可能會擴散至前列腺,造成長期慢性前列腺問題,因此安全性行為是預防唯一途徑。

醫師說明,長期忍住不射精,除了導致精液回流攝護腺外,也會發生射不乾淨的情況,可能引發充血性攝護腺炎;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說明,長期忍住不射精,除了導致精液回流攝護腺外,也會發生射不乾淨的情況,可能引發充血性攝護腺炎;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第8名:忍住不射精

洪永祥表示,長期忍住不射精,除了導致精液回流攝護腺外,也會發生射不乾淨的情況,屆時可能引發充血性攝護腺炎,因此正常的射精過程,才可保有長久的完美性愛。

第7名:常吃紅肉與高脂肪食物

1項美國研究發現,常吃油煎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增加侵犯性攝護攝護腺癌風險,男性1週吃1.5份以上油煎紅肉,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增加30%;1週吃超過2.5份經高溫烹煮的紅肉,無論是油煎、水煮還是燒烤,罹癌機率上升40%。

洪永祥說明,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加工肉中的化學添加劑,被認為是誘發細胞異常增殖的因素,建議減少紅肉的攝取,增加魚類、禽肉和植物性蛋白質攝取,可能有助於降低攝護腺疾病風險。

第6名:射精次數太少

哈佛大學自1986年以來蒐集29,342名46-81歲受試者的相關數據,了解每月射精頻率,射精行為包含性交、夢遺與自慰。研究團隊發現,射精頻率較高的男性,攝護腺癌的風險呈現降低趨勢,相比於與每月射精4-7次男性,每月射精21次者,罹患攝護腺癌機率降低31%。

另1項涉及2,338名澳洲男性研究,亦出現類似的結果。研究顯示,每週平均射精4.6-7次的男性,比每週射精少於2.3次的男性,降低36%攝護腺癌風險,研究更宣稱青年時期射精頻率較高者,與晚年攝護腺癌的風險關係最顯著。

醫師表示,熬夜時,許多人選擇攝取熱量,保持清醒,因此相比於其他時間,半夜會吃下更多高脂肪食物,導致肥胖;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表示,熬夜時,許多人選擇攝取熱量,保持清醒,因此相比於其他時間,半夜會吃下更多高脂肪食物,導致肥胖;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第5名:熬夜、失眠

洪永祥提到,1項美國最新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或熬夜時,許多人選擇攝取熱量,保持清醒,因此相比於其他時間,半夜會吃下更多高脂肪食物,導致肥胖,且男性一旦睡眠不足,體重上升的幅度會超過女性。此外,冰島大學也特別針對60歲以上男性的睡眠進行研究,發現男性若有睡眠障礙,會比一般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高上2倍,睡眠障礙非常嚴重的男性,則會暴增到3倍。

第4名 久坐、久站、久蹲

長期久坐、久站或久蹲,不利於攝護腺健康!洪永祥解釋,這類行為可能造成攝護腺充血膨脹,壓迫尿道導致縮小,出現排尿困難的症狀,建議避免維持相同姿勢超過30分鐘。1項研究顯示,久坐生活方式與良性攝護腺增生的發病率顯著相關,建議每隔30分鐘動一動身體。

醫師提醒,長時間憋尿可能導致尿液滯留,尿液中的細菌得以繁殖,增加感染風險,進而加重或誘發細菌性攝護腺炎;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提醒,長時間憋尿可能導致尿液滯留,尿液中的細菌得以繁殖,增加感染風險,進而加重或誘發細菌性攝護腺炎;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第3名:不當憋尿

洪永祥表示,長時間憋尿可能導致尿液滯留,尿液中的細菌得以繁殖,增加感染風險,進而加重或誘發細菌性攝護腺炎。另外,長時間憋尿會導致膀胱壁增厚、阻塞尿道,更易導致尿道感染,建議每天充足喝水,保持每天排尿6-8次的頻率,若已有頻尿症狀者,可養成定時排尿習慣,降低憋尿、頻尿問題。

第2名:經常飲用含糖飲料

洪永祥提及,含糖飲料通常含有高濃度的精製糖,易增加肥胖、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風險,其中代謝症候群發炎和激素變化,可能促進攝護腺增生,加重攝護腺肥大症狀。

據2012年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項研究發現,相比於很少或不喝含糖飲料的男性,每天攝入1份或更多含糖飲料者,患有良性攝護腺肥大症(BPH)機率更高,尤其是尿頻或排尿困難的症狀會更明顯。另項2013年發表在《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上的研究也發現,頻繁飲用含糖飲的男性,患侵襲性前列腺癌的風險較高,建議改喝白開水。

第1名:抽菸、喝酒

抽煙與多種疾病風險密切相關,包括攝護腺癌!洪永祥引述1項發表於《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研究指出,吸菸與前列腺癌復發、病情惡化風險增加有關,因吸菸可能導致癌細胞增殖,降低治療效果。

洪永祥指出,適量飲酒與前列腺癌風險的關係並不明顯,然重度飲酒可能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風險。1項研究指出,長期大量飲酒者,特別是每週飲用超過14份酒精飲料者,患侵襲性前列腺癌風險明顯增加。另外,酒精還可能影響荷爾蒙水平,特別是睪固酮代謝,潛在地影響前列腺細胞的增生;不只如此,酒精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也可能影響癌症發展和進展。

醫師舉例,牡蠣含有豐富的鋅,有助於攝護腺健康;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醫師舉例,牡蠣含有豐富的鋅,有助於攝護腺健康;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4類食物 保養攝護腺

●高鋅食物:特別推薦南瓜子,其具抗氧化能力及高濃度的鋅,另,牡蠣、海鮮、蛋、肉類、全穀類、堅果類等食物,也含有鋅。

●茄紅素:抑制攝護腺相關疾病及減少發生率,具抗氧化作用,可與維生素E及胡蘿蔔素一起對抗自由基破壞正常細胞。例如:蕃茄、紅色西瓜、葡萄柚、木瓜、紅柿、葡萄、櫻桃、紅甜椒、芭樂等含有茄紅素。

●微量元素硒:是1種抗氧化劑,對惡性攝護腺有預防抑制效果,如啤酒酵母粉、大蒜、洋蔥、鮪魚、鯡魚、綠花椰菜、小麥胚芽、全穀物、芝麻、紅葡萄、蛋黃、香菇等。

●富大豆異黃酮和黃酮類食物:生鮮蔬菜水果、黃豆、黃豆製品及豆漿等,除含有高量纖維外,也含有多量異黃酮和黃酮類,是抗氧化劑,能清除游離基,抑制男性荷爾蒙對攝護腺細胞的刺激。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