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29 09:59
耳塞挖出一坨東西 耳屎竟像「千年化石」
一般人會有洗澡完後清潔耳朵的習慣,但要注意清潔動作是否正確!洪小姐最近突然出現耳鳴問題,到耳鼻喉科診所就醫,原來是陳舊耳垢耳屎作祟,點藥水軟化後才分三次取出,清潔出來的耳屎「一坨東西」,她貼文在網友社群自嘲說「耳屎人生像黑白」,提醒朋友要注意生活之日常,網友驚呆「俺娘喂、陳年的」、「 覺得好大坨」、
-
2023-11-27 17:55
新冠奪走視力復能重見光明 衛福部計畫1年幫助近600家庭
今年3歲的宥宥(化名)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併發腦炎、肺炎,造成大腦視覺處理區域受損,病毒奪走了視力,視野被黑暗壟罩,家長痛徹心扉,所幸經過視覺復能計畫協助後,從不見光明進步到現已恢復6成視能。衛福部於2019年首度與林口長庚醫院合作推動「特殊兒童眼科示範中心」試辦計畫,收
-
2023-11-27 11:59
健康網》低頭族小心腫富貴包!中醫提5治療方法
走在路上,幾乎人人都是低頭族,有時候一家人吃飯也是各自使用手機。中醫師郭大維提醒,長期做低頭族容易成為明顯的上交叉症候群,易心慌、有富貴包、駝背、肌肉僵硬,而富貴包重則引發肩周炎、腦瘀血和腦梗塞,並提出5種治療方法,也可透過居家復健緩解。富貴包外觀與影響
-
2023-11-26 05:30
咳嗽沙啞治不好 聲帶下取出水蛭
一名61歲婦人日前因反覆咳嗽及聲音沙啞2個多月,吃藥治療效果不佳而求診。經由內視鏡檢查發現在聲帶下方有個黑色不明物體,仔細觀察黑色物體表面有節狀紋路且會緩動,疑似為水蛭,於是在全身麻醉之下以內視鏡將此異物取出,為長度近4公分的水蛭(圖1)。
-
2023-11-25 11:24
健康網》植牙術後怎麼吃? 牙醫列QA:咖啡適量就好
植牙後多久後能正常飲食、哪些食物該吃、不該吃?恆悅美學牙醫師蔡雅藍解答,植牙後第一週是關鍵恢復期,應以軟性的食物為主且盡量避免辛辣、油炸食品,通常第二週消腫後便可恢復健康飲食,不過這取決於患者的恢復速度以及手術的複雜性,也提醒,如果植牙手術後想喝咖啡,記得淺嚐就好,以確保不會對傷口產生影響。
-
2023-11-25 05:30
嚴重鼻塞久未癒 「鼻中膈膿瘍」作祟
陳小姐因為兩側鼻塞不適來到門診,年僅29歲的她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相當健康,只有鼻塞問題讓她相當困擾。雖然一個多月前曾在別的醫院看診、服藥,但是不見好轉。透過鼻內視鏡檢查,發現陳小姐的下鼻甲嚴重肥厚以及鼻中膈前端相當腫脹(圖1),而且沒有疼痛與發燒的症狀,疑似為鼻中膈彎曲,依照常規安排鼻中膈彎曲的手術
-
2023-11-24 21:19
健康網》清潔假牙別用熱水! 照顧口訣「清泡取診」延長使用壽命
家中長輩都是怎麼清潔「活動假牙」呢?牙醫師劉馥萱在臉書專頁「劉馥萱醫師 假牙贗復家庭牙」發文提醒,小心不當的清潔方式將會孳生細菌,甚至縮短活動假牙壽命。照著活動假牙清潔照護4步驟「清、泡、取、診」,假牙用得又好又久。●清:飯後及睡前,取下活動假牙,使用溫水及軟毛牙刷,由內到外輕柔沖刷洗。避免使用硬毛
-
2023-11-24 18:40
健康網》連夜加班頭痛難耐? 中醫:溫差型多吃「溫熱」食材
年底將至,開始沒日沒夜地加班,頭痛也隨之而來。中醫師王大元表示,頭痛若是溫差型,飲食建議多選「溫熱」食材,如蔥、薑、洋蔥、肉桂、蒜頭等,同時避免過多「寒性」食物;壓力型則應減少甜食,以及辛辣調味料(如辣椒、黑胡椒等)、咖啡和茶飲等。溫差型以「疏散風寒」治療
-
2023-11-24 11:27
健康網》耳垢多好癢 醫授4招防栓塞:別將棉花棒直插耳內
每個人都會有耳垢,過多時恐致聽力不良或不適,最常見的是出現搔癢感,該如何防耳垢栓塞?對此,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表示,透過適度清潔耳道、避免過度清潔及定期耳朵檢查等4招來預防,他提醒,若耳垢真的多到受不了,請別自行用掏耳棒或棉花棒等,自己掏耳朵,也別直接插入耳朵內部,以免損傷耳朵。
-
2023-11-24 10:56
健康網》利菁視力惡化「排隊換眼角膜」! 眼科醫點2原因
知名主持人利菁日前在臉書發文,醫生告知她要排隊換眼角膜,主因是早年曾做「RK近視手術」,有結疤後遺症,加上過度使用眼藥水導致視力模糊。對此,諾貝爾眼科診所主治醫師林宜鴻表示,確實有一定比例做過RK近視手術的人,出現角膜霧化的後遺症,嚴重只能換角膜;至於點眼藥水當保養不是不行,但仍要注意成分及使用頻率
-
2023-11-24 05:30
眼壓飆高 看不到自拍美照
一名21歲女大生進入診間時,抱怨最近用手機自拍美照時,都只能看到模糊螢幕影像,且狀況時好時壞,讓她「快得憂鬱症了」,檢查後發現,她的眼壓高達50mmHg,幾乎是正常人的2-4倍,判斷是「波斯納-史羅斯曼氏症候群(Posner-Schlossman Syndrome)」造成,經給予降眼壓藥水後,症狀大
-
2023-11-24 05:30
失智症10大警訊 切勿忽視
70歲的阿英高中畢業後,曾工作過一段時間,婚後則是專職家庭主婦,很會做飯,買菜時,很會殺價,自己帶小孩,家裡有拜拜的習慣;當阿嬤之後,偶而也需要照顧孫子,沒有照顧孫子時,則會去找鄰居去寺廟拜拜,也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有社交活動。然而,今年過年後,阿英的狀況變得有一些不一樣,有時她會忘記跟鄰居約好去寺廟
-
2023-11-23 12:26
健康網》眼睛疲勞? 醫推10個改善視力運動:在家也能做
眼睛疲勞脹痛,視力下降大多是因為緊張和過度用眼導致。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引述國外影片表示,想要擁有雪亮雙眼,除了減少用3C產品、定期視力檢查外,日常可做遠眺、眨眼、眼球滾動、眼球追視、眼球放鬆、眼部按摩,以及戶外運動、打兵乓球、閱讀、適度休息等10個改善視力的好運動。
-
2023-11-23 11:33
健康網》5大成因致乾眼症 醫:長時間專心用眼要注意
乾眼症又稱為乾性角結膜炎,主要是因眼睛表面的淚液分泌不足或淚液蒸發過快而引起的,那到底為何會得乾眼症?對此,彰化羅眼科體系醫療長謝嫣文解釋,可能是因為5大原因造成,像是:眼睛缺少黏液、淚水不足及太少眨眼等,她提醒,長時間專心用眼,每分鐘眨眼次數會降低7至10次,易造成淚水補充不足等情形,引起眼睛不適
-
2023-11-23 05:30
鼻過敏引發流目油 穴位按摩助通暢
70幾歲的王伯伯,本身有鼻過敏病史,最近秋冬之際,覺得眼淚流不停,得一直擦掉,眼睛又癢又澀,明明幾個月前才去眼科通過鼻淚管,現在又持續流目油,讓他覺得焦躁煩惱……(圖1)。此淚水過多溢出的現象稱為「溢淚症」。正常生理狀態下,淚水在滋潤眼球表面後,會進入眼內鼻側的淚小管與淚囊,再經由鼻淚管流到鼻腔。但
-
2023-11-22 15:23
口腔癌患者福音!高榮攜手工研院 首創3D列印口顎彌補物
口腔癌是台灣男性癌症死亡第4大原因,也是台灣20至50歲男性成年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超過6成病友需進行口顎重建手術,術後造成的臉部歪斜、進食功能減損及口齒障礙,往往讓病友們飽受身心靈煎熬,工研院與高雄榮民總醫院經過9位患者3年臨床試驗,今共同發表全國首創3D列印口顎彌補物臨床試驗成果,成功在人體試驗
-
2023-11-22 05:30
牙齒變長易流血 當心牙齦退縮
許多人有刷牙力道越大、牙齒就會越乾淨的錯誤認知。26歲朱小姐因為刷牙時經常牙齦流血、疼痛而到台北慈濟醫院牙科看診,醫師發現她的牙齦不但發炎,還有退縮、牙根外露、牙齒變長的情形,於是詢問她的牙科病史、日常口腔清潔情形,並安排放射影像檢查,發現她是使用刷毛過硬的牙刷,且刷牙力道太大造成牙齦退縮。
-
2023-11-21 17:09
健康網》牙周病、口臭齊來! 醫列牙結石不清4大問題
若未定期洗牙清除牙結石,恐出現口臭問題!恆悅美學牙醫醫師蔡雅藍蔡雅藍在臉書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發文提醒,牙結石不清會影響牙齒健康,造成牙周病、口臭、蛀牙,或是出現牙齒敏感、變色問題。●牙周病:牙結石與牙菌斑的堆積會使細菌進入牙周組織,長時間發炎,形成牙齦炎問題。若是發炎久不癒
-
2023-11-21 05:30
橋本氏耳蝸炎 當心耳中風
一名56歲女性,自從一年前高燒後,兩耳老是聽見「ㄗ~ㄗ~ㄗ」的聲響,來自頭顱深處,音量忽大忽小,頻率忽高忽低,到了夜闌人靜,更為明顯。近來,耳鳴不減反增,變成持續性的「ㄖ~ㄖ~ㄖ」,所有頻率都有,彷彿大腦被電波干擾。由於嚴重睡眠障礙,心煩氣躁,索性當成自律神經失調引起「腦鳴」,開始服用抗焦慮劑及血清
-
2023-11-20 21:45
健康網》耳朵怪聲不斷?醫揭耳鳴常見5成因
明明周遭一片寂寥,耳朵卻出現「嗶」或是「滋」的莫名怪聲?輔大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臉書專頁「胡皓淳醫師-耳鼻喉科生涯一筋」發文指出,耳鳴是一種症狀,背後可能隱藏更嚴重的問題,分享5大常見的耳鳴成因:包括耳朵損傷或聽力損失、耳垢過多、藥物和化學物質引起、血管及血壓問題、壓力和焦慮導致。